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出版界有两个人物闻名全国,一个是钟叔河,另一个是比钟叔河大三天的朱正。他们是《新湖南报》的同事,也是新闻干部训练班的同学,还是一起被打成“右派”的难友。更难解难分的是,钟叔河研究周作人,而朱正研究鲁迅,他们让周氏兄弟以另一种方式齐聚长沙城。  相似文献   

2.
一、为什么要新闻立台为什么要新闻立台?我们每个人都明白。这是由媒体的性质决定的,因为我们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但具体到我们浙江经视,我想说点特殊性。经视十年了,原来的频道总监陈方柱来自省委宣传部,管的是新闻;现任总监许东良来自浙江卫视,现在的  相似文献   

3.
宝贝没留住     
可恶的盗贼偷走了我的收藏,也偷走了我对收藏的兴趣 大约七、八年前,我忽然对宝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之前,我以为珠宝是与虚荣,庸俗连在一起的,那时我想,任何饰物,只要在外观上美观我都会喜欢,为什么非宝石不可?为什么要人为给宝石划上差距悬殊的价值等级?然而收藏经历给我教训说:永远不要对自己不明白的事物给予狂妄的否定。 并不是所有外观美丽的东西都值得佩戴,宝石的价值也不是人为刻划的。事实上,人造的水晶比起天然水晶可以纯净悦目得多。然而正如一部流行小说虽然可能赚取我们很  相似文献   

4.
我生在北京西郊大学区里.长大以后,到美国留学,想要恭维港台来的同学,就说:你国语讲得不坏!他们也很识趣,马上恭维回来:不能和你比呀.北京乃是文化古都,历朝历代人文荟萃,语音也是所有中国话里最高尚的一种,海外华人佩服之至.我曾在美国华文报纸上读到一篇华裔教授的大陆游记,说到他遭服务小姐数落的情形:只听得一串京片子,又急又快,字字清楚,就想起了《老残游记》里大明湖上黑妞说书,不禁目瞪口呆,连人家说什么都没有去想--我们北京人的语音就有如此的魅力.当然,教授愣完了,开始想那些话,就臊得老脸通红.  相似文献   

5.
整风运动中,一位新闻记者向一位总编辑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你领导下的编辑记者在想什么吗?"这位总编辑沉思了一会,实在回答不出这个问题.达说明什么呢?这说明这位总编辑和他的部下缺乏思想上的接触,彼此思想感情不通.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就很难谈到什么政治思想领导了.这种现象是很不好的,但是很可惜,在新闻界虽不是大量的,也不是个别的.只管使用,不管培养,只管稿子,不管人的现象,在一部分新闻单位内,是不少的.只要能写出几篇好稿子,就是好记者,此外便什么都很少管了.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有不少没有完成的著译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没有画的画谱》便是其中的一部。既未译完,当然也从未出版。郭沫若曾在《创造十年续编》说: “在1921年我最早由日本回到上海的时候,他们两人(按:指张静庐和沈松泉)都在泰东书局的编辑部……他们由泰东所得到的报酬,自然也是很有限的。……因为生活的支绌,他和沈两人便想做小伙计生意,在夏天曾托我挪点时间出来,替他们译部小书。我  相似文献   

7.
丁东 《出版参考》2015,(18):64-65
最近一年多,广东人民出版社大手笔,连续推出“百家小集”丛书20种,作者有钱理群、朱正、钟叔河、蓝英年、邵燕祥、王跃文、谢泳、陈四益、萧默、傅国涌、单世联、王学典、智效民、十年砍柴等.大多虽是作者短文的汇集,但看点颇多,每一本都有其特点.我这里就说说王彬彬的《有事生非》一书.此书是由王彬彬六篇指名道姓的学术批评长文组成,其中就有批评汪晖的,并曾引起轩然大波,影响超出了学界和国界.  相似文献   

8.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我想讲的心里话。很久以来,我就想讲这句话,但却被另一句话镇住了——不当出版商,要当出版家! 当出版家固然是正确的。这点我明白。但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不能当出版商?这两者之间就那么水火不相容吗?难道一当出版商就不能当出版家了吗?我想了很久仍不明白。  相似文献   

9.
白雪 《大观周刊》2012,(34):61-61
邻居 很多人听到我们的邻居——韩国,就会很义愤填膺,不过很多人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韩国娱乐明星如此风靡,他们的脸几乎被大多数亚洲年轻人所认同,说他们漂亮帅气想必没人会反对,也许很多人说那都是整出来的,但即便真的是整出来的你还是不得不说那张脸本身是漂亮的,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又也许你出于民族感情的说那都是千篇一律,都长得一个样。  相似文献   

10.
别人是别人     
有很多种痛苦,是人自己找来的。喜欢和别人作比较,就是一种自己找来的痛苦: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为什么要把自己和别人来做比较呢?本来是全然没有关系的两个个体,一比较,事情就多了起来,种种困扰、痛苦,也就应运而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发现,别人比自己生活得开心、快乐;也会发现,别人事业顺境、爱情称心,而自己仿佛什么也没有。在比较的过程中,愤懑之心油然而生——自己的任何条件都不比他差,何以在现实中却处处不如别人?  相似文献   

