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子涵 《海外英语》2020,(7):156-157,175
典籍英译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汪榕培在翻译《诗经》时,首次提出传神达意的典籍英译标准,传神要求译者关注文本的意境、风格、音韵、情感的等,达意要求译者关注字词、修辞、文化、目的等,并将两者视为一个统一体.该文阐释了传神达意的内涵并就汪榕培的《牡丹亭》译本,分析了其是如何实现传神达意这一翻译标准的.  相似文献   

2.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国人为之振奋,使得中国小说在海外的推广度和接受度有所提高,意味着中国文化在海外的认可度进一步加强。然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依旧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本文着眼于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中的著名短篇小说《灵药》,立足于葛氏英译,结合“翻译原型”以及“译者比喻”,尝试寻找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灵药”。  相似文献   

3.
刘朵  姚琴 《海外英语》2024,(7):21-24
“忠”文化自产生已有三千余年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充分发挥翻译在文化传播交流中桥梁作用。本研究拟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探究《红楼梦》霍克斯译本“忠”字英译过程,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的翻译策略及概念整合机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接受。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学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重要研究话题之一。为探究变译理论视域下民族文学的外译传播表现,以《格萨尔王》葛浩文英译为例,借鉴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创制变译传播研究范式,对《格萨尔王》英译传播的五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格萨尔王》英译是一次成功的变译传播实践,其注重的读者需求与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受众期待一致。变译传播作为全译传播的补充,对民族文学“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文化外译文本的意义建构逐渐摆脱了单一模态的限制,并趋向多模态。以多模态翻译理论为基础,以数字文本《胤禛美人图》文化外译应用程序为研究对象,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探究文化外译的模态间翻译策略和功能,以及多模态交际法与翻译研究之间跨学科互动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应用程序运用了图文叙事、三维交互叙事和超文本叙事等模态间翻译策略来实现对原文本的意义重构,这些策略具有互文指引、多模态交互和知识补充等功能。研究旨在阐明数字化时代下中华文化翻译的现状,鼓励运用多模态手段传播中华文化,进而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打造跨学科合作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震云小说《我不是潘金莲》的成功外译,与译者葛浩文密不可分。而大量带有河南地域特色的乡土语言,为译者的翻译构成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尝试通过探究译者如何处理谚语、成语和动物词语等难译现象,为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文学的译介传播间接影响着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而鲁迅小说以国民性批判和民族启蒙为特点,塑造了诸多集国民性和民族性特点的经典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在翻译中的再现效果无疑影响着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本研究以鲁迅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塑造的“狂人”形象为例,借助语料库工具总结“狂人”形象在蓝诗玲译本、莱尔译本和杨氏译本中的再现特点。研究发现,三个译本中再现的“狂人”形象在饱满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原因在于译者对原文人物形象文学性和译文流畅性的取舍差异而造成的人物形象翻译策略差异。研究认为,中国文学人物形象的外译应在反映和展现优秀积极的中国文化以及国家形象的前提下,通过适当调整其表现方式以符合受众的阅读审美度,提高其接受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日益加深及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译者主要有中国译者和外国译者。这两者之间各有长处,但从根本上说,中国译者是中国文化外译的主体。和外国译者相比,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信程度更深,而且中国译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也是他们进行翻译工作的强大驱动力。因此,中国译者要提高翻译能力,争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先行者和主力军,致力于中国文化翻译事业。  相似文献   

