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1年年底,北京市出台了《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明确要求微博用户后台实名.微博实名制是网络实名制的尝试.加强言论的自律性,防止匿名传谣育,网络实名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军事记者》2012,(6):62-62
堵力在2012年第1期《青年记者》中刊文阐述,2011年年底,北京市出台了《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明确要求微博用户后台实名。微博实名制是网络实名制的尝试。加强言论的自律性,防止匿名传谣言,网络实名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3.
程思遥 《新闻传播》2012,(9):105-106
"微博实名制"对于政府监管、传媒经济以及网民自律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依据国外的经验分析,推行微博实名制不得不面对微博用户的积极性、体验度下降,个人信息被泄露等问题。无独有偶,在《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正式公布后的第五天,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网站CSDN用户数据库遭黑客攻击,600万用户的登录名及密码被泄露。无论此次"泄密门"是否与微博实名制相关,但如何在实名制的框架下,保证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确已经成为政府监管机构和互联网服务商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罗晓倩  张敏 《新闻传播》2013,(2):59-60,62
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政府出台《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称《规定》),规定称微博客用户必须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后,才能使用发言功能。随即,几大一线城市政府表示随后也会出台相关的规定,各大媒体对这一措施进行广泛报道,广大网民更是展开热议,一时成为2011年底中国互联网的焦点。本文以问卷调查、内容分析为基础,比较政府、媒体和网民三方对微博实名制的态度,分析微博实名制的社会认知问题。发现:政府与媒介的立场一致,网民的立场与政府不完全一致;网民不支持实名制的主要原因:言论表达受到限制,个人信息不安全。但是,在实名制的必要性上,网民与政府的立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李小龙 《新闻知识》2012,(10):107-108,68
近年来国内微博用户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微博在社会发展、大众传播以及个人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微博传播中"把关人"角色的缺失,微博也成了虚假信息肆意传播的平台。2011年底,北京市公布将实行微博实名制的信息,再一次将关于微博社会功能的探讨拉进人们的视野。本文将从若干微博事件入手,对匿名制和实名制下微博发挥的社会功能进行比较,探讨当下实施微博实名制将要面对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从微博实名制谈微博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笛 《今传媒》2012,(5):88-89
从2011年12月腾讯微博首先在新用户注册过程中要求用户提交真实信息身份开始,直至2012年3月北京市下发《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国内微博实名制的进程不断加速。在实名制背景下,微博平台的运营商必须进一步明确旗下微博平台的服务特色,进一步加强媒体自律意识,同时积极寻求在盈利模式上实现新突破,才能真正为微博平台打造全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实名制规范与微博的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以惊人增幅增长,日前已经超过3亿。谩骂和对骂的"口水战"、造谣与辟谣的"攻防战",再加上一些西方势力、利益集团正在力图控制这个新兴的舆论平台达到其破坏中国稳定和谋取更多利益的目的,这一切都对我们如何"善待善用善管"微博提出了极大挑战。尽快实行实名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呼声。本文结合微博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问题,指出实行实名制是微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呼吁应该尽快实行以后台实名为主的微博实名制,规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付垚 《新闻世界》2009,(7):157-158
2009年5月1日,杭州市正式颁布实施《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实行网络实名制,从而引发各方对网络实名制的讨论。本文通过对这一事件的简析,回顾我国和其他国家网络实名制的历史进程,分析网络实名制的益处和可能出现的弊端,对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冯娟 《东南传播》2012,(3):20-21
"微博实名制"正式启动不久,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密码泄露事件随即爆发,究竟是巧合还是蓄意不得而知,但无疑为"微博实名制"敲响了警钟,关于实名制的争论也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本文通过对北京出台"微博实名制"和网络"密码危机"事件的梳理,分析在这一场互联网生态的博弈中,推行"微博实名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拥有近6亿网民、3亿微博用户的网络大国,中央或地方政府任何一个针对互联网的管理政策均会引起不同震级的舆论反应.微博实名制传闻多时,如今,悬念终于揭开,此前那些复杂的联想立马就云开雾散.事实其实很简单:去年12月16日,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注册微博客账号要用真实身份信息(后台信息而非前台公开)、否则只能浏览不能发言.紧接着,广州、深圳、上海也开始实施微博实名认证制.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一个个攻克下来了,其他城市更不在话下.生活永远比戏剧精彩.没想到,2011年的压轴戏竟是微博实名制!  相似文献   

