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经》是中国文化典籍中的精髓,在跨文化交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选取了70篇《道德经》英译研究的论文成果为语料,对《道德经》的英译研究进行了概括综述。从《道德经》中英译本对比、重点字词、章节翻译研究和风格的探索、译者视角、文化意象的转换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国内《道德经》英译研究存在4点不足:广度方面,研究的范围过分集中,过于狭窄;深度方面,研究的层面过于局限;在资料占有方面,研究得不够全面;对《道德经》译本的评价过于主观。  相似文献   

2.
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是翻译的一个重要标准和追求。《道德经》的英译本多达上百种,这些翻译中,翻译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特别突出的所谓权威版本。在美国的翻译版本中,斯蒂芬·米切尔的译本算得上是比较流行的一种。所谓"流行",指的是其在翻译文学接受过程中受到大量普通翻译文学爱好者的欢迎。米切尔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对原著的忠实度并不高,且有相当程度的意译、改译、错译情况存在。他的最重要的翻译手法是将《道德经》通俗化和简化处理,这种翻译方法体现的是美国文化环境中的读者对中国这种东方"异域文化"的想象理解和自主阐释的尝试,在本民族、本土文化语境中对他者经典的重构。这一翻译作品为重新认识跨文化交流和典籍翻译,以及由此反观中国本土文化及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道德经》英译历史悠久,作品丰富。作为海外中国哲学研究的中坚人物,陈荣捷对《道德经》的英译密切关注。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华裔学者逐步加入到英译《道德经》的队伍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主要由西方传教士主导《道德经》英译的局面。陈荣捷不仅对它们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介,还亲自将《道德经》和王弼《老子注》翻译成英语,为海外高校和学术界提供了可靠的经典读本。陈荣捷的译介工作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西方《道德经》英译中的神秘化和宗教化倾向,凸显了《道德经》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翻译的定义学界仍有争论,解决理论问题需从实践研究出发。《道德经》是被译为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中华文化典籍,从传播汉语文化角度,其英译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归化、异化、开放式策略阶段。采用开放式策略,运用多种媒介来翻译,促进了国际汉语教学,弥补了缺失的汉语文化,提高了汉语文化传播的有效度。故此,翻译是译者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信息用其他媒介(另一种语言为主要形式)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巨著,把它译介到西方意义相当深远。本文选用了阿瑟·韦利的《道德经》英译本进行分析,从精神文化词、形象比喻词和数词这三个方面来说明该译本所存在的诸多误译及翻译不当现象,并就其原因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6.
廖敏 《都江学刊》2001,13(4):59-62
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吸引着无数西方学不断地对它作出新的阐释,使之成为除《圣经》以外英译本最多的书。本试从阐释学角度入手,分析不同译本产生的原因,从而论证阐释学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杂合性普遍存在,只要有文化接触就会有杂合。在翻译中无论译者采取哪种策略,其译文语言都会反映出两种语言文化的特征从而带有杂合色彩。陈荣捷以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为主要目的,在翻译时自觉保护中国传统话语的特点,以凸显中西文化之不同,因此,他的英译《道德经》具有典型的杂合特征。在语言层面,他把较多的原语文本的语言特征引进了目的语文本;在文化方面,他将原语的某些文化特征引入了目的语文化;在文学方面,他将目的语读者所不熟悉的一种文学样式引进了目的语文本。陈荣捷的译文既充分传达了原文文化特色,又准确传达了原文哲学含义,凸显了中西方语言文化之间张力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9.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独特的创作成就赢得了人们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她在翻译方面的突出贡献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从雅各布森所定义的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两个层面来论析张爱玲对《海上花》的翻译, 可以管窥徜徉在语言三度空间的张爱玲不同寻常的翻译才华。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中外翻译家《道德经》英译的4个版本,发现几种误译现象,包括:字词误译和句子结构误译。字词误译有两方面原因引起:词性理解错误和词的引申意义或转义理解错误。而句子结构误译产生的原因是:标点理解错误和句子成份理解错误。  相似文献   

