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无轻唇音,是清代钱大昕首先发现的,他在《十驾斋养新录》中说:“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即在中古三十六字母中,重唇音(今双唇音)帮、滂、并、明,轻唇音(今唇齿音)非、敷、奉、微,在上古不分,只有一组重唇音。即是说凡后代f(非、敷、奉合并)V(微——现代以V为零声母的字),在古音里一概读成b、p、m声母的音。他在《潜研堂文集》中举了大量例证:伏羲即庖羲,扶服即匍匐、汶山即岷山、封域即邦域,纷读如豳,妃读如配,负读如背,凤读如鹏等等。  相似文献   

2.
与上古韵部研究相比,上古声母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除了少数的几种说法诸如“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喻三归匣”基本成定论以外。许多问题都没有达成一致。尤其是关于复辅音声母的讨论日益激烈。本文就上古声母研究代表性观点加以整理和概述。  相似文献   

3.
东晋徐邈曾为五经及《论语》、《庄子》注音,现存于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徐邈生活在公元四世纪,正是社会发生大动荡、语言产生大变革时期。他的反切和直音是研究上古音到中古音发展轨迹的重要资料。清人钱大听在《十驾斋养新录卷五》中多次引用徐邈音来论证“古无轻唇音”和“古音类隔之说不可信。”其中用来证实古无轻唇音的有这样三条:  相似文献   

4.
《广韵》次浊声母有牙音的“疑”、舌头音的“泥”、舌上音的“娘”、重唇音的“明”、轻唇音的“微”和喉音喻母三等的“云”、四等的“以”及半舌音的“来”、半齿音的“日”等共九个。现将这九个次浊声母的发音部位和方法表列如下。  相似文献   

5.
古音这个名称:严格点说,是指周秦时代的声韵系统;宽泛点说,也可把两汉的包括在内。古音学说:就声母系统说,从清代钱大昕的《古无轻唇音》,《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均见《十驾斋养新录》卷五),到近人章太炎的《古“娘”、“日”二纽归“泥”说》(见《国故论衡》上卷),曾运乾的《“喻”毋古读考》(见《东北大学季刊》第二期),钱玄同的《古无“邪”纽证》(见《师大国学丛刊》第一卷,第三期);就韵母系统说,从明末顾炎武作《音学五书》分古韵为十部,到清代江永作《古  相似文献   

6.
安远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东南部,地处闽、赣、粤三省交汇处,是一个纯客县,其方言属于客家话于信片。本文依据上古音类学对安远话声母系统进行分辨,发现它含有一些明显的上古音特征遗存,如: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娘日归泥、晓匣归见溪群等。  相似文献   

7.
明清以来湖北方志中有关方音的记载较少,而且多以汉字注音。从这些记载来看,明清时期湖北江淮官话区在声母、韵母、声调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没有完全受到通语的影响,同时尚留有古音,如部分轻唇音仍读重唇音、入声字的存留等。从语音演变规律来看,方志中记载的黄孝片语音演变现象与通语不大一致,总体上较为滞后,如全浊声母的清化现象、见系字与匣母字混淆、匣母字分化混淆等。声母的腭化等现象则与通语一致。  相似文献   

