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沉疴顽疾,"双减"是新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双减"的价值旨归。从批判教育学视角审视,"双减"存在着"质"与"量"、"增"与"减"的张力,育人为本和精神生成是"双减"的核心命题,在"双减"过程中要走出"缺失人"、无质量及路径依赖的陷阱。"双减"政策的有效推进,要从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构筑"五育融合"教育新体系、强化学校育人使命、提升教师队伍育人水平及构建全域育人环境等几方面着手,以协同共促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学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应在彰显高远立意、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渗透高深知识研究中,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性问题。秉持立德树人的价值立场、着眼时代变局的价值基调和面向未来生活的价值牵引是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诉求。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是个系统的、协同的、联动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性实践,其实践路向在于以教学理念变革为先导、以教学能力提升为关键、以教学方式变革为支撑、以教学管理改进为保障和以教学评价优化为动力。如此在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意蕴澄明、价值追求厘定和实践路向探寻中,不断促成高校教学真正向高质量迈进,与此同时不断释放其之于整个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相似文献   

3.
“双减”不仅是为学生减轻负担,而且要让学校聚焦全面育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身心的健康发展。杭州市钱塘区在探索“减负提质”过程中,积极搭建全新育人模式,以“三增”(增教学转型、增课内外体育活动、增劳动实践活动)促进“双减”软着陆,唤醒教育回归本真,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虽然表面针对中小学为主的义务教育,但实质上极大影响着以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本质上亟需高等教育予以回应,指明出路。推行初期,我国相关政策主要体现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限制课外机构开展学科培训,更多着眼于“堵”,还未全面“疏通”发展路径。就实施进程看,“双减”政策对高等教育的招录方式、生源质量、专业分流、培养模式和学业评价带来了巨大挑战。直面“双减”,高等教育亟需完善多元招录制度,联合提高生源质量,实施自由专业分流,协同重构培养模式,健全学业综合评价,发挥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性作用,创建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化“双减”,亟须重构立德树人的价值生态、优质均衡的资源生态、轻负高效的质量生态、合作共育的育人生态、科学民主的治理生态。基础教育生态的重构面临育人共识、公共服务、质量供给、考试评价和社会用人等多维度困境,必须通过综合改革,从树立正确教育政绩观、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畅通人才发展渠道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持。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教学实践的主渠道,“双减”要实现“减负提质”,核心和关键在课堂。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学校“双减”实施的效果一般,课堂低效仍是困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难题。进一步分析发现,“重视知识的传递,轻视能力的培养;关注少数优等生,忽略全员的共进;强调教法的定势,割裂知识间联系;侧重教师的讲授,缺乏师生间互动”是造成课堂低效的主要原因。而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重构,要求课堂以“增智提能、因材施教、思维拓展、提质增效”为建设旨趣,实现化知识为能力的目标,打造公平而有质量的课堂。基于此,探寻课堂教学的创构路向,需重构教学观念,彰显课堂教学教育涵养;优化教学环境,提升课堂教学教育质量;统整教学内容,迸发课堂教学丰富智慧;创新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风格多样。  相似文献   

7.
《贵州教育》2022,(14):19-24
  相似文献   

8.
“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是建立良好教育生态的迫切需求,同时将带动中小学校管理方式的全面变革。“双减”背景下需要中小学管理实现两重转变:由制度管理转变为人本管理、由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突出中小学管理以人为本,转变其教育理念。“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管理的改革路径有:强化管理评价,提升管理成效;改革管理形式,重塑管理内容;加强党建支撑,强化管理融合。  相似文献   

9.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双减”政策主体之间的话语权和利益诉求并不相同。在政策制定阶段,主体间的博弈现象并不明显。但在政策执行时期,利益和权力所致的话语冲突,使得政府、学校和家庭形成了复杂的博弈关系,并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博弈行为,由此导致“双减”政策执行不顺畅。对此,需要从理念和制度层面加强主体利益调适,找准平衡点,确保“双减”政策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0.
辛涛  李刚 《人民教育》2022,(6):20-23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以来,“双减”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是仍存在诸多挑战。深入推进“双减”,可以基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深入理解“双减”的战略定位,明确其目标定位、关键任务与推进动力,从客观审视校外培训机构的价值、加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等方向加强探索。  相似文献   

