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激发其求知欲,使之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优化学习过程。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转变师生角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成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一、营造和谐氛围,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二、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体精神;三、进行自主学习,孕育学生主体发展;四、提高教师素质,实现学生主体回归。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变"学生本位"、"知识本位"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在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教育者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本文就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途径及方法作了粗浅的探索和表述。  相似文献   

3.
明确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先决条件。中学历史教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教师要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兴趣激活主体意识;鼓励学生求异创新,着力培养其发散思维。通过指导学习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其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毅力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一、立标自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立标自学即在学生明确新课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独立学习新课内容,了解新课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自学是做学习“主人”的开端。自主学习可使学生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从而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刻苦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次,自学是提高课堂学习质量的前提。自学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带着问题有备而学。再次,自学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日新月异,教材的不断更新,教师教学方法的要求不断提高,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入手,将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变"以教师为主体"为"以学生为主体";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在学科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使学生在"虚拟的真实"中探索、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教师讲,学生听,延续多年的教育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使之真正"动"起来,逐步树立主体意识,提高参与、互动、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新课改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学习也开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以人为本,发挥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以首先应该探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不仅仅是高中语文教学学习目标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未来自主学习和发展应该具备的能力。我国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师为课堂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主体意识,所以,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培养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8.
根据教育部和《新课程标准》的安排,高中三个年级分别讲授经济、哲学、政治常识,通过这三个部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参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知识,逐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因此,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自主、自觉的学习中得到发展。一、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一个善于学习的学生就是一个善于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主动学习的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外界,而在于自…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二者密切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恰当而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循循善诱,凋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还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科学地、灵活地实施激疑,是实现上述要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培养。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引导学生自究、自悟、自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促进他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科学”学习品质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认识和性能状况,体现了“科学”学科的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课程实践性强,要积极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情境,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普通话课程的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在学习资源、学习工具的提供、人际关系、教学气氛的营造等方面下工夫。普通话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要在课堂内外一起下工夫,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历史课取得教学效果的关键。因为“兴趣”是学习进步的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形同一种乏味而低效的服役。有人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兴趣”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其学习的热情,使他们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发挥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动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运用了以下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应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思想的指导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主体的体育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儿童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事物.因此,儿童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现在的《科学》教材的霞计也体现了“用教材教”的观念,给了教师、学生很大的自主权.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素身经历探究经历为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要培养会学习、会创造、会思维、会自主教育、会实践的高素质人才,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变革同步教学模式,构建能落实主体教育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那么主体教育培养目标是什么呢?主体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换言之,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发展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发展的学生的主体能力,以全面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化原则。那在具体的教  相似文献   

17.
程文艺 《新疆教育》2012,(19):46-46
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关键在于重视和发挥学生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唤醒、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自身全面发展,使素质教育真正收到完满的效果。通过具体课例操作,指导学生怎样问,怎样学,促使他们能自主有效地学习,发掘他们内在的诱因和学习的潜力,体现新课标要求,更是教他们如何学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学策略的讲究就显得很重要。如何在学习文本、强化阅读中体现探究呢?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外语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原则,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少人误以为以学生为中心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而不知这一原则包含着诸多方面,本文从十个方面,谈谈怎样贯穿学生主体原则,希望能对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研究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教学思想的核心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改革,这一思想更新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因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作用。文章据此思想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学习的主体性,使其在英语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在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能激发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分别从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模式的转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活跃课堂氛围四个方面,对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