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编辑、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的《新闻自由论集》,在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终于在最近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它的问世,不仅为新闻学理论的百花园里增添了一朵绚丽的鲜花,而且还为新闻学理论丛书填补了一个空白,实乃一件可喜之事。  相似文献   

2.
今年“十·一”过后,王盛茂同志把拟出版的《书海漫游》书稿放在我面前,请我阅读、批评,并为之写序。我欣然接受了他的请求。看完了书稿后,为他不顾多病在身,毅然整理二十七万多字书稿的勤奋精神所感动。这书稿勾起了我很多的回忆.往事历历在目。 我和盛茂同志是在1970,1971年先后调入黑龙江省图书馆的,又先后进入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黑龙江省的图书馆事业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直到盛茂同志1996年退休,共事25年,可算是老同志、老明友了。他书中的文章我都熟悉,也很亲切。因为,很多工作都是一起做的. 我…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之初,热心出版史研究的出版家王仿子、宋原放等经多方努力,终于由开明出版社以《出版史料》之名出版了四辑,这对于盼望已久的读者是一件喜事。《出版史料》的出版,适应了出版工作的需要。它为出版工作者挖掘、收集、整理历  相似文献   

4.
一年以前,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侯文铿教授主编的大型会计工具书《会计辞海》。这本辞书的问世,以其“汇中外古今会计知识于全书,融理论与实用为一体”,并具有“内容新、词条全、表达准确、资料充实”等特点而赢得了广大会计  相似文献   

5.
记得是1987年初夏时分,武汉大学的冯天瑜先生与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同志商谈编著出版《中华文化史》,当时“文化热”正处在高潮之中。三年后,果然读到了冯先生与何晓明、周积明合著的《中华文化史》。尽管那阵“文化热”已在悄然而逝,图书市场上学术理论书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在新闻战线干了40多年,写过不少新闻,但我很轻视短新闻,以为写“豆腐块”消息,是雕虫小技,做不了大学问。 实践证明,我的思路错了,写新闻不易,写一条好的新闻更难。真正使我醒悟而折服的是《总书记关心新闻记者》这条简短的新闻特写(载《人民日报》1994年6月14日4版)。这条新闻特写,可谓是真正的“豆腐块”,全文只有200多字,全用事实说话,感人至深。这条新闻特写,配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摄像记者提摄像机的大幅照片,版面超过文字稿一倍多,读来更加可亲、可敬。它给人们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江总书记平易近人,与新闻记者心连心。 这条图文并茂的新闻,为什么人们一打开报纸就被它深深吸引了呢?  相似文献   

7.
1997年9月2日,北京日报社书画院成立,曹世钦同志任院长。因工作的需要,我滥竽充数,也当了个所谓的理事。 那天上午,一上班,曹世钦同志便来到了我的办公室。我感到很不好意思。老曹前一段病了,我和邵毓奎等人正商量要去看望他,我的脚又崴了。一个多月了,哪儿也不能云。老曹是我的老领导,也是我的老师。1970年我到北京日报社后,先分到群工部。大约工作了两个来月,一天,老曹把我找到他的办公室谈话,希望我到文艺部编副刊。我高兴地到了文艺部。到文艺部工作后,老曹又手把手地教我编稿,和我谈作品,使我很快适应了文艺部的工作。此后,直  相似文献   

8.
喜读︽科技与出版︾林穗芳《科技与出版》创刊15年了。久闻其名,未谋其面,写本文几个月之前由于参加一次编辑活动才得以识荆,一下子就被刊物清新的编辑风格和浓重的信息含量吸引住了。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平时主要阅读社科期刊,很少看科技期刊,有时接触到一些,也...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读了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的一本新书—《韬奋与出版》(钱小柏、雷群明编著)。作为一个出版工作者,读了这本20万言的书,我倍觉亲切,深受教育。正象王子野同志在本书《序言》里向读者郑重推荐的那样:“我敢说,任何人读了这部书都会受到教育,得到启发。”韬奋同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和评论家,而且是一位十分出色的编辑和出版家。出版工作的全过程,从选题到组稿、从审稿到改稿、从编排到校对、从装帧到设计、从印刷到发行,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研究电视新闻的理论著作多了起来,这是个好现象,大家重视,事业的发展就会快。由于工作的关系,大多数这方面的著作我都是读过的。作者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探索电视新闻的规律和发展趋向,说明我们的学术研究空气浓厚了,深入了。但是,用改革开放的新观念,敢于触及矛盾,敢于大胆提  相似文献   

