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农村初中﹃一校两牌﹄办学模式的探索■柯尊强陈瑛1995年秋,丹江口市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打破几十年形成的初中办学模式,在农村初中试点实施“一校两牌”,普通初中与职业初中一个学校、两块牌子,在普通初中里渗透职业技术教育。1995年确定...  相似文献   

2.
孙彪 《吉林教育》2004,(6):11-12
长春市第一百五十七中学位于双阳区长岭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在农村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坚持农科教结合,以劳动技术教育为突破口,积极实施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走出了一条科研、育人、服务三位一体的特色办学之路,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培养出大批农村经济建设实用人才,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  相似文献   

3.
公主岭市杨大城子第二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几年来,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积极探索办学模式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承担起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发展乡村经济培养适用型人才的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合理分流,收到了较好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4.
重要内容之一。狭义地说,办学模式是指一所学校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才需要而建立的一种人才培养的格式规范,本文重点所及是从狭义方面讲的。农村初中办学模式的确定不仅影响到受教育者在这一阶段受教育的程度、基本素质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同时还深刻地影响着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影响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为了探索符合我省实际、切实可行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农村教育改革的新路,本课题组在对农村初中办学模式现状进行认真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作了一些思考和研究。  一、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农村普职渗透教育的可行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明 《职教论坛》2003,(17):33-3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历史变革之中。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人力资源现状对农村办学模式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农村初中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期发表的两篇文章以办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深化农村初中教育改革,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地方教育发展实际的渗透职业教育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6.
试论初中办学模式改革□姜永富初中办学模式改革,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委早在1987年就在河北省的阳原、完县、青龙三个贫困县进行了试点,明确了我国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10年来,各地进行了改革的尝试和探索,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  相似文献   

7.
湟中县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从1999年初开始在全县10所农村初中进行了教育改革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由于长期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影响,农村初中形成了单纯为升学服务的应试教育办学体制,严重脱离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实际。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自身改革需要考虑,我们认为彻底改变农村初中应试教育模式,紧密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调整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的初中毕业生,突出为农民、…  相似文献   

8.
谈高中物理新大纲对物理课程的改革张军鹏(山西师范大学物理系,临汾,041004)1995年6月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大力办好普通高级中学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从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出发,依据办学模式多样化的要求,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9.
农村初中教育目标看农村初中办学模式肖洪寿农村初中应确立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并采取何种办学模式来实现其教育目标?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一、农村初中应对学生实施相同的教育目标改革和发展农村初中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还必须确立具体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0.
把职业教育渗透到农村初中教育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职业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方面具有战略意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新世纪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把职业教育渗透到农村初中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普通初中教育的一个良好途径。加强农村的农业、教育、科技部门的合作,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三教统筹”,通过优化农村初中课程结构,建立适合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普通初中教育模式,将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为农村初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在教改中紧紧抓住课程模式改革,构筑适应职教特色的课程模式,以课程模式创新带动全面教学改革和学校改革,达到培养技能过硬的职业人才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校课程设置: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改革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课程设置的弊端已严重阻碍了高校自身的发展。深化和加快高校课程设置改革是当前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弄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1.高等院校课程设置存在的弊端新中国的高校课程设置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主要采用前苏联办学模式,并把大学课程改为教学计划,把各学科课程标准改称为教学大纲。近50年来,虽然不断进行改革,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就总体来说,原来模式的影响仍然存在。现在的课程设置主要由普通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本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哲学、马列、邓小…  相似文献   

13.
时代发展呼唤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通过对中外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与初中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比较分析,无论从培养机构、培养模式,还是从课程设置来看,实行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都是完全可行的。它反映出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基本趋势,适应我国教师培养模式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教师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小学教师教育高等教育化为契机,以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培养机构一体化为平台,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重新厘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培养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合格师资。  相似文献   

14.
初中分流教育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化普通初中教育改革,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分流教育,使初中办学模式多样化,不但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普九”质量和效益,确保“普九”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 当前,应改革现有的初中教育模式,积极融合职业教育因素,适时进行分流,推进福建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使全省每年大约20万初中文化程度的学生走上劳动生产岗位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  相似文献   

15.
农村初中办学模式及其发展趋势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游心超一、改革农村初中办学模式的紧迫性《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要"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村初中教育存在“分流”与“渗透,两种模式。所谓“分流“,指社会总生源流向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即一部分流向普通学校(班),接受普通文化科学教育;一部分流向职业学校(班),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所谓“渗透”,是在初中教育各阶段各方面各环节将普通与职业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全体学生既接受普通教育,又接受职业教育。分流模式的具体办学形式有:①单独设置的普通初中与职业初中;②普通班与职业班并存的初中;③初三分为普通班与职业班的初中(“初三分流”),⑤增加一段时间对未升学的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的戴帽初中(“三加一”)。渗透模式的具体办学形式是综合初中(有三年制和四年制两种)。分流模式实质上是西方双轨教育制度的变  相似文献   

17.
普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普通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在当前条件下,我国大部分普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尚存在一系列问题,还未完全具备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其在课程理念、办学宗旨、管理体制、教师条件、设备经费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力求促进普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积极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普通高校依靠自身办学优势,开设了高职专业。为确保其办学质量,普通高等学校必须更新观念、准确定位,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办学模式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课程模式多样化是学校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内在机制,对课程模式作理论上的深入探讨,是近年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本文尝试从技工学校实际出发,对现行的课程模式进行改革,提出了“1 X”这种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20.
"绿色证书"教育与农村初中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初中教育要能成为脱贫致富的有效对策,就必须突破城市初中升学预备教育或简单技术培训的办学思路,以适合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及其子弟生存需要的办学模式和施教方式,引入最有助于贫困人群脱贫的“绿色证书”教育内容。在课程方面,要构建国家分科课程、市级农科教结合实践课程和校级农科教结合实践课程;在教学方面,要要建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农科教结合实践教学为上位结构和以校园实践、庭园实践、田园实践为下位结构的教学模式;在办学思路方面,要构建化教育中心、农技培训推广中心、创业指导培训中心、市场住处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农村初中新模式。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要从课程内容、课程安排、课程搭配、教学方式、教材开发、师资配置、基地建设、认证管理、政策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从生存教育层面评价,作为脱贫致富对策的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具有课程综合化、教学实践化、办学社会化、资源市场化、服务多元化、效益连锁化的多方面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