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与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是分不开的,其中量化管理也是实施和增强促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切的体会到: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使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集体是很不容易的。我在班级实行一个可感知、可评议和可对比的量化管理方法,效果不错,其基本模式是“三会”、“二表”.“一栏”。  相似文献   

2.
素质学分制是素质教育量化管理的新模式,研究素质学分制教育模式的目的在于找到量化管理方式下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办法。介绍了职业教育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分析了量化管理方式下的素质教育学分制,并以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素质教育项目与素质学分构成情况,总结了该校实施素质学分制的实践内容,并对成效进行了概括与反思。  相似文献   

3.
我班班级管理使用"积分量化制度"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运用此种管理方式进行班级管理的具体操作方式不难掌握,而且运用"积分量化制度"可以使班级管理系统化、自动化,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贾宪章 《山东教育》2003,(28):15-15
时下,在学校工作中,一位教师从迟到早退、事假病假到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学生辅导,事无巨细无不被纳入“量化”管理之列,如果是班主任,还要把班里每一位学生的卫生纪律表现学习活动情况、文明表现等等全部网罗其中,量化管理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素质教育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学生、教师的发展为本,落实素质教育,主旨就是为了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而这些多如牛毛的“量化”内容不就像一个个限制师生手脚的死框框吗?毫无理智地迫使师生们去无奈地适应这些“强行管理”。在这样的“量化”下,学校就变成了工厂,教师就成了“打工妹”,教育本身正…  相似文献   

5.
我班班级管理使用“积分量化制度”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运用此种管理方式进行班级管理的具体操作方式不难掌握.而且运用“积分量化制度”可以使班级管理系统化、自动化.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教育该不该实行"量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一个时期,在理论界和学校都掀起了关于“量化管理”利弊的争论,我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不能同意理论界一部分人的这种观点:1)认为量化管理是使学校管理走上科学化、正规化轨道的惟一方法;2)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否主要表现为是否采用了量化管理的方法。有人引用马克思的名言:“一切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得到真正完善的地步”作为量化管理的理论依据。事实怎样呢?就现实来说,量化管理的核心是量化考核,而在量化考核的后面却大量产生了人们描述的那种现象:出勤不出力,出工不过界,学生永动机,老师背操作,分…  相似文献   

7.
霍永丽 《班主任》2005,(1):20-21
现代教育大力提倡量化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表现进行分值统计.但在实践中,我发现量化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仅仅作为被管理者,这些量化管理的某一环节一旦有所松懈,学生便会乱作一团,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8.
时下,许多学校在管理中都运用了量化考核的办法,这避免了过去人为评价的随意性,增强了管理的可操作性,对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更上新台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有少数学校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由于考核标准欠科学性、考核方法简单化、考核目的模糊化,使得考核结果缺乏公正性和权威性,不能令教职工信服,为此引发了不少的矛盾和冲突,影响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了使量化考核真正起到激励和导向教职工发展的功能,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维度对量化管理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工作量化考核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手段.系部学生工作目标管理与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是学生工作量化考核中不可缺少的两大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一、指导思想为适应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培养具备良好数学素质的合格初中数学教师,同时为使我系毕业生走上教学工作岗位能有一个同步协调的环境,以全面提高初中毕业生的数学素质,我系数学教育专业拟从96年下期起,通过辐射、推广“四步循环”。教学法的途径,实施数学素质教育工程(简称“MQK工程”)。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初中班主任,十几年来,我运用量化管理的方法管理班级,使班级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下面就我的班级管理,谈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职业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目的的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与职业发展有关的部分。笔者根据我院学生管理工作和我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总结归纳出我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该模式分基本职业素质教育、岗位适应性素质教育、社会发展性素质教育三步走,针对三大模块群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3.
在全省素质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上,肇东市教委主任张云波同志正在作题为“教学达标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的发言:“所谓教学达标,就是使教学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标准。也就是以贯彻落实教学大纲为主要目标,使教学工作标准化,使教学管理目标化。“教学达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主要目的,以分解量化教学大纲、构建各科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为切入点,以培训提高教师为主要手段,以目标管理为主要内容;它引进了制约和竞争机制,采取了分层推进的办法,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实践证明:教学达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张云波同志的…  相似文献   

14.
龙永钊 《班主任》2006,(1):18-19
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学生日常行为量化考核"制度,把学生在校一天的生活和学习行为通过分数表现出来,然后根据考核分数来评价学生行为和班主任工作,并且把这种考核结果直接与班主任的待遇挂钩,一个班主任一年结束后能否评先进,全凭分数的高低决定.这种量化管理方式,对于规范学生行为、强化学校纪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副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在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种量化管理模式的负面效应就更加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职院校需要探索和完善具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符合高职学生需求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新内涵、新方式、新机制和新体系,把四大办学理念细化、固化到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中,初步建立以系部为主体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运行体系。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并建立学生综合素质量化测评体系,建立与学生评优、表彰、就业推荐等相互衔接的学生综合素质星级证书制度。  相似文献   

16.
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考核,符合教师的职业定位和对素质教育的政策引领。由于师德本身难以量化考核,制定量化考核标准面临着"虚弱"与"牵强"的指控。师德量化考核管理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甚至还起到了负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中学师德量化考核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其原因,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促进师德考核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从教育体制到课堂教学无不时刻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班级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最前沿,更应当改革旧方法,走出新路子。否则,就难以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要培养出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的人才,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几年来,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了“量化管理、分类推进”的班级管理方法。具体点讲就是: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要求、班规班约、学习成绩、思想品质等转化为具体的量值,使学生的各项表现都尽可能地通过具体的数量值来体现并进行考核、评定。并在量化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管理、因材施教、分类推进,从而使全班学生共同进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也较好地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陈斌 《文教资料》2014,(23):97-99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将素质教育工作纳入学分制管理,制定《成功素质学分制实施办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职业技能、人文身心和开拓创新等素质的发展情况进行积点式量化评价。该素质教育学分制管理模式,在考核时过程与结果并重,并突出社会实践的德育价值,不仅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具系统化、全局化,而且完善毕业质量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每一位教育者都对学生的德育有了新的认识.教育局都设立了专门科室专抓德育,学校德育副校长也纷纷登场,德育干部培训会_直没停.可是,由于缺少符合教育现状的落实途径与管理机制,效果甚微.管理机制问题主要与德育本身效果反馈的滞后性有关.参加几次活动、几次谈心都可以管理量化,但是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却不能有具体指标量化.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量化—柔性”学生管理新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对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进行反思,使高校学生管理回归到管理科学的正确方向,文章结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际,对管理学中量化管理和柔性管理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分别指出各自在高校学生管理运用中的优点和缺点,提出了综合量化管理和柔性管理的优势,克服两者劣势的"量化一柔性"学生管理新模式的理念,并就其具体落实作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