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每每忆及苦老,既感肃然起敬,又觉亲切无限。初见苦禅先生,是1945年前后。我有一本家二哥,早年在北京读书时与苦老偶有过从。因而他引我去拜见了苦老。所以后来再见时,苦老不以新识相待,却视同故旧。  相似文献   

2.
读书与活着     
1.读《苦斋记》有感 苦在左,乐在右;苦在上,乐在下;苦在前,乐在后。苦乐之间,并非那么遥远。 那些与苦有关的名言或是谚语从未淡出过我们的视线:“不吃苦中苦,难熬人上人”,或是“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人上人”固然光鲜,而背后的苦鲜有人知;金榜题名时固然令人羡慕,也同样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时的我们太相信万物均有捷径可走,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前提--苦。  相似文献   

3.
"苦吟"是中晚唐时期之重要诗坛现象。对于唐人"苦吟",李嘉言先生认为有"生活苦"、"思想苦"、"态度苦"三个方面的含义。今本于唐代苦吟诗人诗中所论及相关材料,就此三点,寻绎"苦吟"之含义。  相似文献   

4.
“苦吟”是中晚唐时期之重要诗坛现象。对于唐人“苦吟”,李嘉言先生认为有“生活苦”、“思想苦”、“态度苦”三个方面的含义。今本于唐代苦吟诗人诗中所论及相关材料,就此三点,寻绎“苦吟”之含义。  相似文献   

5.
在世上所有的宗教里,恐怕没有哪个宗教像佛教那样看待人生。佛教有四圣谛,都极言"诸受皆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怨憎相会苦、忧悲恼苦,这些苦每个凡人都会认为确是苦,无甚特别。但佛陀对“苦”的更深层次更本质的界定,则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人但凡领悟这些观点,都不得不叹服。  相似文献   

6.
甘瓜抱苦蒂     
冰心说过"快乐是天边的一抹彩云,而痛苦是压城的黑云,这两片云共同构成了美好的人生"。甘瓜抱苦蒂,人生路上,有甘也有苦,因此不要抱怨苦的存在,也不要沉浸于甘而不能自拔。悠悠岁月,享受甘,也请善待苦。苦是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甘便是风雨后的朝阳;苦是两地相思的愁眉,甘便是重逢时的两行热泪;苦是抖落心头发黄的往事,甘便是岁月洗礼后的淡淡生活。甘与苦总是行走在我们人生道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放。  相似文献   

7.
周芳元 《师道》2012,(4):44-45
现在的中国教育有“四苦”:学生苦学,教师苦教,家长苦熬,校长苦撑。“先有快乐的教师.后又快乐的课堂。然后有快乐的孩子”,来自湖南省继续教育中心的黄右生主任在长沙市第三期初中骨干教师市级滚动培训中如是说——教师竟是“教育四苦”的系铃人。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活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活有乐也有苦,当代大学生要正视大学生活中的苦和乐,发挥主观能动性,化苦为乐,科学规划,把握好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9.
甘瓜抱苦蒂     
没有贝壳的痛苦,就没有珍珠;没有瓜蒂的苦楚,就没有甘瓜。记得一位作家曾说,这个世界是对等相成地设计的,有美必有丑,有长必有短,有热必有冷。同样,有苦必有甘。软弱的人便会向往道:“如果世间没有苦,那它岂不成了天堂?那样该多好!”不,没有苦的世界,是乏味的世间!试想,若处处是鲜花,时时是甜美,没有了苦的对比,甘亦不能称其为甘。世间不能没有苦。苦不能逃避,只能勇敢地去面对。不但要勇敢面对,还要在苦中看到美好、甜美,在苦中孕育甘、创造甘!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冰心这位世纪老人,虽身经无数战乱,饱尝人世沧桑,但她笔下的世界,却永远…  相似文献   

10.
走进中小学,听到老师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累并快乐着"——有苦有乐,先苦后乐,苦中有乐,但苦与累的感受无疑是强烈的。近期,又听到一位大学教授把教师们的生存状态归纳为这样六个字:"忙、盲、茫、繁、烦、  相似文献   