8.
从关中方言看中古轻唇音产生的语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清代钱大听提出“古无轻唇音”的观点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旁证博引,不仅这个观点已成为汉语音韵学界的共识,而且轻唇音产生的相对时代问题亦基本解决。然而,轻唇音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它曾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些问题至今仍不是十分明晰的。有的认为轻唇音产生于三等合口①,还有人主张,由于唇音之后的高i接央元音或后元音而产生唇齿音②。至于轻唇膏产生的过程,也有两种代表性观点,其一是:非[p(iw)]→[pf]→[f],敷[p‘(iw)]→[pf‘]→[f],奉[b‘(iw)]→[bv‘]→[v]→[f]③;另一种观点与上面的截然相…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探究普通话f声母在闽南方言中的痕迹这一角度出发,结合闽南方言的语言实际,揭示了上古无轻唇音以及中古重唇音分化出轻唇音的语音规律.闽南方言的部分双唇音保留了上古声母无轻唇音的语言现象,而部分舌根清擦音也变相地反映了中古唇音分化的语音规律.在闽南方言这一共时语言平面上,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汉语的历时语言现象,即汉语的层次性与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方言中有大量现象显示合口呼韵母与声母的部分音变具有相关性。圆唇的[u]使声母产生唇化,从而使非唇音声母带上了唇音色彩。该文试对这些现象举例,并用以解释某些古音转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战国形声字之异体与战国古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鸿 《闽江学院学报》2005,26(6):101-105
战国文字的谐声现象是研究战国语音的重要凭借。从异体字不同的声符入手来研究战国古音,也是比较值得肯定的办法。战国形声字的异体字有三个种类:换用不同的声符、换用不同的形符、换用不同的声符和形符。在声母方面的特点是:以本组声母自谐为主,舌上音本组之间的关系密切,尤其是余母、定母更为突出。唇音帮、滂、并关系密切。喉音见、溪、群及影、匣关系密切。在韵母方面的特点是:以本母自谐为主,这种现象比声母更突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除了用反切、异读、读若、声训等传统的论证方法,进一步论证了钱大昕的古无轻唇音这一古音学说外,更用大量的方言材料对此著名论断予以补证,使此论断的实证更为丰富、充实。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接触和民族语言融合的重要时期。《颜氏家训·音辞》曾记载当时的语言状况:“南染吴越,北杂夷虏”。通过比较《经典释文》所引徐邈音注与《字林》音注,考察晋代唇音声母的情况,发现《字林》的唇音博组与方组是不分立的,徐邈的博组与方组已经开始分化。用同时期南朝顾野王的《玉篇》音反映的唇音进一步证明,可以得出结论:永嘉之乱以来,北语在南渡之后受到吴方音的浸染;江左语言呈现出一种以北语为基础且杂有吴音特点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14.
李林林 《语文知识》2011,(4):103-104
本文对钱大昕“古无轻唇音”理论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参照其研究方法从形声字、古人读音、古反切和三十字母四个方面分析了《说文解字》中的唇音,最终得出结论:轻重唇音在唐末仍是不分的。  相似文献   

15.
罗常培先生在《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分析汉藏对音材料时说,喻母三等的“往”本该读Ф,但在阿弥陀经中却象微母字一样读‘bwan,那是“误作”。而在今天的西安、渭南、富平等将微母与喻母分读的方言区,本该’Ф的“往”却象微母字一样读作了v声母。由此我们推测,大概早在唐五代时期,“往”在西北地区就:行了唇音声母的读法;陕北延川等地的“齐、净、栈、寨、歌谣”这些形容词或名词性词语,均有动词用法。并且,这些动词用法亦见于古代典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颜师古《汉书注》音切声韵分别系联后考察师古韵类开合口和重纽的性质,认为师古音切韵类开合关系相当一致,唇音字不分开合;师古音切喉牙唇音重纽韵在反切下字上无对应关系,不能用师古的反切下字定被切字属于寅A类或寅B类重纽韵字。  相似文献   

17.
钱大昕,字晓徵,一字辛楣,号竹汀,嘉定人,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钱氏对语言学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古今声类的演变。对此世有公认,无用赘言。然而钱氏关于音转的理论,学者们颇有议论。本文试图对钱氏音转说作一些初步的分析。一、钱氏音转说的由来古音学是在批判“叶韵说”中发展起来的。自从明代陈第首倡“古无协韵”,承学之士  相似文献   

18.
“古无轻唇音”是清代学者钱大昕(1728—1804)提出的,收在他的学术杂著《十驾斋养心录》中。这一结论为钱氏之后的多数音韵学者所信服,并成功地运用于文字学、音韵学、训估学的研究,显示了它的实用价值,从而也就证明了它的可靠性。自钱大听之后,音韵学研究在各方面都有了飞速的进步,与音韵学密切相关的现代语音学、方言学也建立起来了,并正在不断取得进展。这样的条件,使我们能从更多的方面去验证钱氏的结论。今天看来,“古无轻唇音”仍然是一个正确的结论,但钱大听用以论证的材料还是不充分不全面的,论证的推理也存在严重的缺…  相似文献   

19.
<正>辛弃疾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中"佛狸祠下"之"佛",目前读音较为混乱。在网上搜索发现:有按古音读为bì的;有按今音读为fó或fú的……公开发表的讨论文章也如此,有人主张按古音读为bì①;有人主张按今音读为fó或fú②……主张按古音读为bì的主要理由是:1.古无f说——上古没有f一类轻唇音,"佛"读如"弼";2.古音通假说——"佛狸祠"名称来源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  相似文献   

20.
照三归端证     
上古声母系统经前人探究,逐步明显。如钱大昕认为古无轻唇、古无舌上,章太炎认为娘、日二纽归泥,曾运乾认为喻三归匣、喻四归定。但究竟有多少个声母,现在还没有定论。这里论证的是照系三等字上古应归端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