11.
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古老的说书艺术,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的宝贵财富。春风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中国评书精华》,这套具有史料和研究价值的丛书,可谓慧眼卓识,功在千秋! 《中国评书精华》丛书,首批出版四卷,即《讲史卷》、《侠义卷》、《神怪卷》和《新作卷》,洋洋百余万言。  相似文献   

12.
《科教新苑》这朵初绽的鲜花,含露开放在我们面前已经半年了。作为一个忠实的读者,禁不住要为她半年多来展现出的英容而叫好。记得《科教新苑》第一次与我们见面时,曾笑微微地说,她将为那些改革浪潮中的弄潮儿助一呼之力,为默默献身的“孺子牛”树下丰碑。读每一期,无不感到这一突出的特点。所报道的人物,有科教改革中的探险者,有躬耕于教育事业的孺子牛,有科技星火的  相似文献   

13.
感谢《山西期刊史》的编者们,将一幅百年来山西期刊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这部期刊史史实丰富,其中不少是山西文化的珍贵资料;对史实编织得妥切有序,前后左右相  相似文献   

14.
虎年岁初,从《新华日报》门口的阅报栏前经过,忽然发现《新潮·周末版》于虎年诞生,眼目顿时为之一新。站在阅报栏前,一口气将几篇短文读完。接着,又连续读了几期《新潮·周末版》,觉得她有以下几个优点:  相似文献   

15.
在庆祝我党诞生80周年之际,汇集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成果的《新闻学论集》和读者见面了。这是一件十分值得庆贺的事。收集在本书中的100多篇文章,是全省新闻工作者结合新闻实践进行新闻学研究的可喜成果,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到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和新闻学领域的许多问题。从新闻领域讲,有研究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的;从新闻业务讲,有研究省市州党报、民族报、都市报、高校校报和广播电视工作的,包括了新闻采访写作、新闻摄影、副刊工作、新闻编辑的方法与技巧;从新闻理论…  相似文献   

16.
喜读《我与图书馆》征文冯志荣(广东省翁源县图书馆)省中山图书馆为庆祝建馆八十周年,举办了“我与图书馆”征文活动,很有新意。本人从事图书馆工作已有16年整。热爱自己的工作,一收到省囹书馆的征文专集后,自己一直把它放在案头,一有空就认真细读起来,好几年没...  相似文献   

17.
读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林兴仁同志的新著《实用广播语体学》,获益良多。广播语体学是一门专业学问,由于工作关系,有关研究广播语言的书和文章,我大都拜读过。同行们,包括我自己,在这方面的著作和文章中大都着重阐述与报刊文章相比广播语言的基本要求,而且大都局限在新闻广播方面,并且还不是新闻广播的全部。广播语言的基本要求是需要研究的,它是研究广播语言学的基础。但是,广播有多  相似文献   

18.
在人们纷纷外出旅游的国庆长假期间,我未留恋于山光水色,而把眼光投注到了新近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西藏教育五十年>一书.  相似文献   

19.
《山西新闻通讯社百年史》一书,最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原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山西省委宣传部部长侯伍杰和新华社山西分社社长王文杰分别写了书名、题词、序言  相似文献   

20.
我是出版战线上的一个新兵,又是个“半路出家”的“土包子”,不仅古籍方面的知识极其贫乏,就是现代书籍的知识也相当缺乏,很希望有介绍这方面知识的书籍出版,以弥补自己业务知识之不足。最近,我怀着欣喜的心情读了三联书店新版的唐弢同志的《晦庵书话》,觉得实在是一本好书,尤其对我们这些“新出版”,可以说是我们学习业务的一本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