11.
欧阳心农作为华人《道德经》英译第三人,很少被人提及。他的家庭信息不详、受教育信息罕见,而他的文化交流经历亦散落于各种史料之中。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理想主义者,欧阳心农曾尝试在政府任职、参加太平洋国际学会会议、撰写诗歌等各种途径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但结果都不甚理想。之后,他以这些经历为铺垫全身心地投入了《道德经》的译介之中。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抽丝剥茧似的梳理,释解欧阳心农《道德经》的具体翻译行为,为当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作为第一位海外出版自己《道德经》译文的中国人,初大告以《老子集训》相关资料作为原文本,以成为中英文化交流的桥梁为目的,遵循自己的原则进行了《道德经》的英译。虽然译文达到了流行性与普及性的效果,但是在中国哲学西传的面向上尚存不足。  相似文献   

13.
《道德经》本身理解的困难、翻译的复杂性及其重要性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即它的翻译合作问题。《道德经》的英译合作迄今存在着中译西辅、西译中辅、西译西辅和中译中辅四种模式,但是译者的资质、合作者的水平、合译的分工及认定都存在着问题,影响"合一"。从读者层次的视角进行探讨仍是理论层次的分析,具体的操作仍然依赖于普及的自然、顺畅化程度,以及对其展开的与时俱进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的视角出发,结合语料库技术,采用定性、定量两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多元化翻译时期内《道德经》英译本的共时性特点的研究和分析,对"道"字的翻译情况和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导致译文差异及误译产生的可能性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刘炜 《考试周刊》2015,(22):19-21
在互文性视阈下,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对原文本进行阐释和再创,其中包含了译者对原作的理解、阐释和改写,无论哪一个环节,都必然糅合了译者自己的互文性前见。通过对《道德经》不同时期英译本翻译特点的梳理,探究在互文性视阈下,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对《道德经》英译本的影响。译者只有在三环节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性,译出质量上乘的译文。  相似文献   

16.
理雅各和韦利是19世纪和20世纪英国汉学界的阶段性代表人物,标志着英国“传教士汉学”向“专业汉学”的历史过渡。从翻译生态伦理的综观视角,细读两位汉学家的《道德经》译本,主动把握传播中国文化的诠释权与话语权,实现典籍英译研究历史性与现代性的交互嬗变,在弥散性与散点式的翻译生态链中,促成“译者—译境—译文”的融合迭新,在新文科背景下合理拓展《道德经》英译的研究边界。  相似文献   

17.
《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文学成就,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通过对《道德经》英译本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传播和接受等的情况。由于汉英语言结构的差异,《道德经》文中大量运用的排比、对偶和回文等修辞格,成为翻译的难点和研究的重点。文章选取以帛书本为源本,以世传本为参考的刘殿爵译本,通过举例分析,就该译本如何采用直译、意译和弥补等翻译方法,对原文形式进行重塑作出讨论,总结其翻译语言的艺术特点,并从中观察古籍英译的某些共同特点和现象。  相似文献   

18.
人类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诱发各种制约发展的因素。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道德经》博大精深,源运流长,作为前人留下的一座思想智能库,较早就从天人关系、修身、治国、道德、伦理等方面深刻而全面地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人类面临日益深重的现代文明的危机之际,汲取和弘扬《道德经》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道德经》是华夏文化的精髓之一,其译介的主要障碍是中西语言与文化差异。基于图式理论进行《道德经》英译研究,探索中国典籍英译的新思路,提出典籍英译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文言知识功底,还要抓住"文眼"、"文脉",充分调动认知图式,彰显审美追求,达到解读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的目的,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20.
将老子的五千精妙《道德经》译成印度国语——印地语(Hindībhāsā),是"中国印度经典翻译计划"中的一种,计划一经提出,便得到了两国学者、翻译家的积极响应。历史上《道德经》梵译曾是一桩公案,现代印度人对《道德经》尤其钟爱。《道德经》的印译,将以汉印对照本行世,在中国经典印译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