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谁改变了港人对驻港部队的印象?是谁拉近了港人和驻港部队的距离?不是别人,正是部队全体官兵自己!"回顾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香港新闻媒体的传播实践,既反映了香港社会特别是香港媒体对驻军从陌生、接纳、认可到赞赏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话语权?说得通俗点,就是人对社会发生现象的"说话权"、"解释权"和"发表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一个社会中,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将"自己的利益"反映出来,谁就能将"自己的意志"表达出来,谁就能引导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  相似文献   

3.
香港是世界金融、贸易中心,也是东西文化交汇之区,中国传统文化给香港以深刻影响,社会伦理、风俗人情、文化素养,处处戮下中国文化的烙印。而西方文化东渐,香港又得风气之先,领受西方科技、文化的熏陶,起着沟通东西文  相似文献   

4.
红是很中国的颜色,火是很哲学的概念。但凡喜事大事,大都有红的装点、火的捧场。有粉丝、被追捧的人,可称之为"红人",或直接说:"这厮火了"!这种说法寓含着某种"红与火"的集体意识,构成了中国语境中特定的文化密码和精神象征,契合中国消费者的想象路径和利益氛围。做品牌,谁都想红!做市场,谁都想火!倘若"红"与"火"携起手来,那就会让人眼红,惹人上火!王老吉已经红火很久了,自然会引发各种利益的  相似文献   

5.
郭珮铮 《新闻实践》2008,(12):43-43
笔者从香港来到上海求学两年,曾与不少内地新闻学教授及学子聊起业界的事情,很自然地谈到"红包"这个热门话题上。他们亦反问香港记者是否也有收红包的惯例,弄得笔者啼笑皆非。"有偿新闻"是新闻媒体刊播以牟取利益为目的的新闻。其特点为:一则新闻能否刊播,不是由其新闻价值而是根据提供所谓"新闻"的单位是否给予新闻机构"好处"来决定。一些新闻媒体将广告  相似文献   

6.
微记录     
正@陈尚君:1954年,张幼仪在失婚32年、已经54岁、客居香港时写信给儿子:"母拟出嫁,儿意云何?"儿子徐积锴回信:"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劬劳之恩,昊天罔极。今幸粗有树立,且能自瞻。诸孙长成,全出母训……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相似文献   

7.
王力 《编辑之友》2010,(6):82-83
一 前不久,笔者曾写过短文一篇,题目是<编辑的权利>,主要从6个方面谈了编辑在加工整理稿件时应该行使的几种权利.另外,其中有一段写的是引进版权的问题,我这里想再多说几句.在涉及引进和输出图书版权时,我们往往把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行的图书贸易,也叫做"引进"或"输出",似乎有些不妥.什么叫"引进"?就是把国外的东西引到国内来,这叫"引进";什么叫"输出"?就是把国内的东西卖到国外,这叫"输出".  相似文献   

8.
"想做什么,立刻去做,也许都来不及了,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这是作家张爱玲在香港生活时说的一句话。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人连自己都不相信,又怎能相信别人呢?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  相似文献   

9.
如今的钓鱼岛及东海风起云涌,看似山雨欲来,双方剑拔弩张,毕竟谁都不会在钓鱼岛问题上认输和低头。尽管中国一再忍耐,但日本越发激烈地挑衅中国底线,让中国核心利益完全陷入一种"崩盘"的境遇。钓鱼岛是中国的,这不是动人的口号,更不是什么华丽的爱国主义教育词汇,它是真真切切的中国核心利益。没有了钓鱼岛,中国的崛起大门将关闭;没有了钓鱼岛,中国的复兴之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中国新闻周刊》2003,(28):8-10
“香港乐坛早已经黑社会化,这是人所皆知的,不足为奇。这一切不仅仅发生在香港音乐圈,还包括整个香港娱乐圈,甚至包括内地。是什么催生了娱乐圈的这种黑社会现象呢?答案应该非常简单:一切是利益所致。”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国家电视台,在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团结鼓劲,精心组织,克服了各种困难,全面实施报道计划,圆满完成了宣传报道任务,在这场新闻大战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海内外观众反响强烈。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制定宏大的宣传计划 争当东道主,使报道处于主动地位。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是英方把香港管理权交还给中国。谁主宰交接仪式的报道权,就突出谁的国家领导人,就对谁有得,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中方同英方在宣传报道方面较量的焦点,是谁来为世界各国电视台提供公用信号。英方认为,零点以前仍由他们管辖,交接仪式  相似文献   

