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清朝皇帝中,乾隆是在位时间较长的一位,其救荒措施亦可圈可点.乾隆时期,推行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救荒措施.  相似文献   

2.
吴建新 《图书馆论坛》2008,28(1):164-167
简述了清代广东农书的存佚情况以及编撰特点.并从以下方面说明清代广东农书的史料价值:在农业科技史方面,清代农书不仅反映了传统农业科技的成就,而且反映了近代农业科技在广东的传播情况;在社会经济史方面,简述了乾隆末年劳潼的<救荒备览>在救荒史上的意义,以及其他农书对研究晚清珠三角农家经济的作用;从士人心态、社会情态、广东士人对鸦片的态度、花卉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说明了农书对于研究社会文化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宁夏位于祖国的西北部,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自古就是自然灾害的高发区,民国时期是宁夏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最严重的时期。灾后民国政府当局采取了一些救荒措施,但由于民国时期时局不稳,政权更迭频繁,救荒措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生活和面临的社会问题。在宁夏史料中,有关民国时期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救荒措施的资料欠缺并零散。笔者尝试从零散的史料中对民国时期宁夏地区自然灾害发生及其特点、民国时期不同政权采取的荒政措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荒政是指政府救济饥荒的法令、制度和政策措施.荒政文书是对荒政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公文的总称.《赈纪》由清代方观承编纂,是一本以公文直录的方式记载乾隆八年(1743年)至九年(1744年)天津、直隶旱灾救灾全过程的官方文书汇编.通过对《赈纪》中荒政文书的梳理,发现乾隆八年至九年直隶、天津旱灾中清政府反应迅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频繁使用了“奏折”这一文种,大大缩短了文书处理时间.清政府没有设置专门的救荒机构和人员,而是形成了以皇帝为总领、总督为指挥,户部负责筹划组织、地方巡抚主持大局、知府协办、州县官具体执行的救灾组织体系,公文流转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5.
元代是中国自然灾害多发的朝代之一,水、旱、蝗、震等灾害无所不有且频繁发生。在频发的灾害中出现了很多救荒植物,但是学术界对于元代灾荒的研究甚少,尤其是在救荒植物研究方面。《元代救荒植物考》以《元史》、《王祯农书》、《农桑辑要》、《农桑衣食撮要》等材料为主要依托,发现除却以粟、稻、麦、豆为主的传统粮食作物之外,有明确救荒记载的植物22种,以古农书的划分方式将其分为谷属、蓏属、蔬属、果属、竹木、草属六大类,对其生长习性、可食性、食用价值以及部分植物所具有的商业价值和药用价值进行分类考释。《元代救荒植物考》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对国家农业安全、稳定、持续发展方面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兰 《兰台世界》2008,(4):50-51
本文分析了《救荒六十策》的思想价值.并指出其局限性和不足,时人们正确认识《救荒六十策》一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钦定康济录》蕴涵丰富的荒政思想,不仅倡导积极的备荒、救荒思想,宣传推广行之有效的救荒实务,而且对某些错误的观念和方法进行批判和纠正.但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该书在认识问题上存在某些谬误和片面.  相似文献   

8.
<正>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他的行事作风与历史上的皇帝并无二致,但是由于世界的形势与科学技术已经产生变化,但是乾隆的思想还是和两千年前的封建王朝一样,而且专制更甚,盲目自大,导致这一时期中国由领先于世界科技文化彻底转化成全面落后于西方国家,乾隆的保守为以后中国的灾难埋下伏笔。而且,在乾  相似文献   

9.
正清代康乾时期,扬州占漕运、盐务、河务三大要政之利,迎来了经济发展的第三次高峰,并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商业文化中心,其中又以乾隆朝最为鼎盛。但乾隆在位60年,既有开疆拓土、发展经济之功,也有闭关锁国、文化专制之过。其中,屡兴文字狱便是其过之一。根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乾隆朝文字狱发生数量多,有近80起,远远超过康熙朝的11起和雍正  相似文献   

10.
乾隆防御沙俄侵略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乾隆作为一个饶有作为的封建政治家,在统治中国的多半个世纪中,同沙俄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捍卫了我国北部边界,维护了我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本文主要根据清代有关档案,论述乾隆防御沙俄侵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荒箸略》是明代刘世教的一部著作,内容专写救荒。书中体现作者从思想上认识到灾荒对灾民和国家产生的危害,提出了官府救灾的必要性,阐述了由富户捐输、商人出资输赈、卖官集资、罪犯赎刑等民间救灾措施。  相似文献   

12.
雍正皇帝是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仅十三年,但奋发有为、励精图治,敢于革除旧弊,办事雷厉风行,上承康熙伟业,下启乾隆盛世,使清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荒箸略》是明代刘世教的一部著作,内容专写救荒.书中体现作者从思想上认识到灾荒对灾民和国家产生的危害,提出了官府救灾的必要性,阐述了由富户捐输、商人出资输赈、卖官集资、罪犯赎刑等民间救灾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雍正皇帝第四子。1735年即皇帝位,年号乾隆,俗称乾隆皇帝。他是清代最长寿的皇帝,却不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为彰显对皇祖康熙的尊崇,不超越皇祖在位61年之限,他于乾隆六十年宣诏退位,当了四年太上皇帝,是清代唯一一位太上皇。他不喜繁文尊号,在传位诏书中钦定尊称其为"太上皇帝"即可,因此他并无中国传统历史上太上皇不断累加的繁长尊号。薨逝后尊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  相似文献   

15.
雍正皇帝是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仅十三年,但奋发有为、励精图治,敢于革除旧弊,办事雷厉风行,上承康熙伟业,下启乾隆盛世,使清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钊 《历史档案》1999,(2):85-89
清代全国范围内查禁天主教始于康熙末年和雍正初年,乾隆帝基本继承康雍时期的禁教政策。尽管禁教政策时紧时松,查处措施时宽时严,但终其一代未有显著变化,此间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屡遭打击,是天主教东传中国“百年禁教”中的重要时期。乾隆朝共发生两次全国范围的查禁天主教事件,即乾隆十一年(1746)至乾隆十三年(1748)禁教(下称十一年禁教),和乾隆四十九年(1784)至乾隆五十年(1785)禁教(下称四十九年禁教)。十一年禁教以福建福安查获私自传教的白多禄等五名多明我会传教士为始,以五名传教士被处死而告终…  相似文献   

17.
这组史料选自馆藏宫中未批奏折,反映了乾隆前期江北小麦产地部分省区行禁踩曲酿酒的情况。从中可以了解乾隆前期因人口增加所采取的节粮措施,以及清政府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及其实质,不失为研究清中叶经济状况的有价值史料。  相似文献   

18.
劳模的趣味     
夜读林语堂先生的散文集,有一篇《论趣》里这样写道: 记得笔记有一段,说乾隆游江南,有一天登高观海,看见海上几百条船舶,张帆往来,或往北,或往南,颇形热闹.乾隆问左右:"那几百条船到哪里去?"有一位扈从随口答道:"我看见只有两条船.""怎样说?"皇帝问.那位随行的说:"老天爷,实在只有两条船.一条叫名,一条叫利."乾隆点首称善.  相似文献   

19.
在历代热爱旅游的皇帝当中,乾隆皇帝效仿祖制并将这项活动推广到更高层次。乾隆皇帝的游玩时间大概是在位时间的六分之一,且乾隆出游范围广、时间长和规模大,在乾隆皇帝的休假巡游当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很多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乾隆盛世帝王巡游的政治影响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首先阐述了乾隆盛世帝王巡游的政治目的,最后总结了乾隆盛世帝王巡游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