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剧作颇丰,《当我们死人醒来的时候》是其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作者借用人物形象探讨了艺术与人生,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本文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当我们死人醒来的时候》进行解读和分析。主要分析剧中主人公鲁贝克的伦理困境及产生这种困境的原因,及对剧中其他人物梅遏、乌尔费姆及爱吕尼的伦理选择,及选择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透视易卜生的人道主义关怀以及在伦理道德下对恋爱婚姻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娜拉现象"与《雷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运动初期,易卜生及其剧作《玩偶之家》以及作品中主人公娜拉对中国新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大批“娜拉”式的具有全新的价值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现代新女性形象涌现出来。在中国,创作思想上与易卜生相通并在创作上得到易卜生创作真髓的是曹禺。《雷雨》是曹禺写得最好最成功的剧作之一。《雷雨》与《玩偶之家》从创作思想、作品中矛盾冲突到思想内容、人物形象都有相通之处又各具艺术魅力。两部剧作都各自着力塑造了一位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繁漪是个失败的娜拉。《雷雨》是话剧这一西方艺术形式本土化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3.
易卜生笔下的海达·高布乐一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文学形象.本文从以往评论家对其性格与行为所作的不同解释入手,对这一形象进行重新解读,并指出:海达·高布乐的内心冲突实质上体现了酒神式的冲突,她最后以充满酒神精神的方式离开了戏剧舞台.  相似文献   

4.
奥尼尔的《诗人的气质》一剧明显带有"易卜生意识"的痕迹,这表明,易卜生可能对奥尼尔剧作法方向上的转变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他使得奥尼尔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过渡时期,建构了体裁与结构的新方法。这种"易卜生联系"在奥尼尔的剧作中体现甚丰,比如易卜生的两部剧作《野鸭》和《海达·高布乐》同《诗人的气质》之间的联系,不仅情节相似,主题对应,而且结构上也有明显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正>鲁迅作品《伤逝》中的子君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是世界文学艺术画廊中两个很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在她们身上,体现出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妇女的觉醒和反抗精神。基于这两个人物生长的土壤和气候的原因,她们分别呈现出许多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在这两部举世瞩目的作品中,两位女主人公——子君和娜拉都由于种种原因而离家出走,从表面上看,鲁迅是借小说的文学形式表现主题的,而易卜生则是用戏剧的文学样式表  相似文献   

6.
在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名作《群鬼》中,“鬼”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鬼”不仅暗示剧中人物犯下或承受的种种罪孽与痛苦,也象征压抑、束缚、摧残人性的传统伦理道德.易卜生妙笔生花、布局精巧,借这出人间悲剧揭露、鞭挞了上流社会的虚伪与丑恶,对饱受当时社会伦理道德压迫与扭曲的灵魂给予了深切的同情.深入地探讨、挖掘“鬼”的象征涵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群鬼》的思想内涵,把握易卜生本人的真知灼见与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奥赛罗》中的悲剧成因引起无数争议。大部分争论都围绕奥赛罗外部矛盾进行分析,其实,莎士比亚在剧中设置的种种冲突与剧中其他人物密不可分。文章利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伊阿古和凯西奥之间的关系,探究奥赛罗悲剧复杂的内部原因,对健康精神世界的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戏剧创作中,不仅塑造好人物形象很重要,而且设置哪些人物并将他们搭配成什么样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任何剧作的成功,都是由剧中所有人物活动所造成的。剧中人物到底如何活动,一是取决于各自性格与灵魂,二是取决于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所以,任何一个戏剧家都不会在致力塑造好人物形象的同时忘记设置和搭配好人物.他们总是慎重地设置剧中的人物,巧妙地搭配人物之间的关系,使剧中的人物群体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作为戏剧  相似文献   

9.
<正>《雷雨》的叙事行文中有很明显的双线特点,周朴园与蘩漪的矛盾构成了叙事中的明线,而周朴园和鲁侍萍的隐秘的关系则构成了暗线,双线交织,使剧情中的八个人物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而不论人物间的关系有多复杂,他们都身处于同一种矛盾中——服从与被服从。从人物关系角度来看,有周朴园的封建家长式的对于蘩漪、周萍、周冲的压迫,有鲁贵的无赖与狡辩式的对四凤的压迫,有周萍利用爱情对于两个女人的隐形压迫,他们构成了第一种类型的服从与被服从;从社会角度来看,有周朴园的资本家对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劳工的压迫,有压抑的时代对于剧中所有人物内  相似文献   

