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众所周知,口语流利性是英语教学和学习的终极目标之一。在口语流利性测量中.停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时间指标。目前,国内外的停顿研究主要是从句法学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边界处停顿或句法结构内部停顿),而从语音学角度分析停顿的研究相对较少,仅涉及语调短语之间的正常停顿。今后停顿研究的趋势是语调短语内部停顿研究,该领域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水平。  相似文献   

2.
口语流利性与自我修正类型的研究是基于微型教学语料库的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的实证性研究。本研究借鉴了前人研究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的框架,从口语流利性的三个时间性指标出发考察了口语产出流利度不同的说话者采用自我修正类型的频率,发现说话者皆明显多采用相同信息修正,而流利的说话者单位时间的修正次数更多,且较之不流利者明显多采用恰当修正和错误修正,揭示了其注意力更易从内容转移到形式上来以完成更高质量的口语产出。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口语朗读流利程度。采用时间性、语言性和表达性三个类别十个指标对学生口语能力进行研究,对受试者的语言数据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对比分析,发现受试的口语流利度在时间性五个指标上与本族语者均有显著差异,但在语言性和表达性四个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发现对国内二语流利度教学与研究具有实验参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口语流利性是衡量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以63份韩国汉语学习者的口语测试录音为研究对象,从时间、表达和语言三个维度筛选出13项口语流利性评价指标,来考察口语流利性与口语成绩、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指标可以解释58.6%的口语测试成绩。其中,时间、语言维度的指标对解释口语成绩的贡献力更大;时间维度中的发音时间比指标对不同口语水平组的区分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5.
英语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言语失误中的停顿会直接影响到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本文旨在探索停顿是如何产生并影响口语流利性以及如何避免停顿对口语流利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将合作学习这种课堂组织方式引入到英语口语课堂,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口语成绩尤其英语流利性的效果。结果表明,合作学习创造了更多的口语表达机会,促进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也有效地减轻了个体口语表达时的焦虑。学生的语速提高和非自然停顿次数的减少都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意义,口语流利性也因此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7.
4/ 3/ 2活动是一种以提高学习者口语流利性为目的而设计的活动。本研究采用语速、发音速度、发音时间比、平均语流长度 ,以及平均停顿长度等五项流利性指标 ,考察了 4 / 3/ 2活动对 10个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1)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 ,受试者的语速和发音速度提高 ,发音时间比和平均语流长度增加 ,平均停顿长度减少 ;(2 )在 15组讲述对比中 ,有 12组讲述对比具有显著性 ,这表明受试者后一次讲述的流利性大部分都显著高于前一次讲述的流利性。  相似文献   

8.
4/3/2活动是一种以提高学习者口语流利性为目的而设计的活动,在研究采用语速,发音速度,发音时间比,平均语流长度,以及平均停顿长度等五项流利性指标。考察了4/3/2活动对10个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受试者的语速和发音速度提高。发音时间比和平均语流长度增加,平均停顿长度减少;(2)在15组讲述对比中,有12组讲述对比具有显著性,这表明受试者后一次讲述的流利性大部分都显著高于前一次讲述的流利性。  相似文献   

9.
非流利(disfluency)是自主言语的一个重要特征。非流利现象主要指口语中出现的无声停顿(unfilled pause)、填充停顿(filled pause)、重复(repetition)及自我修复(self-repair)等。大量研究表明,非流利现象是高度规则化的事件。本研究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ESCCL语音语料库中自主对话为语料,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自主言语中主要的非流利因子(填充停顿、重复以及自我修复)的韵律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对加深言语生成理论理解以及英语语音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诸多语言量表中,流利性经常用来描述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口语能力,但其归类不尽相同。通过梳理在应用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2个领域中所取得的与流利性相关的研究成果,试图厘清口语流利性的定义,探讨其内在维度、测量方法,分析影响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的主要因素,提出口语流利性研究应关注认知流利性的测量、母语流利性和第二语言流利性之间的关系及重视语言非流利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流利的口语表达。然而,学习者的口语中大量词汇化和非词汇化的填充性停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口语的流利性。采用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COLSEC)的方法,对学习者口语中非词汇化填充词的种类、频率和分布进行了研究,探寻非词汇化填充词的在口语表达中的功能,旨在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口语测量入手,讨论流利性的定义及其它相关理论问题,确定流利性的各项量化指标,通过实证的方法对流利性进行定量研究,并对研究中使用的量化测评方法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比较有效地测量到我们所界定的口语流利性,不仅支持了我们对流利性的定义及考察因素的理论假设,也能为今后口试客观化评分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可作为将来流利性教学研究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3.
肖玢 《海外英语》2012,(22):257-258
口语流利性研究对于语言学习者、教学者和研究者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二语口语流利性的定义、测定因素和指标、发展模式对二语口语流利性做了简要介绍,分别从非流利的定义和分类、母语和二语非流利产出对比研究的空白、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中国口译学习者汉英交替传译产出的流利度发展进行探索性研究。在实验中有18名口译硕士生在集中授课之初和结束时将同一个汉语篇章译为英语。8名英语母语人士对其译文的流利度评分,9项指标被用来对流利度做客观测量。本研究提出并回答了3个研究问题,包括学生口译流利度变化情况、流利度得分与流利度指标的关系以及对无声停顿分界点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借助“看图说话”的话语诱导方式,本文考察了12名初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在间隔两个月的时间内、口语产出流利性的发展情况。前测和后测数据分析显示,学习者的口语流利性发展呈现不同的步调,在时间性的多数指标上取得明显进步,在表达性和准确性的多数指标上则没有显著变化。结合文本分析发现,在第二次的表达中,学习者的口语产出更连贯,内容更丰富,语言形式的运用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准确性、流利性、句法复杂性三方面研究外国留学生的歧义容忍度对汉语口语能力的影响。调查发现,不同歧义容忍度的学生在语言使用的准确性上没有显著差别;就流利性指标而言,高歧义容忍度学生平均每分钟停顿的次数明显多于低歧义容忍度学生;高歧义容忍度学生在口语表达的句法复杂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歧义容忍度与口语输出中的某些变量具有对应关系。尽管歧义容忍度不同的学生在口语表达上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但其口语综合能力的分数不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对汉语学习与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5,(86):87-88
语块能使交际流利,减少口语交际中遣词造句的错误,缩短思考的时间,大大提高交际的准确性和流利性。本研究从语块的角度,提出语块教学能提高口语成绩的假设,并以实验的方法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不乏如下问题:普通大中专毕业学生无法用英语进行交际,更不用说流利地交际。这种情况与我国英语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有关,同时也说明我们对口语流利性缺乏重视与研究。本文从口语流利性的定义,影响学生口语流利性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口语流利性获得的理论指导方式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等方面阐述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从频数测量和比率测量两方面探讨准确性指标与口语成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诱导任务方法,收集了61篇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语篇。通过对准确性指标数据分析,本研究获得三个主要发现。对口语教学以及引导学生注意形式与意义的连接,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能力,系统性地口语非流利产出研究尤为重要。该文初步探讨了初中口语研究的不足,提出口语非流利研究的紧迫性。同时对言语产出相关概念,口语流利定义以及口语非流利研究现状作了初步探讨。最后指出初中英语口语非流利研究的思路,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