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菡  袁继红 《海外英语》2012,(18):230-231
话语分析是研究语言本质、语言与社会文化的最直接、有效的工具之一。话语的基本属性应是多元性,多模态性,而语言只是其中的一种。以西安世园会会徽会为例,通过用多模态话语建构意义的途径和方法尝试分析会徽体现和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结合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和系统功能语法,通过关注教师的教学话语这一单向交际事件,研究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交际模态。研究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教师话语中的语言、视觉语言和手势三种模态,同时证明了这三种模态在教师话语中的功能和彼此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多模态话语在媒体宣传中普遍存在,而且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Kress & Lkeuwen提出的多模态话语理论为基础,运用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对已在哈尔滨市召开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会徽进行分析,旨在分析图像作为社会符号和语言作为符号如何共同作用构成意义,达到宣传体育文化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广西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文化话语的构建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外宣传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凸显广西文化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体系,同时展现出我国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辐射的软实力。从多模态话语的角度分析,在对外宣传中广西文化话语可以从文化符号系统、多模态符号的形成过程和多模态整合三个方面进行深度挖掘,从而拓展我区文化话语的对外宣传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5.
多模态是话语分析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多元时代,多元化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促进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为指导,赏析和探究2014年巴西世界杯会徽这一特殊的话语类别,以此来揭示文字与图像共同作为社会符号的表意功能,并共同参与建构了整体意义,同时还反映了会徽承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的真实。  相似文献   

6.
段志金 《学周刊C版》2014,(12):222-223
多模态是话语分析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多元时代,多元化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促进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为指导,赏析和探究2014年巴西世界杯会徽这一特殊的话语类别,以此来揭示文字与图像共同作为社会符号的表意功能,并共同参与建构了整体意义,同时还反映了会徽承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的真实.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陈述视频这一多模态话语为例,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语言、声觉和图觉等方面分析动态多模态话语的形式,探讨在其陈述的六个阶段各模态和媒体之间的关系配合——为其他陈述演讲者有效表达整体意义,达到交际目的提供可参考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1):86-87
构建多模态话语环境已成为当今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英语教学的趋势。本文结合文化体验理论,对多模态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体验方式进行研究,包括文化信息的呈现、文化实践的协同、文化意识的培养,旨在为多模态话语研究探索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张媛军 《现代英语》2021,(2):115-117
文章基于张德禄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的两个一等奖作品为例,重点分析了外语微课中为实现意义建构而使用的多种模态符号,如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以及模态间的协同配合,以期对外语微课的设计制作和教学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分析2010年《中国日报》上的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对多模态语篇中的各种意义资源进行整合,说明传统语法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符号在现代交流中不再处于辅助位置,而是正在和语言符号一起形成更为宽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构建意义.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解读语篇的整体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会徽为例,进行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指出一则会徽远非仅限于语言文字,而是与图像、颜色及版式设计等符号相互作用,产生"合力",共同参与意义的整体建构并反映和重塑历史、文化及社会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教师博览》2019,(1):68-72
课堂多模态化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多模态话语符号交互作用,可帮助教师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文章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一节国家级小学英语示范课《Emperor penguins》为例,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探究不同教学环节使用的主要模态及不同模态符号的交互作用,以期对教学设计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3.
电影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简单直接。其中字幕翻译是一个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模态话语分析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理论之一。在内容层面基础上,本文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和表达层面三个层面对冯小刚导演的《1942》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直观有效的理解该片,同时为字幕翻译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韩凌云 《现代英语》2023,(16):60-63
作为一种典型的多模态语篇,儿童绘本的优势在于图文呈现。文章以经典英文绘本Make Way for Ducklings为例,以元功能和视觉语法理论为框架,探究图文模态是如何共建意义的。研究发现,在概念意义层面,物质过程同图像动作过程、反应过程相适应,言语过程同图像言语/心理过程相配合。在人际意义层面,陈述语气和提供类图像作用一致,视角切换予以辅助。在语篇意义层面,主位转换同图像构图布局协同合作。儿童绘本图文关系紧密,相互协同。  相似文献   

15.
2018年杭州城市宣传片《杭州,不仅是一首诗》展现了杭州这座城市的古韵之美以及充满活力的现代大都市的形象,镜头下的杭州同样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体现了世界对杭州城市文化的普遍认同。该文以杭州城市宣传片为例,利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从文字和图像、声音两种种模态分析该宣传片是如何建构城市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6.
多模态话语是当今多媒体时代话语分析的主要手段。电影、电视剧、广告等拍摄都通过图像、色彩、文字、声音的多模态结合,传递给观众叠加的认知感受。本文基于电影海报《何以为家》,以视觉语法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层面,探讨影片是如何从电影主题类型、人物场景和海报设计等角度实现视觉模态和文字模态的互动,旨在丰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实际应用,帮助读者深入解读电影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海报的多模态分析,比较不同时期中国本土海报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所表现出的不同语篇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调查辽宁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于英语人才的相应需求,结合新媒体背景,尝试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多模态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多模态教学和学生多模态学习两个方面。在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设计多模态教学话语,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达成教与学的目的。为了提高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提升综合素养和自身多元能力,积极建构学生外语拓展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指导,以跨境电商亚马逊英文网站及其中文版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文字、色彩、图像和动画模态的协同配合分析了多模态网站的语篇建构;然后通过宣传、介绍和注册页面的译例分析,探讨了英文网站的多模态翻译方法和策略,聚焦译者如何有效利用不同模态的关联使目的语受众更好地理解源语。以期提高受众对于跨境电商网站这一多模态语篇意义的识读能力,并为跨境电商英文网页设计与翻译提供新视角和多维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