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广西教育》2011,(13):F0002-F0002
南宁市盲聋哑学校创建于1958年11月15日,是一所专门从事盲人教育、聋人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现共有23个教学班,包括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全日制几年义务教育、综合职业高中教育、成人教育,康复训练等,在校盲聋学生210人。在编教职工53人,70%以上教师具有本科学历。学校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及语言康复训练设备,是广西盲教师资培训基地、盲童随班就读指导中心和南宁肓教资源中心。  相似文献   

2.
广西南宁市星湖小学座落在美丽的南湖之滨,创建于1982年秋,现有37个教学班,学生1700人,教职工99人。是一所环境优美、设备完善、师资强、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好的学校。建校二十三年,沐浴改革的春风,伴随“科教兴国”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学校明确“追求有智慧的教育,倡导个性化的学习”的办学理念,围绕“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奋斗目标,坚持“关爱每一个孩子,让鲜花和小草都享有阳光”的服务宗旨,崇尚“尊师、好学、诚实、守纪”的精神,提倡“文明、勤奋、活泼、向上”的学风,坚持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今天,星湖小学“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校园里绿树成行,百花争艳;老师们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孩子们勤学向上,健康成长;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彰显出“科技教育”的办学特色。学校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全国德育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先进集体、全国雏鹰大队、全国优秀少年军校、全国社区法律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先进集体、自治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广西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两个《条例》优秀学校、南宁市先进单位、南宁市文明单位,南宁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南宁市师德建设先进学校,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南宁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连续20年评为区、市科技活动先进集体,是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自治区首批青少年科技示范学校。二十三年的求索,二十三年的拼搏,星湖人以高昂的斗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走过了艰辛,创下了辉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谱写了美好的乐章。  相似文献   

3.
《现代特殊教育》2014,(1):F0003-F0003
湖南省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原长沙市盲聋哑学校)创建于1908年,是我国创办历史最悠久的特殊教育学校之一。学校集盲、聋、智障三类残疾人教育于一体,包含学前康复、九年义务教育、职业高中三个办学层次。现有教学班41个,学生500余人,教职工134人。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残联获悉,近年来,中国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全国为肓、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67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有2803个,在校的盲、聋、智残学生达到58万人。截至目前,已开办特殊教育普通高中83所,在校生4978人;其中聋高中68所,在校生4047人;盲高中15所,在校生931人。  相似文献   

5.
《中学文科》2005,(11):F0004-F0004
全面育人 凸显办学特色 广西武鸣县实验学校 (又名武鸣县逸夫实验学校)创建于1991年.是武鸣县义务教育示范性学校、武鸣县“名校群”之一,是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学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大王》实验基地、南宁市青少年体育训练点、武鸣高中教育科学实验基地。  相似文献   

6.
《现代特殊教育》2005,(6):15-17
江西省景德镇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为聋、盲学生提供康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校,也是由省教育厅命名的“建设中的省级示范学校”(省教育厅赣教基字[2004]39号文公布)。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全校教职工上下一心,坚持“以人为本,以聋、盲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完善学校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效地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7.
《江苏教育研究》2012,(8):F0004-F0004
扬中聋哑学校创建于1988年,2001年正式更名为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办学功能由聋教育转向培智教育。学校先后被授予“镇江市平安校园”、“镇江市信息化先进学校”、“镇江市绿色学校”、“镇江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南宁市卫国小学位于人民西路76号,创建于1956年8月,学校占地面积5794平方米,建筑面积3555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9个,学生776人,教职工57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3人、南宁市骨干教师10人、南宁市B类人才1人、C类人才5人、学科带头人1人。学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以优质教育为保障,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小主人”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发挥教育、人才、技术的资源优势,抓特色、创品牌,学校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学校获得全国红旗大队、全国示范“青少年法律学校”、自治区文明学校、全…  相似文献   

9.
《青年教师》2009,(8):F0003-F0003
吉林特殊教育实验学校是吉林市唯一一所聋人教育学校,创建于1949年,至今已走过60年的风雨历程,学校以“抓康复,打基础,训练技能,培养残而不废的‘四有’新人”为办学目标,以坚持向高等学府输送人才,增强聋生的就业竞争力,早日回归主流社会为办学方向,以“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克难求进,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特殊教育的办学规律,实现管理立校,质量强校,努力争创全国一流的特教学校!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泉州市盲聋哑学校前身为光绪二十年(1894)创办的泉州指明堂盲人学校,现已发展成集盲聋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含职专)阶段教育于一体的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目前校园占地48800平方米,新校舍面积28400平方米。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10人;教职工84人,其中硕士学历1人、本科学历57人。近年来学校有48位教师获国家、省、市级荣誉,54名学生考上长春大学、北京联大等高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绿色学校"、"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训基地"、"福建省文明学校"等70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广西南宁市新阳路小学创建于1954年,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人数1600多名(含学前班),有设备齐全的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电教室等,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教育教学水平一流的花园式学校。多年来,学校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争第一,创一流”为目标,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档次、办学效益的突破,创建了校风正、环境美、质量高的办学特色。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现有小学高级教师51名,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1名,南宁市教学骨干11名。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方面成绩显著:是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特殊教育》2012,(Z1):4+129
铸造健全人格练就生存技能融入主流社会为残障孩子的幸福奠基四川省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原成都市盲聋哑学校),始建于1922年,是省内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现有教职工103人,学生418人。学校坚持"城市名片、全国一流、特教均衡发展的推动者"的办学定位,先后荣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等40多项荣誉,历年高考升学率均超过90%,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相似文献   