9.
多模态话语分析开阔了翻译研究的视野。视听翻译是多模态翻译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涉及影视作品的字幕、配音、解说等。对于电影字幕翻译,多模态分析有助于译者整合各种媒介符号进行意义建构。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从文化、语境、内容、表达四个方面,对《姜子牙》的字幕译文展开分析,以期为国产动漫英译提供经验和借鉴,让国产动漫更好地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10.
汉英两种语言既具相似性又有差异,尤其体现在词汇上。从汉英词汇存在的并行与空缺现象入手,从葛译《红高粱家族》中分别选用的翻译方法及其在译入语中的接受情况,可为其他译者提供借鉴,有助于构建中国文学外译模式,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进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陈烨 《现代英语》2023,(22):86-8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大都植根于中国古代典籍,其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就是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在提倡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今天,对比研究有代表性的译本,可以从其翻译策略的应用中窥见其背后翻译的思想和目的,这对中国典籍的外译也是有所启发的。因此文章以阿瑟·韦利和林语堂的翻译版本为例,对比研究两位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归化异化策略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裕固族作为中国唯一、甘肃独有的民族,拥有着璀璨的历史文化,故而裕固族民族文化外译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裕固千秋》(中英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外译者合作的翻译模式,并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探讨裕固族文化名称、文化术语与文化标题的翻译策略,描述其译者行为特征,以期对中华文化,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优秀文化的外宣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这其中,《金刚经》就是中国优秀文化典籍外译的成功案例。它的两部英译本——爱德华·孔兹本和宣化上人本,在美曾引起接受热潮。前者引发了禅在美接受的开端,后者引入的中国禅促进了《金刚经》的在美流布。两部英译本的对勘,是以《金刚经》为代表的中国优秀文化在英语世界、特别是美国的宣传策略和接受路径,为现今"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裕固族作为中国唯一、甘肃独有的民族,拥有着璀璨的历史文化,故而裕固族民族文化外译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裕固千秋》(中英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外译者合作的翻译模式,并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探讨裕固族文化名称、文化术语与文化标题的翻译策略,描述其译者行为特征,以期对中华文化,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9年10月25-27日,第四届《翻译界》高端论坛暨新时代中国文化外译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本次会议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对中国文化外译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充分探讨,较为全面地再现了当前中国文化外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进展,促使学界对中国文化外译理论与实践作进一步的思考,助力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16.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小说代表作,七十余年来共出现四个英译本并在海外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文学外译史上享誉盛名。伴随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译者主体性成为了近年来翻译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在梳理《边城》英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取三个英译本(金堤译本、戴译本和金介甫译本)为研究语料,尝试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比较分析不同译本中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刘军 《英语广场》2022,(22):12-16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不断实施,大量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及优秀文献资料涌入世界文化市场,在此背景下,作品中的大量文化负载词成为制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我国文学作品中的大量文化负载词进行准确翻译和研究成为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发展的关键工作。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以《射雕英雄传》为例,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研究,以确保文化负载词能够得到准确翻译,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勒弗菲尔的赞助理论入手重新审视中国文学"走出去"当下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该困境的破解之道。笔者结合佛经翻译史和中国文学外译优秀案例,提出破解中国文学外译困境需协调赞助的三个基础成分即意识形态、经济与社会地位,其中译者需挑选有助于国家形象树立的小说外译,并以目标语读者为导向保证译文的流畅性与可读性;国家需要为小说外译提供有利的舆论环境,利用财政支持中国文学译介;在国家支持下的出版社可借助恰当的营销手段,培养一系列译者品牌。  相似文献   

19.
在翻译规范理论视域内翻译就是一种受规范制约的活动,译者往往会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接受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的制约。具体到相对受欢迎的《淮南子》英译,马绛领衔的汉学家团队首先根据翻译政策和翻译直接性相关的预备规范选择出具有可译性的文本,然后遵循翻译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相关的初始规范,再参照母体规范和文本语言规范相关的操作规范,产出既服从源语文化规范又服从译语文化规范的规范译文。马绛等汉学家在译入《淮南子》过程中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规范意识,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国内学者主动译出中国典籍具有十分重要且具针对性的启示:国内译者需主动争取海外汉学家加盟,采取中外译者协同翻译的合作方式;需基于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的具体内涵付诸于文本翻译实践;需将翻译规范内化于惯习,推动翻译场域的整体运作,以期产出能够有效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经典译文。  相似文献   

20.
<正>临川是汤显祖的故乡。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为传承发展地方戏曲文化,普及戏曲知识,提高学生戏曲素养,凸显汤显祖故里戏曲文化特色,临川区第十三小学党支部着力打造党建“双向驱动”与临川戏曲传统文化育人新模式,引领全校师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