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五四"时期梁漱溟先生的文化思想研究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研究深刻认识到,对"五四"时期梁漱溟儒学观的研究非常薄弱,需进一步强化。研究梁漱溟"五四"时期文化思想,有助于深化对梁漱溟儒家思想的认识,对于进一步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为使传统思想现代化和西方思想中国化,梁漱溟吸收了许多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来完善自己的理论。但就总体而言,梁漱溟所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运作,更多地表现在保守、落后、空想甚至错误反动的成份。  相似文献   

3.
"五四事件"后,梁漱溟提出了学生应该受到法律制裁的的观点,并因此在北京知识界引发了关于学生行为是否应接受法律制裁的论争。梁漱溟的看法表面上显示了其现代法制意识,但在本质上体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观念中"道"与"法"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与陈序经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两类代表人物.陈序经对梁漱溟在文化、乡村建设、宪政等问题上的主张均有过苛刻的批评,二人的文化社会思想既有自主性与普适性的根本对立,也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高度一致.思想的差别源于各自特殊的人生经历及"中心"、"边缘"的学术位置转换,二人的思想也相应呈现为"实践型"与"理念型"两种类型.两类思想各有得失,分析二者的视角,反思二者的对立,均能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龙文化作为中国所特有的文化现象,长期以来都不能被西方人真正理解。在涉及"龙"的英、法翻译时,译者的第一反应通常是"dragon",但是中文中的"龙"与英文及法文中的"dragon"在内涵和意象上是完全不同的,如何翻译"龙"在中华龙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中至关重要。要利用多种媒体向西方介绍、宣传中华龙文化;要掌控龙文化传播中的翻译权利;要清理纠正有关双语词典中一切有关中华龙文化的错误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人生不仅有"求真"的认识论问题,更有"求善"、"求美"的价值与意义问题。仅在"求真"的认识论问题上,即便人是"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但其前提和域限是"人的世界"已存在,才会有各种假设,而这无须也不容假设,人终归是"在生存的世界中假设"。并且,人的认识论假设依凭于具有一定客观性和确定性的"生存的世界",而不会随心所欲,虚无缥缈。"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这一认识论命题,若越离"在生存的世界中假设"这一本体论前提而被推向极端,便可能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进而导向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乃至不可知论的泥沼。  相似文献   

7.
我们大都知道《庄子·养生主》里“庖丁解牛”的故事。解牛,也就是俗语所谓宰牛,不光是宰杀,而且包括分解和分割。如果做不好,不但会破坏一些本来不需要破坏的组织,而且很费力。这样一件颇带粗俗之气的技术和体力活,庖丁来做,却“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蹄,砉然响然,奏刀黠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王国维引进了席勒的“游戏说”并对其作出了自己的发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审美现代性进程。本文从来源与选择、引进与变异、阐发与疏离三个方面对王国维对席勒游戏说的接受进行了分析,认为席勒游戏说忽视了现实实践的一面,王国维的古雅说则弥补了他的不足;王国维留给我们的是中国如何在精英与大众之间进行审美现代性启蒙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陈曦  胡碟 《文教资料》2011,(14):80-81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群"的思想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群"的思想从先秦诸子时期起,就已牢牢地占据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层,并向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辐射、延伸。"群"字意指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包含朴素的伦理要求,是先民时代人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为了生存而与自然斗争的结果。自孔子提出"兴观群怨"这一命题之后,历代学者对此加以讨论,绵延了数千年,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0.
我校几年来着力构建"健康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健育"不只是一种德育行为,而是蕴含丰富的审美诉求,构成"健育"体系的几个部分也都具有审美诉求,这些,可以在陶行知思想里找到理论依据。只有充分认识"健育"的审美诉求,"健育"才具趣味性、情感性、人文性、超越性、唯美性,促进"健育"文化向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1.
“儿童的发现“是五四现代性“祛魅“过程中的一大贡献,由此揭开了儿童文学的迅速发展。五四时期儿童文学也出现了种种“复魅“的迷失。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主要贡献还在于儿童视角的使用。儿童视角丰富了小说叙事视角,虽然存在着视角运用的越界,却给中国现代小说增加了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的发现"是五四现代性"祛魅"过程中的一大贡献,由此揭开了儿童文学的迅速发展。五四时期儿童文学也出现了种种"复魅"的迷失。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主要贡献还在于儿童视角的使用。儿童视角丰富了小说叙事视角,虽然存在着视角运用的越界,却给中国现代小说增加了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素质教育和考试竞争之间的困惑 十几年的素质教育搞下来,谁也说不清素质教育是什么了。搞理论的人习惯在书斋里海阔天空,还热衷于满世界寻找高深的学问,把谁都可以明白的道理说得玄乎其玄,原本是个常用词语的“素质”,原本通俗易懂的“素质教育”(注重素质或者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如今成了一种与以往的教育根本不同的全新事物。而为了重建与重构这种全新的教育,我们十几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批判以往的教育或传统教育,并且把它高度概括为“应试教育”,它不是新事物,而是需要以“转轨”的办法淘汰的旧事物,  相似文献   

14.
国内生态美学研究者习惯始终将自身的批判视域放在了"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方面;然而,人学维度才是生态美学批判与建构的出发点和归宿。以"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以及合理的理性、伦理、价值等尺度为内在精神的现代性主体可能才是生态美学研究的元范畴抉择。  相似文献   

15.
关注网络传播中"洋网红"现象,分析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对其产生双面影响的因素进行讨论。要合理运用"洋网红"的传播效果,扬长避短,并认为讲述优秀的中国故事、提高用户媒介素养、打造跨文化交流渠道是促进"洋网红"正面效果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杨红梅 《考试周刊》2011,(19):191-192
新课程的实施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与以前的教学相比,课堂的教学形式、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更加强调学生的体验。作者通过实践改进了"基因表达"一节内容的教学方法,通过改进将游戏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比较容易地理解并掌握了"基因表达"这一复杂精细的生命过程,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的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是围绕着现代化与现代性这一主题展开的。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就存在着对现代性问题的思索。从列宁、卢森堡、布哈林、依附论到世界体系论,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程度上传承着马克思的香火,连缀成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左派非主流支脉;而经典现代化理论则继承了西方自由主义的衣钵,发展为主流派。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的今天,有关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动向,悲观主义、怀疑论倾向逐渐抬头。作为乐观派的代表人物,吉登斯通过现代性理论体系的重构来回应各种反现代、后现代理论的冲击,捍卫现代…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人的存在形态,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教育是人的特有现象,伴随人类诞生而诞生——人、文化、教育是“三位一体”同位关系。学校当着力构建人与文化互融互动、共同发展的教育形态。建设以真善美为意蕴的智慧文化,涵养师生渴求大真、坚守大善、笃行大美的文化品格,乃是我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样式。  相似文献   

19.
自文化学派及其"文化转向"的翻译思想形成以来,学术界对其争论不休。文章从文化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苏珊·巴斯奈特的翻译思想入手,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文化学派和"文化转向"确实存在不足,但是瑕不掩瑜,它们创新了翻译理论,也为翻译研究展现出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庄子的人生哲学因其成就、作用与特色,已然具有现代意义与世界影响。梭罗以代表作《瓦尔登湖》在"人的自然化"、"反抗异化"、"开放心灵"诸多方面展示自己的自然观、人生观,全方位体现了与庄子人生哲学的对话、交流与交融。其间,梭罗对庄子哲学思想的认同、体悟和接力,也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