11.
“双减”背景下,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校教育“减负”,为构建高质量学校教育体系提供动力和源泉。故而学校教师要聚焦“双减”中的关键任务,组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以研促教,以研育人,以研提质,以研统评,整体推进学校教育质量向前发展。为了回应“双减”的迫切需求,学校教师要以校本教研的四大研究模式为出发点,通过课例探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借助课业反思提升作业质量水平,凭借案例分析加强课后服务管理,依托行动研究改进教学评考方式,以校本教研的纵深持续发展带动“双减”政策的有序落实与实现。以校本教研为重要抓手,通过深刻的学理性、操作性的研究应对基础教育的变革,实现教学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旨在重构教育教学新格局,呼唤学校教育大变革在“双减”政策大背景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乡村学校教育应结合实际,主动求变,科学应变,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双减”政策的落实需要家校合作。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双减”的紧迫性,坚信“双减”内外兼治能够推动“减负”目标的实现。学校要正视家长的困惑,明确指出效用假象,并引导家长正确理解“双减”政策。学校要积极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要,提供家庭教育指导,通过服务家长落实“双减”政策。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双减”大背景下,教师要做好小学语文作业的“减法”与“加法”,通过减少作业时间,提升作业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减少书面作业,增强课外阅读,促使学生在高效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减轻课业负担,达成“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已达到历史高位,整体发展水平已跃居世界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因应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新要求,我国基础教育需要实现从有质量到高质量的发展转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公平、更均衡、更协调、更全面、更创新、更优质、更可持续以及更安全发展的丰富内涵.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转换意味着,从当下惠及长远,树立更加优质、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从部分推及整体,坚持更加公平、全面的价值遵循;从基本转向高位,盘活更加均衡、协调的体制机制;从追赶走向超越,打造更加创新、安全的路径保障.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学理聚焦,厘清其内涵与外延,加强原生性教育理论研究,创造性转化域外先进经验;其次需要构建教育提质顶层设计,创建全国教育质量文化与学校因校实际的特色努力,创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16.
桂亮  姜志强 《家教世界》2022,(13):55-56
“双减”政策下,教师的施教空间和教育时间被压缩,与学生的互动频次减少,为了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继续保持教育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家庭教育就成为“双减”政策推行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环。故此,我们就“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的开展进行思考,分析“双减”政策下学校应当对家庭教育做出的指导以及学生家长应该进行的教育转变,针对基于“双减”的家庭教育开展提出相关意见,为“双减”政策的见行见效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双减”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与策略。观照一线作业设计与实施,目前亟待破解控量与提质如何协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作业批改、评价与反馈如何落实,家校社如何协同共育等问题。“三化作业”正是对此的回应与探索,它以传承文化、发展素养、服务生活为育人目标,以作业即学习、作业即课程、作业即作品、作业即生活为育人价值定位,以系统设计、集体共创、分散布置、多元评价、协同育人为基本举措,构建润化类、内化类、外化类作业体系,用高质量的作业设计与实施助力学生高质量成长。  相似文献   

18.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是国家就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呈现出标本兼治、双管齐下、系统思维、综合治理的新时代“双减”治理新理念,蕴含着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路向,提出了新理念、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和新路径。为此,社会各方要树理念、强供给、建机制、促落实,在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健全长效治理机制、加强督查问责等方面入手,将“双减”工作做实做好。  相似文献   

19.
“双减”政策的落实强化了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减”出课堂时间,留出学生的想象空间,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方法、有逻辑、有意义的想象,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育社会创新型人才埋下想象的种子。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减负问题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的未来。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所推行的各项减负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减负问题的价值期待有所不同。“双减”政策不仅是党和政府对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的有力回应,而且也是加快构建我国良好教育生态的重大举措。为了规避“双减”政策执行失真,有必要对政策本身的有限理性、支持性的执行环境以及执行过程中各主体间的利益博弈进行合理审视,防止政策目标偏离。可通过提高执行主体的政策认同度与执行水平、优化政策的执行支持环境、调适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冲突,确保政策有效实施并促使政策目标高效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