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一位出版老人走了。历史老人。赵家璧。见过他和没见过他,了解他、不了解他和想了解他,认识他、不认识他和想更深更细地认识他的人,都再也见不到他了。与他有所交往而又想更深交往的人,都再也不能与他交往了。我算了解他的,因为他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6月25日晨,得知陈明同志因脑溢血猝然病逝。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对我简直是一声轰鸣,脑子好像散了,久久不知所措。不久前,他还来我处,专门谈记协办报的事,热情奔放,信心十足。我知道他有高血压,过去工作中他有不舒服,我就要他马上休息。这次见面,我问他身体怎样,他说:“不要紧,病来了休息两天就过去了。”看他脸上的气色和结实的身板,我以为他的病减轻了,满想他还能为记协再出大力,可他突然一去不返了,悲夫! 听他的孩子讲,他离休后,整理了自己过去写的东西,要出一本书。他的遗体火化后,孩子送来了他的书稿,我一页一页地翻看,看见那熟悉的字迹,好像他又和我交谈起来。回想起来,我们是在延安认识的,在一起工作是从60年代开始的。我们一起在《陕西日报》社上夜班,朝夕相处,了解得更深了。他的最大特点是办事小心谨慎,正因为如此,有人说他保守。而实际上他是办事前考虑多,有时考虑得细  相似文献   

3.
小李破产了,他所有的资产都被拍卖了。此前,他干过五六个行业,卖过服装,开过诊所,破产前,他开了一家火锅店。 现在,他的口袋里只有一元钱和一张回家的车票,这是他所有的资产。从深圳开出的143次列车开始检票了,他百感交集。“我不能这样走!”在跨进车门那一瞬,他退了出来,火车随后开走了。  相似文献   

4.
谭宗远 《出版史料》2006,(1):98-101
我认识严文井的时候,他已经从出版社退了下来,隐居在红庙北里家中。他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也很少有人来找他,生活表面很平静。他和老伴康志强一起生活,还养了一只叫欢欢的大花猫。女儿欣久每周从老远的南沙沟来看他一次,给他买点吃的,陪他说说话。后来欢欢老死了,他精力也差了,就不再养猫,生活更寂寞了。寂寞的严文井似乎无意打破寂寞。靳飞说,凭严先生的名气,他要想打开门,不愁没人进来,没人捧场,可他对此不感兴趣。确乎如此。他是官儿,曾长期处在文坛的漩流中心,经历了太多的是是非非,许多事都看透了,觉得没什么意思,好容易从这些烦事里出来…  相似文献   

5.
邱陵 《出版史料》2009,(3):82-83
时光飞逝,潘公国彦同志走了都快半年了,他在我心中,似乎仍然活着,我非常怀念他。2009年3月21日上午,突然接潘建农电话,告诉我他父亲在医院抢救无效,已于8点整与世长逝了。潘公是我50年代的老同事,以后成了邻居,而且曾经还是我的领导。后来他搬走了,我们仍然往来密切,他有新作必先寄给我看,我写点东西,也必先征求他的意见,因此也忝作他的文友、益友。我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虽然他走了!但他仍然活在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6.
1996年11月7日,我所在的中央电视台某名牌栏目信息报告上,登出了一条报道线索:《不要让封建迷信吞噬了这个孩子》。说武汉某公司经理万先生,在街上发现一个11岁的流浪男孩名叫周小华,他是被亲爹和后妈遗弃的,原因是在他小时候,家里人给他算过命,算命先生说他是家里的克星。因此,从小全家人都不喜欢他,就在两年前他亲妈生病死了以后,家里人更不喜欢他了,都打他骂他,不让他上  相似文献   

7.
陈榄 《大观周刊》2012,(5):69-69
他被全世界的管理学界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提出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他创造了《科学管理理论》这么一本巨著,他和他的巨著掀起了一场企业管理是革命,激励和启示了无数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8.
齐越老师溘然长逝,我国新闻界、播音界承受着巨大的损失。党的新闻工作者,正将悲痛化为继承他未竞事业的动力,正将缅怀化为遵循他谆谆教诲的赤诚。他的敬业重业,实实在在地昭示了人生的价值;他的高风亮节,真真切切地塑造了人们心中的典范;他的播音创作,到达了有声语言艺术的峰巅,开创了一代新风;他的理论建树,使他进入了学科奠基者的行列,成为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9.
新闻园丁     
他象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二十年来,他为乡里通讯员不断修改稿件,并提供新闻素材。他是平舆县后刘乡政府秘书张明俊。二十年来,他为该乡培养通讯员出了力。3月20日,是他光荣退休的第一天,该乡八名新老通讯员专程赶到他的住处,给他献上各自的礼物,路向东为他敬献了一块写有“新闻园丁”的玻璃匾,以表敬贺之意。  相似文献   

