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大多数父母们,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的任务指定给某一孩子去干, 并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轮流去干某些活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最没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和家人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2.
哈哈镜     
出国的理由某学校准备派一名学生作为"交换学生"到美国去学习一段时间。报名的人很多,老师让每个学生说自己出国的理由。某学生自信地说:"我去最合适了。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可是一到白天上课就想睡觉。而美国的夜晚刚好是中国的白天。"  相似文献   

3.
辛长军 《班主任》2003,(8):41-41
某教师对一后进生进行一阵暴风骤雨的批评之后,此生垂头丧气而去,教师面红耳赤,怒气未消,与别的教师交流:“此学生,……哎,恨铁不成钢啊!”某家长对子女一顿拳打脚踢,子女  相似文献   

4.
通过几年在自然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我发现每当学生对某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去探究,而不会觉得是一种  相似文献   

5.
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有多方面的因素,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教好英语的前提。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使教师尽心尽力地教,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师生相互感染,相互促进,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程度。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学生交朋友。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往往带有情感性,他们一般不会用理智支配感情,而是以感情代替理智。他们不是因为某一学科重要而去学习它,而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一学科的老师。他们讨厌学习某一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要读曹文轩?是一个滑稽而又肤浅的问题。但我们生活在一个嘈杂而又肤浅的世界里,我们很少去思考日常行为中、简单事件里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们对自己阅读的某一本书或者说某一个作家这样发问和审视是  相似文献   

7.
登山界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一个人问登山家:"你为什么要没完没了地去登山呢?"登山家说:"因为山在那里."因为山在那里,这是我听到过的最励志的一句话了,因为它不是豪言壮语,却表达了一种逻辑:人,不是因为实际的需要而去干某一件事情,人,往往是因为有个目标摆在那里而去前赴后继,哪怕付出一生.  相似文献   

8.
一、电表去除法电流表、电压表不是原电路的固有组成,一般情况下,是为了测某电路通过的电流而串联上电流表,为了测某电路的两端电压而并联上电压表.故电流表去除用导线代替,电压表去除还电路本来真面目,使其串并联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果只顾传授知识而忽视其中的情感教育,往往容易造成学生厌学,严重影响其学习成绩。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以情感带动学生诸多的学习节点。一、促进师生交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高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科重要而去学好它,而是常常因为不喜欢某科任课老师而放弃该学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  相似文献   

10.
瓦尔登湖     
我离开森林和我去那儿一样有着充分的理由。也许对我来说还有其他更多的生活要去体验,而再没有时间来花在这一种生活上了。显而易见我们很容易不知不觉地遵循某条路径,使自己墨守成规。我在那里住了不到一周,一条从我  相似文献   

11.
《家教指南》2006,(10):32-32
大部分的西方家庭会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某一孩子去干。大多数孩子难以去完成需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的任务指定给某一孩子去干。要知道,大多数孩子难于去完成需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轮流去干某些活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最没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和家人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列出父母应做的事情。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只在吩咐他们做家务。作为家长,应该使孩子知道自已也要做比他多得多的工作。向做家务的孩子道谢。称赞只是适于孩子的一种鼓  相似文献   

13.
千字短论是语文报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因主题的鲜明、材料的新鲜、行文的简洁,阅读所费时间不多而大受读者青睐。这类文章如何写,我个人体会有如下几点.选题——“开小口”由于篇幅的限制,千字短论不可能象长篇大论那样从宏观上把握,从各个方面去论述某个问题,它只能从微观入手,抓住某一问题的某一方面的某一小点,去说清楚、论透  相似文献   

14.
振动和波一般是比较复杂的运动,我们可以运用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来形象描述它们的运动规律。在高中物理主要研究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图象,而运用这些图象去判断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质点作简谐振动的方向,正是我们要掌握的基本功。下面介绍一种运用对比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尽管近年高考命题都有力避趋赶热点的倾向。不想让高考作文背负着沉重的道德说教与政治传声筒的使命,但当这样的材料一旦出现,而且又蕴涵着宏大而广远的命意时,就应当从“小”处着眼。从细微部位入手。所谓“小”,就是从给出的材料中抽取某一点材料。然后逐渐膨胀、放大。而所谓的细微部位,就是关注某一细节或截取某个横断面,从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以一花一草去展现春天的万紫千红。以一滴去映射大海的波澜壮阔。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时代的热点与考场作文写作之间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傻瓜     
某 人去 动 物 园 看 猩 猩,首先 向猩 猩 敬礼 ,猩猩 便 模仿 其敬 礼, 某 人又 向 猩猩 作 揖,猩猩 便 也 模 仿 其 作 揖 。 某 人 大喜 ,又 向 猩 猩 扒 眼 皮 ,不 料 猩猩 并未 模 仿,而 是打 了 他一 巴掌 。某 人 生气 地 质问 饲 养员 ,饲 养员 告 诉他 ,在猩 猩 的语 言里 ,扒 眼 皮是 骂 对方 傻 瓜的 意思 ,所 以 猩猩 要 打他 。 某人 大悟 。次 日 ,某 人 再去 动 物园 以图报复。他向猩猩敬礼,作揖,猩 猩都 跟 着模 仿 ,于 是 他拿 出一 根 大 棒 子 向 自 己 头 上 打 了一 下, 然 后把 棒 子交 给 猩猩 。不 料猩 猩 这次 …  相似文献   

17.
另一种幸福     
一直,很想在忙碌许久的某一刻停下来,好好梳理这段日子的点点滴滴。缤纷的夏末,自己的教学生涯因为一批学生的去和另一批学生的来而重新开始了。结束了与那群"千禧龙孩儿"六年的相处,又与一群小小的六岁孩子牵手。六班——这是我需要去重新适应的集体。一年级双科教  相似文献   

18.
"来""去"的位移阐释与"起来""起去"的不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道锋 《巢湖学院学报》2003,5(6):95-97,123
“来”具有“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靠近”的语义特征,“去”具有“离开说话人所在的位置或者文学作品中某一特定位置向另一地点运动”的语义特征。在“位移变化”的语义特征上,“起来”偏离了“来”,而“起去”与“去”却保持着一致。这种语义上的差异导致了“起来”起去”语法功能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v起来”和“v起去”中“v”的范围不对等。  相似文献   

19.
李白之壮美与杜甫忧郁之秀美,李白飘逸豪迈的性格美感与杜甫忧国忧民的性格美。到底敦优敦劣呢?我们鉴赏诗时,最重要的方法是找出某诗或某诗人的好处,而不是硬要把一种好处和另一种好处放到一架天平上去衡量。因此,李杜之优劣根本无法做价值上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假设是科学探索中有助研究人员把理论与现象、经验与推论结合起来,以求得问题解决的省力工具。简单地说,假设可视作解决某问题或解释某现象的一种试探性建议,这种建议以极其简明的形式描述了所研究问题变量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研究人员试图去发现的。譬如,“一年级儿童的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