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格说     
山有脊梁,人有人格。人格之美是“美中之美”。“岁寒三友”梅、松、竹,“君子之花”兰、莲、菊,其高洁,其品节,其丽质,皆喻人格之美也。人格须“贵我”:自立以树人之尊严,自信以扬人之精神,自学以长人之才华,自爱以见人之崇高,自励以磨人之意志,自警以示人之理智,自强以显人之个性,自谋以图人之发展,自奋以成人之大业。人格亦须超越自我:无所作为之庸人自我,自轻自贱之阿Q自我,见利忘义之掮客自我,嫉贤妒能之小人自我,卑躬屈膝之奴才自我,低级趣味之俗子自我。“有为”是人格之本。有为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有为才能…  相似文献   

2.
大学之大:何以为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永忠 《教育科学》2005,21(5):53-55
构成大学的元素不外乎人、物质和文化。因此大学之大就是以人之大、物之大和文化之大为大。具体而言,大学之大以人之大为大,就是以大师、学生和校长之大为大;大学之大以物之大为大,就是以图书馆和实验室之大为大;大学之大以文化之大为大,就是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景观文化之大为大。  相似文献   

3.
“经世致用”:王安石人才教育伦理的价值宗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安石认为,人才就是"经世致用"之才.培养、选拔、任用"经世致用"之才,必须对原有的科举制度和用人制度进行改革,对此,他从教之以德、养之以情、取之以事、任之以能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阐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从“晓之以理、教之以严、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授之以渔、示之以范”六个方面 ,探讨了教书育人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代文学之胜,汉代赋作常有礼仪方面内容。由汉赋文本出发,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可知汉赋用礼共有二十四种,包括校猎之礼、衣裳会盟之礼、诸侯之礼、封禅之礼、燕礼、朝贺之礼、祭祖之礼、祀天之礼、瘗地之礼、朝觐之礼、宗庙之制、吊问之礼、巡狩之礼、祓禊之礼、命将出师之礼、大射礼、大飨礼、大傩之礼、藉田之礼、贽见礼、养老礼、大赦之礼、婚礼、饮至策勋之礼等。汉赋用礼有四种倾向:分布特点上,汉赋用礼频度高,范围广,名篇多,以大赋为主;作用对象上,汉赋所用礼仪大都以天子为主导对象;种属特征上,汉赋用礼以吉礼、军礼、嘉礼为主,凶礼、宾礼则少有涉及;时代兴变上,汉赋用礼以继承或损益周礼为主,以新立礼仪为辅。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喻教学只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获取知识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拓展,北师大肖川博士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前者,鱼、渔合一是古代或近代教育思想;而后者,肖博士"鱼、渔、渔场"三位一体之说,笔者认为应该是现代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书法艺术具有审美的功能,书法课堂教学也应是一个充满美的过程。唯美的书法课堂追寻书法课堂的姿势之美、艺术之美、思维和思想之美、情感之美、模式之美,以美育美,以美育人,努力实现课堂之美、书法之美、人生之美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8.
费幼文 《学苑教育》2023,(8):12-13+16
具身体验与传统的离身式教学方式不同,它更注重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身心共振。本文以一堂书法优质课为例,通过建构“景·情·趣·创·评”五段式具身体验课堂,引导学生“以眼察之,以言表之、以手创之、以身展之、以心悟之”,创设学生喜欢的“具身体验”书法课堂。  相似文献   

9.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规之以矩相辅相成.动之以情为感化之途,晓之以理是服人之径,规之以矩乃治班之道,三者统一于班主任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实践活动之中,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张剑澜 《教育》2015,(6):79
读蔡元培先生关于美育的几篇文章,深邃、客观、易懂、激动人心。美育与人生、美育与宗教、美育与智育、德育之关系,丝丝入扣,犹如醍醐。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互相关系,莫大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故欲求行为之适当,必有两方面之准备:一方面,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之头脑判定之;凡保身卫国之德,属于此类,赖智育之助者也。又一方面,不顾祝福,不计生死,以热烈之感情奔赴之;凡与  相似文献   

11.
朱开河 《文教资料》2014,(34):22-23
本文从课程标准美育功能的要求切入,分析语文课堂“美读”现状,提出以意逆志,披文入情,以己之情融作者、文本之情;以己之情碰撞作者、文本之情;以己之情生发建构与作者、文本的新的视界融合,进而获得认知、情感、价值观上的新一轮视界融合。  相似文献   

12.
韩荣花 《文教资料》2008,(22):114-115
在德育教学中,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切入点,以激发学生品行之美、勤奋之美、创新之美、成功之美等潜在之美为核心,同时引入冲突教育方法,拓宽德育工作途径,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3.
长治市城区英雄街小学近年来致力于个性特色学校的创建,坚持“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努力创建风格独特的有着“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的校园环境,构建刚柔相济的有着“规范之美、民主之美”的管理体系,打造朝气蓬勃的有着“严谨之美、博学之美”的教师队伍,塑造全面发展的有着“诚信之美、进取之美”的学生群体,把美融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南宋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多情,以一支纯乎天然、毫无矫揉做作之态的充满神韵的空灵之笔填词,开婉约之宗,她的词表现出真实之美、真情之美以及清新素雅的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5.
根据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可将教学从低到高,分为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激之以欲、化之以育和奉之以爱五种境界。这五种境界的教师依次为拙师、匠师、能师、真师和人师,且他们对教学的认识分别处于现成知识的传授层面、学习方法的教学层面、激发欲望的心理层面、全面育人的教育层面和无私奉献的热爱层面。  相似文献   

16.
传道、授业、解惑,为师者之天职,其功效则仰赖于为人师者之品格与学识。身正学高,以身载道,为人师者方能据以传道,此亦为"为师之道"。以师者角色而论,师者当为"四者"之集合,即士者之情怀、仁者之爱心、智者之智慧和学者之涵养。至于师者之养成,则不仅要坐而论道,而且应起而行道;从游于名师,先问道于师,再依道而行,认同之,践行之,固守之,内化之,弘扬之,最后方可致"本立道生"之境界。道有所成,则自成气象,终成名师,教人成才。  相似文献   

17.
吴群英 《江苏教育》2013,(12):71-71
多年来,我校师生践行刘海粟"第一等的襟怀、第一等的正气、第一等的追求"的精神,把"办适合师生生命成长的美学校"作为愿景,以"培养人格健全、气质高雅的一品平民"为培养目标,以海粟的精神之美,导师生之品;以艺术的高雅之美,润师生之性;以向善的情怀之美,育师生之灵。  相似文献   

18.
[甲]诗者,志①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②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节选自《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毛诗序》) [乙]《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③美人,以媲于君;宓妃④佚女⑤,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  相似文献   

19.
<正>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寓美于教,离不开课堂教学各个环节——选材之美、设问之美、合作探究之美、互动之美、语言之美、教学环节之美。  相似文献   

20.
戴桂珍 《培训与研究》2006,23(12):127-129
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密不可分。只有丰厚扎实的授之以鱼,才有授之以渔的可能。然而,翻译课的教学主旨在于“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此,在授之以鱼过程中必须注重适时地提升为授之以渔,营造“鱼”“渔”之间的旨趣。翻译课中的译例分析与译文比读的教学是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