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中国文学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故而很多学者对其诗篇深究不已,对《诗经》的解释一是以礼说《诗经》,一是以诗释《诗经》,这里谈谈以诗释《诗经》。以诗释《诗经》就是视《诗经》为文学作品,如同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样,就是既要谈其诗的思想性,又要感悟诗的  相似文献   

2.
"兴"是中国文论中一重要的美学范畴,它滥殇于上古时期《诗经》"六义",在明清王夫之达到集大成。"兴"是贯穿王夫之文论始终的,我们纵观王夫之的文学活动,发现"兴"无论是在创作论、接受论和文学功用论都有明确的阐发,它在王夫之这里不仅具有方法论的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本体论意义。本文试从创作之"兴"、"兴"之接受、功用之"兴"3个方面加以阐释,以彰显王夫之对兴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诗经》中的“敬天保民”思想和忧国忧民的王道情怀对中国封建社会王道文学观念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定位性的影响,而《诗经》民歌所突显的现实主义也成为后世民间文学顽强生存与 发展的源泉。《诗经》民本思想以及《诗》学传统所演化的民本思想,不仅对我国两千余年的文化观念、文学创作产生了定位性的影响,而且对当代文学的创作与繁荣也有其极大的启示意义,即文学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4.
陈晨  黄金明 《职大学报》2022,(1):28-31+41
《葛藟》是《诗经·王风》中的一首小诗,篇幅不长,但历代学者对其诗旨争论不定,各有依凭。总结《葛藟》古今具有代表性的诗旨解说,并运用二重证据法从《王风》诗歌诗旨分类、《诗经》婚嫁诗特点和《葛藟》创作背景等方面加以分析,得出在代表性的诗旨解说中“流民说”最契合《葛藟》本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六经”之一,熊十力对《诗经》进行新的诠释,走的是一条“经学泛哲学化”的理路,把“四科”之中的“义理之科”作为“六经”之宗,没有“义理之科”的贞定,“经济之科”“考据之科”“文学之科”乃茫荡无根据。他明确指出《诗经》一定有《诗传》,并强调“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诗传》的总纲领。同时认为,《诗经》里面的诗歌,大多出自“农家”学派之手。《诗经》中有大量表现“怨”的诗,当作孟子的论断“《诗》亡然后《春秋》作”的原因。熊十力对《诗经》中《二南》诗高度重视,之所以读《关雎》得出“思无邪”的评价,缘见得人生本来清净、真实,不须作更多的猜想。同时他指出了中国宗教之所以不兴的原因,即“即事多所欣”。在日常生活里,自有一种欣悦、和适、勤勉、温柔、敦厚、庄敬、日强等等的意趣,用不着起什么恐怖,也不须幻想什么天国,并要求我们通过解读《二南》,识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大步走上人生的坦途,向前努力,而不至于面墙了,表达了熊十力对人生理想的美好追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以诗讽谕怨刺的传统,这一传统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它形成于中国古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反映着古人的文学观念。《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政治怨刺诗是这一传统最早期的作品,《诗经》政治怨刺诗是《诗经》中最具有批判性的作品。它不仅数量上在《诗经》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开创了我国怨刺讽谕的诗歌传统,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选取了最能反映政治怨刺诗特色的呼告抒情、借古讽今、敷陈直叙三种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明清之际以金人瑞、贺贻孙、王夫之等为代表,上承中晚明戴君恩、钟惺等以"臆"说《诗》的余绪,挣脱"经"的束缚,充分张扬诠释主体的主动性,潜入《诗经》的艺术世界,展开想象,实现了艺术再创造。这种诠释符合文学规律,是对《诗经》的文学诠释,为《诗经》学尤其是为文学诠释《诗经》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样式,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在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代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诗经·采薇》之所以成为305篇中的名篇之一,是因为它采取了多种表现手法来反映生活,其手法主要有:它采用了四言句式和民歌重章叠唱语言形式,音节和谐,达到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用生动的形象写出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它还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真实地反映了周代社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清代云南文人方玉润的《诗经原始》在"诗经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就诗论诗,运用生活经验印证和解释《诗经》,胪列各家注疏并逐一辨证后提出新见解,对于前人之说,或择善而从,或阙疑而不强作解人。  相似文献   

10.
王充《论衡》的修辞技巧,是后人略于论述的,且没有详细的探究。王充本人已经有了明确的修辞观,考察《论衡》的修辞艺术,它的譬喻的精妙通显,尤其是类比修辞对后世鉴赏的影响特别重大,它的对偶、排比与引用的运用增添了其文学色彩。《论衡》修辞技巧的运用彰显着汉代政论散文的成熟。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标准和"三有利于"标准本质上都是"实践的结果"标准,生产力标准是"实践的结果"的根本标准和主要标准;"三有利于"标准是"实践的结果"标准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充实、丰富和深化了"实践的结果"标准,同时又为实践本身的检验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试论司法独立原则与中国司法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同司法独立原则是现代各国普遍适用的公理性法治原则,试图解释司法独立原则的本义;同时,立足中国司法独立之实践渊源和思想渊源,论述实现中国特色司法独立的内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论是一个蕴藏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科学理论 ,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价值的科学阐述。“三个代表”的理论渊源是唯物史观 ,而唯物史观则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论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以“三个代表”论为指导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必须以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主线 ,改变过去主要以政治、个人为研究对象的弊端 ,把生产力、文化、人民群众列为重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4.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我国法律确认的物权,可以依法进行流转。承包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入股农业合作生产组织,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之一。现有规范性文件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的规定存在若干问题,造成实务操作上出现障碍。笔者针对上述问题,试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中上游彩陶纹饰的产生和发展和原始时期的构形意识密切相连,因而具有特别的构形特征。水族纹是黄河中上游地区彩陶上主体性纹饰,它是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的产物,也是氏族文化的代表。动态感、抽象化、整合性是它的构形特征。  相似文献   

16.
自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至1914年"转手"日本,两个国家均通过军事管制掌控了青岛区域内的行政、司法及胶济铁路一切事宜,并对辖区狂征暴敛、掠夺资财,导致民不聊生、痛苦不堪。当时的社会亟需慈善机构来发挥作用,可以说,民国时期青岛真正的救济事业始于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埠,设胶澳商埠督办公署之时。1924年4月,督办公署设立民政科,掌管教育学校、赈恤救济等事项。本文试就当时开设的诸多慈善机构中的一个组织———济良所,在民国期间的演变、组织结构和管理实施等情况作一简述,以便深刻认识其在民国青岛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广播媒体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关注,广播广告的优势也逐渐凸显出来。文章主要从广播媒体的特点出发,分析广播广告相对于其他媒体广告的传播优势及广播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毛庆 《职大学报》2012,(4):9-13
纵观中国两千年楚辞研究史,姜先生可以"三最"立之:研究时间最长,成果最多,取得成就面最广。姜亮夫先生是国学领域"耸立南天的一代宗师",他留给学界许多宝贵启示,总括起来,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治学精神,二是治学方法。其治学精神为:锲而不舍,敢说真话,勇于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19.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必须的知识点,本文就数列前 n 项的求和问题作了较细的分类讨论。对掌握数列前 n 项求和问题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梅柳 《职大学报》2013,(5):62-65
本文阐述了《论语》学习智慧,主要集中体现在学贵有忧、学贵有乐、学贵有恒、学贵有思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