11.
有些记者朋友兼为诗人,两行都很出色,我很羡慕。我不行,努力试了几回,都是失之于太实,不成功。新闻要求真实,是事实的真实。诗也要求真实,是感情或意境的真实。两个真实不一样,这两个行当也就各有一套本事。 文学史里有一个“推敲”的故事很有名。苦吟诗人贾岛有一回得了两句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他拿不定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骑在驴子上一会儿做推的姿势,一会儿做敲的姿势。那是在京城长安,结果冲撞了代理市长韩愈的仪仗队。韩愈是大作家,问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说用“敲”字好,两人从此成了好朋友。有人考证这个故事是编造出来的,因为他们早就相识了,这点我们暂且不管它。 我想说的是,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字表述的是两种不同的情况,要看实际情况如何。说“推”,是自己推门  相似文献   

12.
《出版经济》2021,(5):9-10
为什么说每一代青年才俊都有机会? 从两百多年前的法国启蒙运动讲起.说到法国启蒙运动,我们脑子里通常会想起这么4个人: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和狄德罗.他们都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 这几个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不太一样.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这3个人,我们知道他们大体上的思想成果.但是最后这个人,狄德罗,他的思想成果好像很模糊...  相似文献   

13.
随笔     
身怀六甲 今年夏天孕妇多得让人起疑。一位孕妇解释说,明年是羊年,大家觉得羊年不好,所以都想在马年内把孩子怀上并生出来。我没有问她为什么羊年不好,他们中这些禁忌一般都很无聊,如摩托车牌号4不如8好之类。而且我就是属羊的,以我妈妈的精明,而允许这件事发生,说明这不是故老相传而近乎空穴来风。我也没有问为什么大家一定要提早而不是推迟,这显然并不是马和猴之间的问题。能顺便契合一下早生贵子的祝辞,违拗一下刷上老家山墙的标语,对谁都是个轻松的决定,何爽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14.
来到武汉,正是酷暑炙人的时候。办完公差,忽然想起以前曾与王建辉先生有个约定——参观他的书房,于是再次约定后,便在午后两点这个本来很不适宜访客的时间,敲响了他的家门。  相似文献   

15.
南言 《今传媒》2005,(3):9-9
招聘其实是个很复杂的事情,报社里面每个部门都会说缺人,都会要求增加人手,尤其是有经验有水平的人。按理来说,有经验的人一般年龄都比较大,可我们为什么招聘原则上都不要30岁以上的人呢?  相似文献   

16.
妄说主持人     
中央电视台最近举办了电视主持人大赛,看了后也忍不住想就电视主持人妄加评论几句。当然是意见不是赞美。 现在电视台已经很多,反来复去的看,感到真能给人突出印象的主持人不多。不是因为主持人的形象不好,而是因为主持人的形象都太好,清一色的靓女俊男,让人看着都一样了。我想,现在的电视台在选择主持人的时候,把选主持人当成了选演员。选演员当然是漂亮的好(也不全是,有时丑角比正角受欢迎),但选主持人就不全如此了。主持  相似文献   

17.
心中有愧     
过了不惑之年,对往事的回忆与审视,多了一些理性,少了一些浮躁。时至今日,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球赛,四十岁的人,球赛的“上半场”已经结束,想有所作为,一切就看“下半场”了。但总结不好“上半场”的功过得失.那“下半场”恐怕也踢不好。我给自己做了总结,有两件事只要想起我就觉得心中有愧。  相似文献   

18.
著名作家王蒙,不久前在广东中山大学就中国当代文学问题进行演讲时,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中国作家为什么伟大的不多?”然后自问自答道:“就是因为作家自杀的太少了。”为什么自杀率越高就越容易出伟大作家呢?王蒙给出了两条原因:一是“创新就像一条‘狼’一样追着我们”;二是“精英意识会让人走向孤独”。这两点,都会让作家感到痛苦和压力。王蒙先生的结论,当然带有一定的调侃意味。但他的两点解释,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近年来文学被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创新”这条“疯狗”的追逐下、在“精英意识”优越感的支配下,当代文学…  相似文献   

19.
在老主题下,怎样写出新文章? 有一位文艺评论家说:“做文章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体会:有两种题目最难做好,一种是大题目,从什么地方落笔呢?一种是熟题目,怎样才能不落前人的窠臼呢?”这两个难题,我们当记者的也常常遇到。去年八月间,编辑部派我到塞外地区报道回乡青年活动,这就是个熟题目。许多好典型已经发表,编辑部也不缺少这类稿子。不缺少为什么还要派人去写?唯一的原因就是想写点更好的,更新的,不一般化的。  相似文献   

20.
偶尔从新华书店门口经过,看见好些戴着红领巾的孩子挤在书店里边,原来是今天书店卖特价书,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本来要卖四角多,现在只要卖两角多,许多孩子买到价廉物美的好书,不由得雀跃欢呼。这不禁使我想起了自己学生时代买书的情景来,那时候,一个从穷乡僻壤来到城镇上学的穷孩子,想买一本新书真有点儿想人非非了,要买书,只得去逛旧书店、旧书摊,碰到运气好,有便宜的旧书、折价书,就买它本把两本,时间一久,这种廉价买来的书居然也积聚了不少。直到参加工作以后,逛旧书店、买折价书的习惯仍没有改。我买来的这些书虽然破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