11.
苟德培 《传媒》2012,(9):59-60
正微力量究竟给不给力?2011年的春天,《南方都市报》说"围观改变中国",2012年的春天,《人民日报》更进一步说,"微博,正在改变世界的创新应用",随后又赞"微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何也?微博时代到来之前,以服务和促进国家发展为己任的发展新闻学已经问题渐显。以微博领跑的系列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报道为例,如果没有主持人赵普的微博爆料,食品中添加工业明胶的问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被揭露并引起关注。所以我们必须意识  相似文献   

12.
许蕾  尚勤 《东南传播》2012,(6):36-37
微博的出现为传者和受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发布平台和交流平台,然而,微博迅速发展的背后却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规范网络信息传播,微博实名制从去年实名注册开始逐步走向了全部微博用户的实名制。微博实名制作为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手段,对于我国网络新闻业的规范及网络新闻的自由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结合微博实名制的利弊分析,论述了微博实名制对网络新闻业的自由和规范产生的影响,并由此透视我国网络新闻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2012,(2):70
主持人小甘:"你微了吗?"盘点刚刚过去的2011年,经两岸470万网友投票,"微"当选2011年度汉字,微博以140字的娇弱身躯撼动虚拟世界,推动社会文明。记者首当其冲做了马前卒,但纠结的是匿名开博,是纯粹  相似文献   

14.
"微博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热点,传播平台、媒体属性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加强互联网的微博管理问题也受到关注,我建议国家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互联网以及微博管理,开微博的人,最好实行实名制。"①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歌唱家李丹阳两会期间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微  相似文献   

15.
微博实名制是对网络新媒介进行控制的一种实践,其理论依据在于政府有权对媒介进行控制,从而使媒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实名制可能会造成微博吸引力下降等问题,这与媒介控制目标之间产生了偏差。因此,需要从限制实名制的范围、政府部门主动融入微博、加强对运营商的监管、培养网民媒介素养等方面开展工作,从而减少实名制的弊端,构建和谐的微博环境。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微博的迅猛发展为公共领域的建构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也为公众舆论提供了更为开放的平台.然而,机制不健全、监管缺失、网名素质参差不齐使微博谣言屡禁不止,对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和公共领域的健康发展形成威胁,由此微博实名制应运而生,却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争议和质疑.本文试图以微博和公共领域的关系为基点,从争议和质疑着手,对微博实名制之于公共领域建构的利弊进行分析,从而说明微博实名制实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以惊人增幅增长,日前已经超过3亿。谩骂和对骂的“口水战”、造谣与辟谣的“攻防战”,再加上一些西方势力、利益集团正在力图控制这个新兴的舆论平台达到其破坏中国稳定和谋取更多利益的目的,这一切都对我们如何“善待善用善管”微博提出了极大挑战。尽快实行实名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呼声。本文结合微博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问题,指出实行实名制是微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呼吁应该尽快实行以后台实名为主的微博实名制,规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出现使媒体间的竞争近乎白热化,不少媒体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参与竞争,微博成为媒体竞争的新阵地。本文拟以开设官方微博较早的《潇湘晨报》为研究样本,对其开设在新浪网上的官方微博发展现状进行探析,希望能对其他媒体微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潇湘晨报》官方微博的成功因素分析从2009年10月28日《潇湘晨报》开博至今位居新浪媒体微博中的第37位,仔细看来,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有其独特的"制胜法宝"的。(一)微博发布频率得当  相似文献   

19.
丁丽琼 《新闻世界》2012,(6):116-117
随着微博的影响力越来越火,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如谣言的传播、虚假信息的发布、“粉丝”买卖、言论侵权、以及利用微博进行欺诈等。为了减少上述问题的不良影响,微博实名制在今年3月中旬开始实施。本文认为微博实名制实施后,一方面可以利用隐私制衡微博这一公共领域中个人的不理性行为,并限制消费、买卖隐私的行为;另一方面在言论自由方面提醒诸人警惕“网络暴民”。  相似文献   

20.
2012年3月16日,被视为我国实施微博实名制的节点。通过对2011年,2012年上半年微博谣言调查横向比较,可发现实名制虽有效遏制微博谣言的传播,但未能有效遏制微博谣言的出现。相反,基于微博和谣言对权力解构的特点,"实名制"有增加微博谣言传播风险的倾向。对此,可从增强微博用户法律意识、厘清微博用户的法律责任、分层明确微博用户身份三方面入手化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