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末,阿西莫夫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开启了人机关系的研究之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的作品《克拉拉与太阳》再次反映了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它以陪伴型机器人克拉拉的视角讲述了人工智能的“一生”,并通过这一特殊的叙述视角探索了人机关系中顺从与反抗等核心问题。文章以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为出发点,深入解析小说中相互依存又有所隔阂的矛盾人机关系,并以此定律解释克拉拉这一人工生命必然走向毁灭的悲惨命运及其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昕昕 《海外英语》2024,(6):206-208
石黑一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首部新作《克拉拉与太阳》在叙事角度和技巧层面借助“非人类叙事”“陌生化”等表现手法等,激发人类重审自我、重审人类世界。在内容层面,该作品以机器人克拉拉在人类世界的一生经历为脉络,呈现机器人的身份构建及人类所面临的技术困境,表现了作者在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警醒世人谨防技术反噬、谨防以技术造成的阶级区隔等人文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3.
2021年4月,诺贝尔奖获得者石黑一雄出版了关于机器人的小说《克拉拉与太阳》,关于AI的认知与人性思考成为人们对小说关注的一个重要之处。小说中克拉拉的认知一共有三次程度的变化,分别是二维平面、三维立体、四维时间,这些空间独特的放置,对应着克拉拉认知的三次变化,即物理的外部认知、自我觉醒、自我审视这一整个学习完善的过程。在机器人拯救女孩的故事背后,彰显了石黑一雄对未来科技无限发展的乐观态度与对人类如何透过AI形象认知自我可能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世界科技正迅猛发展,历经着巨大变革,在此过程中,技术也悄然介入人类的肉体乃至精神。从2005年出版的《别让我走》到2021年的全新力作《克拉拉与太阳》,石黑一雄的两部科幻作品映照着这十六年科技发展的轨迹。本文试从后人类视域出发,探讨两部作品在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主体与时代、本体与身份三方面的对话。两幅后人类图景中,技术不断改造着“人”本身,人与非人的二元对立也正逐步消解,“人”的身份日渐模糊,寄寓着石黑一雄对人何以为人的哲思。  相似文献   

5.
怀旧通常被理解为对逝去美好时空或事物的怀念,然而现代学者将怀旧客体重新界定为任何可以带来归属感的时空。科幻小说作为构建理想家园的一个重要手段,也在这一重新界定的范畴内。从怀旧视角探讨石黑一雄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首部长篇科幻小说《克拉拉与太阳》,通过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怀旧认知图式运作,可以挖掘石黑一雄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即鼓励人类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非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石黑一雄通过怀旧这一方式构建理想时空,表达了对后人类社会里人机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的想象性建构,对当代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段梦悦 《海外英语》2022,(5):209-211
《克拉拉与太阳》(Klara and the Sun)是石黑一雄2021年出版的以人工智能为题材的小说,背景设定于一个虚拟的未来世界。小说主人公克拉拉是一个人造朋友(AF),石黑一雄从他的叙事视角出发,展现了人类社会科技高度发达后亲情、友情、爱情所面临的伦理问题。作者通过作品提醒世人应该思考并面对科技进步带来的孤独、社会不平等及伦理道德问题。论文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出发,研究AF的伦理身份,以及他们在拥有先进科技文明的人类社会中遇到的伦理冲突,探讨其伦理意识与伦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技法与主题两方面,解读石黑一雄的小说《克拉拉与太阳》中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超越。在技法层面,主要体现为用丰满的人物塑造体现人性的复杂、非人的第一人称叙事引发思考两个方面;在主题层面,主要体现为将小说的内涵从批判社会现实深入到揭露人心、从关注当下社会现实拓展到警示未来生存危机两个方面。在对现实主义的超越中,作者发出了尖锐而又现实的“人心”存在之疑,警示读者在人机共存的必然历史发展趋势下,如何重拾“人心”的主体性和不可替代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克拉拉与太阳》中主人公乔西在权力规训下逐渐还原被遮蔽、被驯服的主体意识并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探究石黑一雄隐藏在科幻外壳下的人类普遍存在的情感发生机制以及多重情感的具体内涵。石黑一雄透过小说文本重建了爱、希望与信仰等精神维度的人类社会理想模式,从永恒的情感命题中寻觅到人类的独特性所在,反思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权力模式和思维模式,热忱呼吁主体意识的还原。  相似文献   

9.
王昌红 《海外英语》2012,(5):211-212
该文主要介绍石黑一雄的作品《千万别丢下我》,试图从人性视角对作品进行解读,分析了作者以克隆人基因科技为背景来探讨克隆人的"宿命"与人类人性这一文学命题。通过刻画几个克隆人的生活背景,心路历程,以及他们的尊严与责任、希望与挣扎,石黑一雄反思了人类的人性,书写了一则现代寓言。  相似文献   

