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录片《一带一路上的友谊》精炼讲述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历史友谊故事,并在此基础上延伸讲述"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外交往带来的新机遇.该文主要从双语纪录片字幕翻译特点入手,以该纪录片双语字幕翻译为例,具体分析不同类型的译例探析纪录片字幕翻译特殊性、瞬时性以及口语性的特点,深入探析纪录片中字幕增译、省译、转译等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2.
基于笔者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翻译实践,将纪录片字幕按照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探讨了文本类型对纪录片字幕翻译的指导意义,以及针对不同文本类型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纪录片的有声语言承载着大量的信息,纪录片字幕的英汉翻译必须结合纪录片语言的特点。认知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项认知活动,需兼顾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和现实社会等因素。认知语言学诸如范畴化、识解等基本观点有助于确立纪录片字幕翻译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个制作纪录片的人来讲,当该片涉及到不同的语言文化,为达到呈现事实的目的,字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字幕翻译的目的、观众的接受度以及字幕翻译方法的探讨,结合纪录片《鬼佬》做案例,研究了跨文化纪录片字幕翻译中的技巧和文化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纪录片是以影像为载体,具有对外文化传播价值的特殊宣传影片。纪录片中的翻译字幕需要考虑到对外传播的因素,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作者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依托传播学中5W传播模式,分析纪录片中《女大法官》《字幕翻译运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帮助影片传递重要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人生第一次》是一部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达对象,用12集的节目展现人生长卷,反映当下普通人最真实的生活状况的人文纪录片。该纪录片配有中英文字幕,其中包含大量的人物对话和旁白。释意理论的研究大多在口译领域,但人文纪录片的字幕翻译和口译也具有相通之处,因此本文借鉴该理论的指导思想,结合片中实例和具体的翻译策略,从文化词语、话语分析和情感背景三方面分析释意理论在人文纪录片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其字幕呈现的内容特点与其它作品有所不同,字幕翻译使用"真实再现"的手法旨在为观众再造一个现实。文章以《行星地球》为例,从纪录片字幕翻译的功能入手,以事实、概念、信息、画面的角度展开,提出纪录片字幕翻译三项策略,即遵守基本的行业规范;合理编排文本,力求清晰;简化文本,确保字幕翻译质量,最终达到文化传播与交流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优秀外语纪录片被引入中国;同时,很多优秀的中文记录片也走向了世界。因此,字幕翻译的地位愈加重要。本文借用接受美学理论来研究字幕翻译,从而更好地促进纪录片字幕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理论,以《出发吧!去中国》字幕翻译为例,探索在翻译生态环境下字幕翻译的适应与选择,提出更优的纪录片字幕翻译策略,以期提高文化类纪录片“走出去”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徐静娴  杨玉 《英语教师》2024,(3):81-83+91
纪录片作为多模态话语语篇,依靠各模态及模态间的共同协调合作来构建意义。以张德禄教授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为指导,选用纪录片《灭绝的真相》的字幕为语料,分别从文化、语境、内容、表达四个层面分析、赏析该纪录片的字幕翻译,以期对相关字幕翻译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民族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都会受到本国文化的制约,因此产生了一定数量的文化负载词.这些文化负载词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烙印,是翻译中较难处理的部分.口译和字幕翻译有相同之处,释意理论所提倡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对于字幕翻译指导意义极大.鉴于对纪录片字幕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国产纪录片《大数据时代》为例,运用释意理...  相似文献   

12.
广东乡土纪录片在近十多年中蓬勃发展,其字幕与传统的文本字幕截然不同,语言文字更加灵活多变,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为此,译者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其中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因素。顺句驱动对策即是其中的一种较好处理字幕翻译的对策。作者以自己为广东电视台翻译的乡土纪录片为例,分析如何提升纪录片汉英字幕翻译的可读性,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余灵婕  高歌 《英语广场》2023,(32):11-14
《四季中国》纪录片讲述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故事,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优秀之作。好的影视作品离不开高质量的字幕,而字幕翻译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渠道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从三个维度探究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发现《四季中国》的字幕翻译做到了多维度适应,能够有效传递重要文化内涵,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4.
从维索尔伦顺应论视角下的语境顺应分析《舌尖上的中国》字幕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可以发现,在本土纪录片字幕英译过程中,译者应顺应目的语观众的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文化的正确、高效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苑诗悦 《现代英语》2023,(12):99-101
生态翻译学是21世纪初兴起的一种翻译理论,主张译者在适应翻译文本情景的基础上对不同译文进行符合情景的选择,然后对译本进行“汰弱留强”。生态翻译学主张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翻译方法。文章即利用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三维转换翻译方法对A电影的字幕翻译进行解读,以期为今后同类型电影的字幕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纪录片有其特有的语言特点,即以真实为本质,同时能做到升华主题,语言偏向书面用语。随着观众对纪录片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外语纪录片走入国内,也有许多优质的国产纪录片走向世界,这使字幕翻译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使译语更贴近译语观众的文化审美,成为诸多译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以Wild China以及《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分析研究不同的文化审美对纪录片字幕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理念得到广泛传播。这一过程中,一些国家发行的制作精良的纪录片也被引入国内市场。但是由于译制语言的不同,这些纪录片无法直接播出,需要进行合理的翻译加工,才能被我国观众所接纳。依据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理论,对英文纪录片字幕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生态翻译学作为我国本土的翻译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实践指导力,近年来发展迅速。外宣纪录片《鸟瞰中国》在海内外都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播放量,曾获“最佳国际传播奖”,其成功离不开优秀的字幕翻译。本文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的视角,对《鸟瞰中国》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生动有趣,内容真实的纪录片愈受人们喜爱。鉴于纪录片承载大量的信息,采取有效的字幕翻译,有助于促进实现文化的深入交流。本文从翻译两大策略归化与异化入手,列举并分析该纪录片《美丽中国》中出现的经典案例,进一步分析如何实现归化与异化的最佳融合,实现更好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运用生态翻译学中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可以分析电视剧《甄嬛传》字幕翻译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分析结果表明译者进行影视字幕翻译时需要保持原语和译语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的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