12.
如今,"档案"一词在社会上是遍地行走, "尘封档案"、"蓝色档案"等等,什么档案都有。在人们眼中,档案是集神秘和权威于一体的东西,轻易看不到,一旦找到或拿出,便可以一纸定乾坤,谁也不必争,白纸黑字,明摆着。谈论档案早已不是档案界业内的热闹,甚至于利用揭秘的档案撰写历史性的文章这方面,从影响和深度上来说,业内的媒体还追不上社会其他媒  相似文献   

13.
我们现代好多人.吃着白米细面.嚼着鱿鱼大虾.住着高楼.开着跑车.穿衣是名牌.脚踏档次鞋,反儿不断传来"烦死了"的叫喊。究其因.问其果,他们不再是因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烦.他们大都是心累。身体累了可以歇息几天.修养一下,停止手头一切工作.但心累了总不能让心停止跳动吧。其实.我们每个人要摄取的东西很多很多,谁都想扬眉吐气的生活.谁都想出人头地.愿意困窘生活的人有几个?但  相似文献   

14.
"香港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永不言败’。这个精神,香港会继续保持下去"近日,本刊记者随"中央媒体赴港采访团",采访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自称"饮的是香港水,流的是香港血"的他,向记者细数了回归十年来香港的大事小情。中国新闻周刊:你怎么看香港这十年?曾荫权:现在的香港,比九七以前更坚固,更成熟,更了解自己将来的道路应该怎么走。  相似文献   

15.
从香港回北京近两年,孙文杰明显老了许多。“说实话,是否赴京工作,我是有过思想斗争的。因为在香港我早已得心应手,对市场经济的一些作法游刃有余;但回来却有许多陌生的东西,内地国有企业的困境我早就有所耳闻。”  相似文献   

16.
许多东西在产地不值钱,但一拿到外地就"身价百倍",如北方的苹果、雪梨和哈密瓜,南方的香蕉、龙眼、荔枝、菠萝和芒果等,在产地价格都很贱,但一运到外地,价格就翻番甚至翻了好几番。有的新闻题材也是这样,在"产地"显不出它的新闻价值来,谁要写了当地媒体也不会采用,但如果发给外地媒体,却有可能被采用甚至会备受青睐。  相似文献   

17.
陈芳 《中国记者》2015,(4):39-40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各种冲击,做传统报道的不少人很是纠结。但渐渐地大家又恢复了信心。社会舆情越复杂,就越要在同台竞技中,比比谁的信息加工、处理、利用能力更强,对记者调查研究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每个媒体人内心,也许都需要有那么一点儿不变的东西坚守,才能应对"变时代"带来的不安和焦虑。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向香港学习如何管理养狗 养犬已经成为城市中不少家庭的生活必需,但因为狗,产生出泾渭分明的两个利益群体,引发了不少矛盾和对抗。香港这个生活空间更狭小的大都市,是如何化解这些矛盾的呢?  相似文献   

19.
正沧海一粟:档案编研"为谁编",关键是如何理解这里的"谁"?这里的"谁",其实就是档案编研成果的"受众",即档案编研成果是给"谁"看、为"谁"服务的。那么,档案编研应该"为谁编"呢?党政领导,社会大众,研究人员,编史修志人员,还是外来宾朋客商?李正平:一般情况下,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12,(14):46
尽管报业正受网络媒体冲击,但香港报业公会主席甘焕腾4月23日在"2011年香港最佳新闻奖"颁奖典礼上披露,自香港回归以来,香港报纸的发行量却是"节节上升"。他说,这几年间,无论是世界各地以至是香港,都有很多评论或报告指报业市场前景黯淡,甚至急速萎缩,但香港的情况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