10.
当代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说创作具有国际化特色。多元文化生活环境、文化保守思维的突破与人类普遍生存经验的关注共同推动其国际化创作风格的生成。通过这一写作范式,石黑一雄审视全球化进程中人类面临的民族文化消解、科技伦理缺失以及文化身份迷思的艰难文化处境。他从民族文化的坚守,科技伦理秩序重构、跨文化对话中的身份建构方面探索文化困境救赎路径。石黑一雄的国际化写作传递了他的文化价值取向,蕴含丰富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1.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在作品中始终关注人的存在问题,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他在作品中塑造了典型又丰满的孤独人物形象,细致且深刻地呈现了“人”在荒谬世界的孤独存在;从存在主义角度分析石黑一雄作品中的孤独母题嬗变,可以看出他在文学道路中从族裔性书写到国际化创作地逐步转变,体现了他对生命价值的人文思考,对指导现代人类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该如何应对困境、如何实现“人的存在”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石黑一雄是擅长书写“创伤”这一主题的作家。文章运用创伤理论,探究英国日裔作家石黑一雄小说人物在“后创伤状态”下寻求存在意义和破除认同困局的艰难历程。在他的创作中,个体将固有的创伤记忆转化为动态的意义建构(分别为“自我关照”、“悦纳他者”和“生活世界的重建”),从而得以达成“新的主体性的形式”,在反省式的重构中获得自我疗愈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科幻小说《别让我走》描述了三个友爱互助的克隆人在冷漠自私的人类社会中生活的故事。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对比了克隆人所体现的人性因子和普通人类所体现的兽性因子,揭示出石黑一雄笔下人兽颠倒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仅是对伦理道德的践踏,也是人类文明倒退的表现。这部小说所折射出的科技与伦理的冲突,唤起了读者对现代人类生存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克隆问题,人类社会中的种族和阶级压迫也逐渐延伸到这些被物化的“人”身上。在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中,人类的伪善迷惑了克隆人的双眼,使其被残忍无情地利用,一场围绕压迫与被压迫的抗争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5.
罗文清  周波澜 《海外英语》2022,(18):176-177+187
《克拉拉与太阳》是诺奖得主石黑一雄的全新力作,作品反映了在近景想象维度中的未来社会人类既要应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公共生存危机,又要面对以基因提升为代表的生命科学的发展引发的社会共同焦虑。通过分析乔西母亲的伦理选择及其导致的伦理悖论和生命伦理困境,揭示了作者意在通过解答机器人能否替代人类这一问题引导读者反思在科技与伦理的冲突面前人类社会伦理秩序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16.
《太原大学学报》2018,(1):65-70
当代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笔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其命运归属历来都是评论家津津乐道的对象。石黑一雄在2005年出版的反乌托邦式长篇小说《别让我走》中塑造的逆来顺受、丝毫没有斗争意识的克隆人形象引发了众多评论家的思考与质疑。站在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的视角下,对克隆人被人类操控的傀儡人生进行原因探究:作为统治阶级的人类通过对克隆人地理上的强制隔离、基因上的强力介入、文化上掺杂着欺骗的渗透教育,塑造并影响了被统治者——克隆人的思想,使其像人类手中的傀儡一样,处于麻痹与服从的状态,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一己私利奉献出自己健康的器官和年轻的生命。石黑一雄通过对由发达科技和扭曲人性相互作用所创造出的这一反乌托邦社会的描绘,引发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对当前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一定的教育和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石黑一雄的反乌托邦式长篇小说《别让我走》于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其中所塑造的无反抗、逃离意识的克隆人形象引得一片质疑与探讨。本文从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出发,探索克隆人无法逃离的原因:文中的统治阶级——人类通过生存环境的封闭、生存基因的剔除、严格的监视和检查体制、文化上的渗透教育、人格上的打压,成功地把克隆人塑形成为人类奉献生命的被统治阶级。通过石黑一雄细腻又残忍的描述,引发了对当下社会霸权困境的思考,反思舆论引导和话语权构建的工作以及对弱势群体的话语霸权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一束     
正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获得201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7年10月5日下午1点,瑞典学院将201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获奖理由是"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1954年11月8日,石黑一雄生于日本长崎,1960年随家人移居英国,先后毕业于肯特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并于1982年获得英国  相似文献   

19.
石黑一雄是当代英国享有盛誉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别让我走》描述了“克隆人”在现实社会中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小说中蕴含着大量的空间描写,无处不在的“空间性”作为一种表征方式的同时也与主人公的身份意识形成了某种契合,转化为“身份想象”融入到小说主题中;运用空间批评理论,聚焦小说主人公凯西生活的三个地理空间:黑尔舍姆、村舍和康复中心,从权力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层面探讨空间与人物身份意识构建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被誉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其代表作《长日留痕》获得了享有英国文学最高荣誉的“布克奖”。小说《长日留痕》充满了怀旧情结,通过主人公史蒂文斯的乡村之旅以及对人生的回忆与思考,层层展示了对贵族传统、绅士文化传统、贵族政治传统以及举世瞩目的大英帝国殖民霸主地位的怀旧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