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剪纸艺术虽产生于汉代,但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锯齿纹和月牙纹都与现今民间剪纸极为相似。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剪纸艺术与中国传统纹样在某种形式上有着传承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新石器时代陶器纹样为例探索中国传统纹样元素在现代剪纸艺术中的重构与传承。着重梳理新石器时代陶器纹样的特征,以现代意义的视角探索如何将中国传统纹样元素在剪纸艺术创作中重构,让中国传统纹样与剪纸艺术碰撞出现代的艺术火花。  相似文献   

2.
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6,(4):54-55
正2015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经过3年多在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英墩、莲子湾和桥山3处全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关键证据,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作为长江以北地  相似文献   

3.
水运和今天的海岸线是何时形成的?我国水运的形成和发展,当始于原始社会。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出土及相互联系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旧石器时代的人们多以游居采集为生,而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却已经能够从事生产了。水运,就起源于人类开始生产和交换的这一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灯、烛原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文献及田野考古资料表明,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先民已用木条燃烧来照明,这就是最早的烛,也是后来烛的一种;此外,新石器时代晚期也已使用膏油灯,它略相当于黄帝时期。所以,中国的灯、烛已有4千年以上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3,(4):51-52
2012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论坛在京举行,论坛发布了2012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它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国内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环壕聚落,代表淮河下游地区距今7000~8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考古学文化,填补了淮河中下游史前聚落考古和考古文化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从新石器时代彩陶宽带纹及其向后来花纹带的延伸过渡中,探寻宽带纹的形式特征及其深层文化寓意内涵。  相似文献   

7.
刘一良 《今日科苑》2009,(23):56-57
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艺术水平之高早为世界画坛所公认。鱼在中国绘画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创作题材,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中,就画有鱼的图形。在中国花鸟画中,鱼是常见的题材,历代花鸟画家大都擅长画鱼。  相似文献   

8.
刘一良 《金秋科苑》2009,(23):56-57
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艺术水平之高早为世界画坛所公认。鱼在中国绘画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创作题材,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中,就画有鱼的图形。在中国花鸟画中,鱼是常见的题材,历代花鸟画家大都擅长画鱼。  相似文献   

9.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3,(9):50-51
201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近日在北京揭晓。它们是: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川金川刘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河北内丘邢窑遗址、内蒙古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  相似文献   

10.
安利 《百科知识》2022,(1):52-53
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陶器的发明,远古先民不再满足对石头敲敲打打,而是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一种崭新的东西.我们发现不少在现代人看来丑萌丑萌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堪称文物中的"表情包".忍俊不禁的同时,我们能想象出古人是如何不断摸索着把他们眼中的形象和脑中的意象一步步地用泥土和双手塑造出来,体会到古人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1.
对于早期农业社会中的两性所扮演的角色,这个新石器时代已知的人类是最大集居点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2.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有20亿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在中国,小麦的地位仅次于水稻。人类栽培小麦历史悠久。1955年在安徽省亳县钓鱼台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炭化小麦种子;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告麦”记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连续几年获得重要收获,近年又报道了许多重要考古新发现,无论是对中国早期阶段、晚期阶段新石器文化研究,还是对中国稻作农业起源及文明起源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郭薇 《世界发明》2010,(4):70-71
中国的象牙雕刻始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中期形成了南、北两大派别: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派侧重彩绘人物、花卉;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派,注重雕工,尤其是镂空的雕刻技法闻名于世,“镂空鬼工象牙球”令世人叹为观止。然而,中国牙雕工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牙雕行业逐渐式微,牙雕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均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5.
建兵 《百科知识》2009,(13):32-32
西藏卡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明遗址,距今5000~4000年。卡若遗址为研究西藏的原始文明与西藏人的起源提供了翔实的资料,被考古界公认为西藏地区三大原始文明遗址之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卡若人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过上了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以与其他氏族通婚来维持氏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水泥,是粉状矿物质胶凝材料的一种,它与水拌和后能在空气中或水中逐渐硬化,所以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等工程中。水泥这种建筑材料起源于何时?最近,我国考古学家、科技史学家们经过对甘肃泰安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地面建筑材料的研究分析,证明中国入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在生产、使用水泥混凝土,堪称世界建设发明史上的奇迹。发掘于1978年的秦安大地湾遗址,是一处位于黄河上游地区、规模宏大和内涵极其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工作者经过6年的发掘,清理出房屋遗址240余座,其中编号为F405、F901的两座建筑遗址的地面…  相似文献   

17.
古代玉器历经了悠悠八千年的发展,经历了新石器时代的红山、良渚文化时期、商代、汉代和明清时期四个高峰,从简单的装饰品到为宗教、等级、道德服务,最终回到高层次的艺术欣赏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下人们迥然不同的创作心理。这些不同时期的产物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华八千年绚丽多彩的玉文化。  相似文献   

18.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赵丛苍教授主持发掘的宝山遗址,继上年度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后,近期又发掘出新石器时代陶窑群,意义重大。 本次发现陶窑共10座,据出土遗物判断,其时代属新石器时代抑韶文化时期。它填补了汉水上游史前发现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这批陶窑结构独特,为考古首次所见。以往发现的陶窑(尤其是史前陶窑),都以火直接接触陶器进行烧制。而宝山陶窑则都做成双层窑室,由火膛输送来的火,通过内、外层窑壁的空间,由窑室底部抽火道的吸抽,把火焰吸往内窑室并从抽火道排出,其目的是提高窑室内产品质量。赵丛苍教授认为其…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08,(3):91-91
为什么有的人眼球是蓝色的?据国外媒体报道,这是因为一场发生在1万年前的基因突变。蓝眼睛人的祖先很可能来自黑海地区东部或者西北部,那里的人类在6000到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农业迁徙运动,  相似文献   

20.
初中美术体验式教学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作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从古至今,任何一件成功的作品,不经过作者的深刻体验,是难以诞生的。无论是新石器时代集实用与美观为一体的彩陶,还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现代种种艺术新潮,都是不同人、不同民族、不同审美观在生活实践中的不同体验,所获得的精神与物质的结晶。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