10.
周敏  马冀明 《文教资料》2008,(32):31-32
<海达·盖博勒>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亨利克的一部颇具争议的现代剧.其中女主角海达·盖博勒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总是将海达与剧中的其他女性相比较,从而凸显海达的反叛,然而本文却意在通过对剧中三位表面看来性格迥异的女性的分析来找到她们之间的一个共性--对他人的控制欲.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性语境中,卡夫卡与鲁迅都是伟大的现代小说家,他们都曾探讨过现代世界中人生存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本文比较考察了他们的精神立场、价值取向、实践原则,并考察了他们及其小说人物与各自精神传统的关系。在这种考察中,他们身上呈现出我们的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尔德和易卜生来自不同的国度,两人的生命轨迹不曾交织,王尔德远不及易卜生的名声显赫;然而评论家却习惯于把两人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王尔德的《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两部作品在对背景、人物以及情节的处理上惊人的相似,王尔德并非单纯模仿易卜生的剧作,而是在主题思想上对其颠覆和逆转,即在对待婚姻主题上,王尔德与易普生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易卜生与丹麦哲学家,神学家克尔凯戈尔在自我观念的生成,营构,内涵和精神本质等方面存在共通性,与神秘亦有内在关联。从思想的整体性上看,两之间具有相互说明和解释的功能,尤其是在对自我终极意义的虚拟上,虽时代不同,进路殊异,在精神本质上却有内在的相通性:易卜生名之曰自由,克尔凯戈尔名之曰信仰,而它们都是不可经验和难以指认的。  相似文献   

14.
曹禺作为现当代戏剧界著名的作家受到了西方戏剧巨擘易卜生戏剧的巨大影响,易卜生主义以及易卜生戏剧的结构艺术、创作手法等方面都对曹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易卜生的第一部心理悲喜剧《野鸭》在曹禺的《雷雨》中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无论在人物对应、结构艺术、还是写作手法上都及其相似,但是在情节框架、写作方式和矛盾冲突中,《雷雨》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因此,毫无疑问这两篇文章有着极强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是易卜生的戏剧收场白,描写了艺术与人生的基本关系.在这部戏剧中,透过爱情的故事,婚姻的抉择,逐渐显现出来的是人的主题.艺术固然是重要的,个人事业也是必须的,但绝不能凌驾于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情感、灵魂之上.本文拟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结合戏剧中的三重伦理关系,探析“易卜生式的人道主义”以及伦理视阈下作家对理想两性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是易卜生的戏剧收场白,描写了艺术与人生的基本关系。在这部戏剧中,透过爱情的故事,婚姻的抉择,逐渐显现出来的是人的主题。艺术固然是重要的,个人事业也是必须的,但绝不能凌驾于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情感、灵魂之上。本文拟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结合戏剧中的三重伦理关系,探析"易卜生式的人道主义"以及伦理视阈下作家对理想两性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柳永和李清照是宋代词坛上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两人因各自诗词风格的不同而著称于世。他们的诗词有相同之处,也各有独特之处。不论从诗词的思想内容上,还是从诗词的创作方法上、词的意境上来说,他们都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8.
萨缪尔·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通过人物荒诞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了现代人在荒诞世界里的精神困境.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部戏剧中人物的戏剧行动进行分析探讨了现代人生存状态,并提出剧中人物特殊的“无行动”的戏剧行动其意义在于引发观众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萨缪尔·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通过人物荒诞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了现代人在荒诞世界里的精神困境。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部戏剧中人物的戏剧行动进行分析探讨了现代人生存状态,并提出剧中人物特殊的"无行动"的戏剧行动其意义在于引发观众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回顾法”是西方戏剧较常见的一种结构方法,但如处理不当,极易使戏剧在回顾之中失去其戏剧性。易卜生的戏剧回顾频频,却戏味盎然。易卜生成功处理“回顾”与“戏”之关系的方法是:将过去戏与现时戏有机结合起来;以“回顾”引发和展示戏剧冲突;在“回顾”中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回顾”中发现人物关系,促使人物关系变化,增强戏剧悬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