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草原》与《第一场雪》两课对比教学说课提纲邢台县南厂学校郝封印赵鹏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草原》和《第一场雪》都是讲读课,且同在六年制小学语文十一册第八单元。《草原》的作者是老舍,本文意在赞美祖国山河,颂扬蒙汉情谊;峻青的《第一场雪》主旨是瑞雪兆丰...  相似文献   

2.
五年制第九册31课《第一场雪》是一篇描写细腻、激情洋溢的记叙性散文。作家紧扣题目,依照时间顺序,对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作了具体生动的描写,充分展示了这场大雪的显著特征,并表达了他置身雪境、预见丰收的无比喜悦的心情。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展示雪的特征,努力传达出作者的美的情感。一、充分展示雪的特征。就笔者耳闻目睹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课例]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课文《第一场雪》第二课时最后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古往今来,咏雪的诗词佳句很多,你们读过哪些?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写雪大)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京版教材第五册第八课《铲雪歌》(歌曲教学) 教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l、分别用弹跳和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两个乐段的情绪,感受孩子们参加铲雪劳动的愉快情绪和关爱他人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5.
[课例]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课文《第一场雪》第二课时最后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古往今来,咏雪的诗词佳句很多,你们读过哪些?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写雪大)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语第三册《看雪》足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课围绕看雪引发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激起了台湾省的孩子们向往雪景、向往北京的美好情感。但课中当孩子们问老师“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的时候,老师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课中这句答话看似留下一个热望祖国统一的悬念,但联系小学二年级学生实际仔细揣摸起来,它有些不合情理之处,现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7.
衬托,作为艺术构思或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段,在各类作品中经常用来表现人物之间、情景之间、事理之间的种种映衬关系。《秋夜杂咏》(五年制第七册第31课,六年制第九册第21课)中,陈毅同志娴熟地运用了这一艺术表现手法,赞美了青松、红梅和秋菊傲雪斗霜的品格,突出了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畏重重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战胜一切困难的豪情壮志。  相似文献   

8.
敢破常规切块教学水到渠成──六年制小语第11册第20课《第一场雪》教例评析韦庆益【教例】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如何有条理地描述第一场雪的经过;体会作者怎样在描述瑞雪的过程中透露出自己的喜悦之情。教学时间: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初知课文师:同学们...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作为老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作适度的巧妙的超常教学,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六年制教材第十一册的《第一场雪》时,对此课的题目板书就作了超常的艺术处理。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 1、改变传统的一字不漏的板题方式,故意将“第一场雪”错写成“一场雪”。 2、等待学生吃惊地指出老师的板题“错误”。 3、引导学生区别“第一场雪”与“一场雪”在写作  相似文献   

10.
感知———理解———积累———运用———“九义”六年制小语第十一册第20课《第一场雪》教例评析桂林市乐群小学蒋琳一般采用目标教学,执教的老师对于目标的展示,一上课喜欢用大字报、小黑板出示,这样的千课一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苏老师设计的这一节课,...  相似文献   

11.
郑振铎的《燕子》一直是小学语文教材选录的重点——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第1课、沪教版第八册第1课、鲁教版第六册第1课、苏教版课标本第八册第3课、浙教版第八册第4课、冀教版第六册第2课、长春版第九册第7组。其结构,其视角,其语言,其情感都堪称经典。燕子外形的描写是最简洁的勾勒,如同一幅工笔,又似一幅剪影,寥寥几笔,一个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课教学中,有些观察项目需要长期 进行,如第一册第十三课《怎样测定太阳高 度》,观察一年中太阳高度的变化;第二册第一 课《我们来给大自然记日记》(分别在第二册第 十二课、第十八课,第三册第一课,寒假作业中 出现。第五册第十四课《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要用到观察记录)。类似情况还有很多。如何 指导学生进行长期地观察、记录呢?现以第四 册第一课第5作业题和第五册第一课第3作 业题(要求学生观察月亮在农历一个月中位置 和形状变化并进行记录)为例,谈谈我的一些 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新编初中英语课本第四册供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使用。同第三册一样,第四册也是十二课,课次接第三册算起,即第13课至第24课。全书分为两个单元,每单元的最后一课(即第18课和第24课)为复习课,不编入课文等项目,只安排练习。除复习课和第19、20课外,每课都由下列九个项目组成。  相似文献   

14.
观察课是自然课中的一种基本课型,属于这种课型的课文有一册的第2、4、6、7、8、9、1214、15等课,二册的第1、2、9、11、13、14、14、15、16、17等课,三册的第18课,四册的第1、17、21等课,五册的第1、4、5、10、11等课,六册的第2课.观察课型的特点是:学生用各种感官对自然界的事物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和描述,从而获得对自然事物的感性认识.按观察的内容不同,观察课可划分为三类: 第一,直接观察课和间接观察课.这是以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来区分的.自然课的观察多数是用人  相似文献   

15.
《雨和雪》是人教版自然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课,我把第一单元水和第六单元,整合在一起上,因为两单元联系紧密,笫一单元是与水有关的自然现象,第六单元是与水有关的天气现象,打破原来的顺序,也许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材第三册《岚山花雪》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驱车前往京都西郊的岚山,拜访日本朋友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而立的诗碑。”(74页)该句中的后一个分句明显地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语病。“拜访日本朋友为纪念周恩来总  相似文献   

17.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第二十课《第一场雪》,这篇课文,对学生学习借景抒情、事物与联想和有条理地叙述一件事等都有很大的帮助。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发现两处有问题:(一)山川、河流并列使用不当。请看文中“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粉妆玉砌的世界。”这句中的“山川、河流”不能并列使用,“山川”中的“川”就是河流了,这样使用会有重复之误。应改为“山脉、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相似文献   

18.
《第一场雪》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讲读课文。叙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表达了作者预见到小麦丰收的喜悦心情。教学重点、难点是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怎样借写雪景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的,又是怎样凭借具体事物产生联想的。在指导...  相似文献   

19.
缪丽霞 《师道》2003,(3):32-33
“雪化后变成了什么”的案例,早已是众所周知的教育中思维僵化的典型了。于是,现在的老师和孩子们又都知道了“正确”的答案:雪化后变成了春天。新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积累运用六”的阅读训练,又选了篇短文:《雪化后变成了什么》我在上这则阅读短文时,便对这“最好的答案”试着做了新的阐释。课前,我先让学生预习了文章。一上课,我便问学生:雪化后变成了什么?大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雪化后变成了春天!也有部分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水,水蒸汽……还有一个学生郑重地问:“雪化后分明变成了水,为什么说是变成了春天呢………  相似文献   

20.
一中学英语课本共五册,供六至十年级使用。第一册是为六年级编写的。全书共三十课,单词406个。1—16课为上半册,17—30课为下半册,要求一年内学完。每课主要内容包括课文、范句、生词和用语、课文注释、会话用语、语音、语法及练习。书后附有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总词汇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