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美术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美术新课标对教学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进行了重新定义.高中美术教学应面向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应给学生一个看世界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要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要让学生能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看世界、看生活,让学生能够拥有艺术家的情怀去拥抱生活.  相似文献   

2.
德性生活: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现实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者们所倡导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更多的只是表达了应然的回归趋向,至于教学所回归的生活的现实样式则缺乏探讨。自古以来的人类教学关联着无数的可能生活,但在特定历史时期决定人的发展的只能是某种现实生活。当前教学所指向的现实生活的不完满性,注定了人们自觉地去追求更完满的可能生活的理想,德性生活作为一种可能生活,不妨视为教学所面向的一种现实生活样式。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面向生活有着深刻的内在意蕴。语文教学面向生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需求出发,应结合学生生活经历和现实生活设计教学、灵活地组织和实施教学,并要将语文学习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课程,它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学,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5.
1 课堂:大胆地向生活开放 如何让学生主动用生活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数学?小学数学课堂首先要大胆地向生活开放.虽然每个学生的手头都发有精心编辑的教材,但它是面向大众的,即便最新的版本,所选用的题材也不一定完全切合学生个体.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拘一格,选取最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比如熟悉的景与物、人和事、学习与生活的实际等,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身边时时刻刻正在发生着的数学点滴,从而经历一个从生活到数学再到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实践生活的一门课程。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教师不再仅限于三尺讲台,而是更多地融入学生之中,领着学生走向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去指导、去帮助、去诱发学生的新的发现。新的发掘,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道德是要人循着做成一个人的目的去生活,就此而言,道德就是成人之道。因此,“怎样去做成一个人”的根本存在方式问题是道德的核心问题。在生活论的视域中,道德就是人们所选定的生活价值,为的是要用它作为参照点来确定生活的方向和道路,使人能够生活得“更像一个人”。其实,在道德产生以前,人已经在以各种方式生活、存在着,道德只在于通过它所赋予的意义对人的某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中倡导合作性学习,将合作学习运用到小学生的课程中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所有课程,合理地运用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需要教师切实地落实到真正的教育教学中,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会生活和与人相处。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基本方式的非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要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因此,在实践活动的开始就应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关注那些自己所关心的人或事,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去研究那些贴近自己生活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运用,达.'到问题的解决,促进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独特的家庭之中,每一种家庭生活都是独特的"教育场"。要理解一个孩子何以成为这样的或那样的人,不深入到他所成长的家庭中去,不去感受他所沉浸在其中的家庭生活,是难以言尽其详的。把发生在周围的家庭教育故事演绎出来,正是为了把大家的眼光引申到一个个具体生动又样式迥异的家庭生活中,去品读和体悟家庭教育的真义。  相似文献   

11.
面向21世纪口腔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宿玉成戎力杨家起杨蕾王健平刘方针许展在面向世界、面向新世纪挑战面前,口腔医学教育怎么办?这是每个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都极为关心的大事。由于教育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社会工程,我们只能从一个侧面去探索、去分析。因此,...  相似文献   

12.
面向生活的新课改与完整性教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面向学生的生活。新课程改革靠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编写来面向生活是不可能的;新课程改革的面向生活不仅仅是在教材里加进具有时代性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依靠教师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来沟通教材的普遍性知识与学生各自特殊性的实际生活,来达到面向生活的目的。这种以沟通为目的的教学是完整性教学。如何通过教学来实现课程面向学生的生活,应成为新课改中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1996年第2期长篇报道了湖南省汩罗市大面积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成功范例。他们的经验之一就是端正了指导思想,坚持做到了面向每一类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即“四个面向”。笔者认为,就基础教育来讲,针对“应试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综合性学习富有成效地开展,我们应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模式,建立自主、开放的语文课堂,引领学生以教材训练提示为导向,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自然,去亲临现实,亲历过程,将教材内容与生活中的学习资料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当前语文教育尤其要关注学生生活,茸励学生走向生活,课程面向生活,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语文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6.
马兰霞 《家庭教育》2007,(7S):60-61
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独特的家庭之中,每一种家庭生活都是独特的“教育场”。要理解一个孩子何以成为这样的或那样的人,不深入到他所成长的家庭中去,不去感受他所沉浸在其中的家庭生活,是难以言尽其详的。把发生在周围的家庭教育故事演绎出来,正是为了把大家的眼光引申到一个个具体生动又样式迥异的家庭生活中。去品读和体悟家庭教育的真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既要立足于课堂,又要面向生活,切实改进课堂教学。为此,我们要敢于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把学习的触角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8.
2015年中考降下帷幕,各地作文题纷纷出炉,这些凝聚着命题者心血的作文题目,面向生活,面向自我,各具特色,各有风采,犹如百般红紫斗芳菲,令人为之赞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作文题目,走进五彩斑斓的“文题大花园”,去欣赏,去品析,去从中总结规律,去分析今后的命题走向,备战2016年中考。  相似文献   

19.
一、面向全体,提问要有广度新课程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样我们在设计所提问题的时候也要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不同家庭文化背景、不同知识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个性的学生,所以在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到所提问题能尽量适合每一个学生去思考,注意提问的广度.不能为了能顺利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把问题仅仅让优等生来回答,冷落了后进生那个群体.我们在提问时可以出现几个层次不同的问题,如进行一些演示实验前可以指导学生思考: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前一个问题交给后进生,后一个问题交给中等生,再让优等生对中等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修正.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