11.
品味中国的文化就像品味中国茶——苦。徭役苦、劳作苦、贫病苦、战乱苦、离别苦、失意苦、相思苦……不同的册页里藏着不同的苦涩,不同的苦涩里带着不同的清香,品起来便有不同的滋味。在这众多的茶盏之中,中国文人的“谪官文字”,味儿苦得特别,酷似浓酽的功夫茶。  相似文献   

12.
冯景元先生的《苦的十二认知》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地给我们剖析了苦的内涵.苦的真义.让我们对“苦”有了全新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3.
苦自甜来     
苦自甜来沈辉俗话说:“没有苦,哪有甜。”自学,有苦,也有甜。苦时,苦得难以形容,甜时,甜得如糖似蜜。我从85年开始参加自学考试,回想过去的八年自学生活,真是又苦又甜、首先,是时间紧。时间从何而来?一天八小时紧张的工作,忙和累且不说,工作之余,看孩子做...  相似文献   

14.
沉水植物苦草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了安徽苦草(Vallisneria anhuiensis)和长梗苦草(V.longipedunculata)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了它们的繁殖方法,分析了它们的生殖价。苦草有营养生殖和有性生殖2种繁殖方式。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了解了苦草的生态对策。通过生态对策苦草将达到最佳利用资源环境。这对于苦草的进一步生长和发育是非常重要的。苦草雄蕊的花药和花药壁的退化消失,是对水面上及时传粉的适应。  相似文献   

15.
晚唐时期形成的苦吟文化,是以苦吟诗人群体为中心的士庶人群通过互相效法而获得的以苦吟为主要精神内涵的艺术追求和生存方式的总和。在苦吟文化的最初形成与社会传播当中,有一些特殊的事件被人为地传播放大,起到了引导舆论推波助澜的作用。苦吟文化在晚唐社会的传播,按照传播的范围划分,主要有自我传播、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等三种类型。按照传播的内容划分,则有原诗传播、选诗摘句、模拟转写、故事演绎、人物崇拜等方面;按照传播的手段划分,则有语言传播、卷本传播、题写传播等方式。"推敲"符号的形成、苦吟形象的建构和时人的身份认同,成为苦吟文化传播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苦斋记》处处紧扣一个“苦”字落笔,分别从“苦地”、“苦物”、“苦人”三方面说明苦斋命名的依据。一段叙苦地。开门见山点明苦斋主人,“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既点明苦斋所属,又突出苦斋并非寻常之室,是隐居之室,从而显示主人也并非寻常之人,为下文谈苦乐观埋下伏线。继而写苦斋的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以及“苦”的由来。句末“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不仅过渡自然,也是下文议论的伏线。二段叙苦物。首先用排比句式从木、草、菜、实、笋五方面苦物照应首段末句,显得结构紧凑,“族布而罗生焉”形象地说明这些苦物分布之广、品种之多。再写蜜味初食苦,久则甘,暗示苦中有乐,乐在苦中。  相似文献   

17.
苦和甜     
哈密瓜比蜜还要甜,苦巴豆比难吃的中药还要苦,然而,种瓜的老人告诉我们,哈密瓜在下秧前,先要在地底下埋上半两苦巴豆,瓜秧才能茁壮成长,结出蜜一样的果实来——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呢? 苦的滋味不好受,甜的滋味人人都喜欢。艰苦的劳动、挫  相似文献   

18.
吃苦是一种美德,好像一个人没吃过苦,就不曾来到世上一样。平时不说挣钱,而说苦钱——“苦”在这儿作为了一个动词,而在往常它却穿着名词的马甲。小时候,老师一直培养我们要有吃苦精神,“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虽然参照物的嬗变说明了时代的变迁,但更说明苦这杯酒(哦,苦酒)有了更稠的浓度。  相似文献   

19.
办好学校,要有好校长,要有好教师。这个看法历来如此。想要有好师资,对有些学校,特别是名校,不能算是问题。苦就苦在普通的学校,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活是没有加糖的咖啡,充满了淡淡的苦涩,但是仔细回味,又觉得有一种醉人的清香。说到"苦"字,大概每一个中学生都有切身体会。在家里,妈妈天天唠叨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学校,老师们不时来上一句:"学海无涯苦作舟。"弄得我们满脑子都是"苦"字。有一天,老师问我们什么是苦,我们竟异口同声地回答:"上数学课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