13.
南宁市盲聋哑学校创办于1958年,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126人。它是目前广西规模最大的一所为盲、聋儿童少年提供从义务教育到中等职业教育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也是广西视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随班就读指导中心。经师生艰辛的劳动,这里阳光灿烂。人在爱的氛围中潜藏着爱会觉醒,因为有了爱,孱弱的智力才会得到开发。初入学的聋童、盲童大都没有经过学前教育。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讲卫生,甚至随处大小便,部分孩子性格多疑暴燥。他们初离爹妈来校,整天想着要回家,到晚上不是哭就是闹。老师们得一天到晚盯着学生,上课在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0-14岁残疾儿童少年800万人,其中学龄残疾儿童少年600万人。 1990年我国已有盲、聋、弱智儿童特殊教育学校746所,在普通学校附设的弱智儿童教育班1054个,在校生72000人。这样,我国学龄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的已有50%以上。尽管如此,我国学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仍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根据规划,到2000年要力争使全国多数盲、聋和弱智学龄儿童能够入学。 198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  相似文献   

15.
《广西教育》2010,(31):F0002-F0002
南宁市东葛路小学创建于2000年,现有26个教学班,1330名学生,72名教职工。她既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社新标准英语实验学校、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特色学校“百校工程”项目实验学校,也是广西中小学首批教育科研基地学校、第二期“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研修基地,还是广西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实验学校、广西小学语文研究与应用基地学校。  相似文献   

16.
一、学校办学特色简介南宁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校与广西大学联合办学,教学资源共用,学生毕业获中专和广西大学大专双文凭。学校以培养一个人,造福一个家的办学理念,根据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培养德、智、体、美、能、艺综合素质高、个性能力强、全面发展的城市管理人才,是广西培养城市管理监察人才的唯一学校和航空服务热门专业人才的委托定向培养基地。学校与国内著名大型企事业单位实行预定岗位委培,毕业生全部安置就业,学校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齐全,目前已培养上万学子就业成才,被评为南宁市学生就业先进单位、全国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学校等。  相似文献   

17.
编辑手记     
《中国教师》2010,(21):1-1
<正>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特奥委员会主席王乃坤在近期举行的中国第五届特奥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对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目前,全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97所,在校盲、聋、智残学生达58.3万。中国正在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  相似文献   

18.
南宁市盲聋哑学校创建于1958年11月15日,是广西建校最早、规模最大的特殊教育学校。校园位于南宁市城北区友爱北路东一巷2号,占地面积14亩,景色秀丽,生机盎然。1994年被自治区教委确定为广西盲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盲童随班  相似文献   

19.
南宁市园湖路小学是广西南宁市青秀辖区的一所公办学校,创办于1969年,现有在校学生1620人,31个教学班。学校环境优美、宁静,教育教学设备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学校拥有广西特级教师3名,南宁市教坛明星1名,南宁市学科带头人4名,南宁市教学骨干26名。经过43年的风雨历程,学校已跻身于南宁市乃至自治区名校行列,荣获全国雏鹰大队、自治区“两基”达标先进单位、广西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自治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广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由学校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或规定的课程科目,在分析校内外环境和资源的基础上,针对特定学生群体自行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对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残疾学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那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特殊教育学校和教师应当怎样科学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近年来,随着我国盲、聋、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出台,随着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化,随着人们对特殊教育对象特点和需求的认识与研究逐步加深,这一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关注,不少特殊教育学校和教师进行了积极探索,本刊曾陆续刊登了相关报道和各类研究文章。不久前,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在江苏常州召开了全国聋校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本刊派员全程参加了研讨活动,并在会议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特邀部分与会专家和基层特殊教育学校代表撰文,就如何科学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本期“观点”选刊其中部分文章。今后,我们还将在本刊各栏目中继续就此话题展开进一步研讨,欢迎全国盲、聋、培智等各类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和特殊教育研究者继续关注,并参与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及其研究,努力让课程改革之光真正照亮残疾学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