10.
一个孩子在伤心地哭,他全身都充满了痛苦,眼泪流到脸上,流到身上。他的周围都在哭,落下了泪雨。整个世界都在痛苦、落泪。 他为什么那么痛苦,因为他没有了胳膊,他不能去拿喜爱的东西,也不能做想做的事情,他什么也不能做了。他渴望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周围的一切,但家长在限制他,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碰,只有坐在椅子上,才不会有危险,不会弄脏衣服,他多么想把心中的压抑发泄出来啊!  相似文献   

11.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他的个性正如他的名字“鲍里斯”的俄语意思一样--斗士。如果说戈尔巴乔夫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叶利钦就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他主导了苏联的解体,他设计了新俄罗斯,他留给了俄罗斯一个普京。他的名字,成为了俄罗斯历史上一个极为特别的符号,深深地印刻在俄罗斯的史册上。  相似文献   

12.
他的公司开了好几年,似乎一直运转良好。不过,只有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只有他知道自己赔了多少钱,又欠下多少债;只有他知道自己已经接近崩溃;只有他知道,明天,公司将不复存在。现在他  相似文献   

13.
正他是一位山里人。大山的质朴造就了他踏实厚道的品质。他曾经是一名军人,军旅生涯养成了他勇于担当、说干就干的军人作风;他曾经是一名基层领导,对事业的执着和对人民的高度负责是同事们对他的赞誉;他现在是一名档案员,对历史负责就是他莫大的荣幸!2013年7月10日,他在宜昌市夷陵区档案工作表彰会上的发言,感动了与会全体人员。他叫向明炎,今年已经56岁了。2012年5月受命担任夷陵区邓村乡政府机关档案管理员以来,邓村乡  相似文献   

14.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他的个性正如他的名字“鲍里斯”的俄语意思一样——斗士。如果说戈尔巴乔夫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叶利钦就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他主导了苏联的解体,他设计了新俄罗斯,他留给了俄罗斯一个普京。他的名字,成为了俄罗斯历史上一个极为特别的符号,深深地印刻在俄罗斯的史册上。  相似文献   

15.
采访蔡林的时候,没想到这天是他小的专著《摄影一点通》完稿,也是他从事摄影理论写作整整十周年的日子,更巧的是这一天还是他48岁生日。按说这三喜临门,他该在家庆贺一番,可到他家里却不见他的身影。好在老母亲一句话提醒了我们,他准又在办公室,我们抬腕一看,已是晚上9点过了。当我们走到他的办公室时,见他正伏案疾书。在十年中,他编写出了21本摄影和电教专著,填补了国际国内摄影和电教理论领域的5项空白。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我遇到了曾采访过的一个贫困大学生,如今他在河北保定市的一个中专任教。几年前贫困与病魔几乎夺走了他的生命,现在他不仅身体状况良好,而且开朗、自信,对事业和生活充满了美好的追求和向往。他告诉我他最近刚买了新房,准备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听了这些,我由衷地为他高兴  相似文献   

17.
宋群  吴永川 《军事记者》2011,(12):38-40
他真的走了.真的离我们远去了。 2011年11月5日凌晨,他,我们尊敬的军旅老新闻工作者薛真.病逝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6日,他的孩子们遵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遗体恭送至北京大学医学院.作为他最后一次对社会的奉献。  相似文献   

18.
天生的倒霉蛋? 霍安是朋友们中公认的倒霉蛋。在短短3天内,他的女朋友抛弃了他,投入他一个哥儿们的怀抱。祸不单行,老板把他的办公室换到一个乱七八糟的半地下室里,而他心爱的猫从八楼公寓的窗口跳了下去,一命呜呼。尽管如此,这天早上,霍安觉得好运气要开始降临到他的头上了。果然,他惊讶地发现,在办公桌  相似文献   

19.
绿原是一个学者型的诗人,他的外国文学和外语背景,使他的诗里融涵了相当多的西方文化元素。这不仅使他的诗显得绚丽多彩,而且丰富了、加强了他的艺术表现力。与此相关的是,他的诗还具有鲜明的哲理性。但正如他自己所说,“诗要思想,不完全是思想”。  相似文献   

20.
戴文葆先生     
周实 《出版史料》2011,(2):55-57
那天,钟叔河告诉我,他写了篇纪念老戴的文章。我问他是哪个老戴,他说戴文葆,我才知道他去世了,而且已经三年多。我自交出《书屋》之后就没和他再有联系,也曾想过给他写信,但想想,何必呢,他的年纪那么大了,身体又不好,想做的事也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