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岩 《声屏世界》2001,(2):51-53
以因特网为龙头的信息技术 正在给新闻媒体带来一场革命。 21世纪,通讯社、报刊、广播、电视 和网络等媒体将在先进的信息技 术基础上融合为声像图文并茂的 多媒体新闻平台,并与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电子公务、电子医务、 电子教务等有交叉和融合的趋 势。面对由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 新闻媒体革命,人们给予了高度 重视,各国政府从国家利益出发 纷纷调整和制定相应的战略方 针、政策和具体措施,以期在21 世纪的新闻媒体竞争中处于主动 地位。 21世纪媒体发展趋势 一、走多媒体化的道路 世界范围内网络正在改变着 媒体的格局。我…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进一步改变销售模式与媒体格局微软比尔.盖茨曾经说过,进入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2011年,中国8000亿元网购市场交易规模、5.13亿网民规模、1.87亿网络购物用户,无疑是中国B2C市场增长迅猛  相似文献   

3.
自从报纸诞生以来,给人类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互联网相继问世给传统的报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尤其是网络的产生,一度给报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甚至有人预言报业即将消亡。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第五媒体的发展,也将给报业带来新的发展的契机,在第五媒体的模式下,报纸的盈利模式也将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4.
杨蕾 《记者摇篮》2012,(11):27-28
一、网络舆论的影响力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人们总是欣喜于在网络上能够找到一切,相对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人们更愿意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以异军突起之势,强势地抢占了传统主流媒体的受众市场,独领风骚。同时  相似文献   

5.
手机短信的传播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艳  丁秋月 《传媒观察》2004,(12):42-43
科技革命正在改变媒体,数字技术为不同传媒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平台,改变不同形态传媒的边界,造就新意义上的数字媒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产品和通讯网络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逐渐崛起为公认的第四媒体。进入21世纪以后的几年里,依托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络的“手机短信”迅速成为“第五媒体”,虽然其表现形态和作用方式与其它几类媒体迥然不同,但其渗透力和影响力却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6.
在新与旧的交织中,融媒体时代不期而至。特别是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过后,网络技术展示出它更加强大的力量,传统媒体苦心经营的坚固疆界和引以为傲的核心领域不断被突破和侵入,而互联网、智能手机正在重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新闻报道积淀的模式、规范、伦理,已经倾斜或正在倒塌,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理念和方法正在酝酿和萌芽。  相似文献   

7.
田舒 《新闻世界》2013,(11):96-97
自媒体诞生于21世纪,逐步在网络上成为了强有力的舆论制造方,由于自媒体具有的自主性、业余性以及传播效率高的特点,导致自媒体呈现出数量庞大,网络舆论内容庞杂、同步互动、情绪感染力强等发展趋势。因此,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引导不容忽视。本文重点讨论了如何从技术支持、引导型自媒体的建立、运用意见领袖的力量到培养专业职能部门等方面来引导自媒体舆论。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信息化革命的潮流波宽浪阔。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崛起,催生国家和地方网络电视台上线:数字电视逐渐普及,促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加紧建设;移动通讯3G广泛应用,4G接踵而至,它将实现商业无线网络、局域网、蓝牙、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的无缝衔接并相互兼容。  相似文献   

9.
在电子传播时代,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四大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方式。在当下社会,借助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每一次提升,传统媒体、互联网以及通讯工具手机之间不断出现媒介功能相互嫁接的现象,出现了博客、网络社区、地铁视频、手机报等功能多元化的新媒体。在众多新媒体中,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移动式新型媒体,将推动移动营销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综观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传播革命——语言传播革命、文字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最直观的传播现象就是它引领了媒介形态的迅速更迭。上海交通大学谢耕耘教授有个形象的对比:"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1而手机从一种简单的通信工具变成"第五媒体"用了10年时间。在这10年里手机经历了短信业务的蓬勃、彩信业务的多元化、"移动梦网"的发展,最终华丽转身一跃成为个人信息终端,成为被业界认可的"第五媒体"。2010年12月15日,《第五媒体行业发展报告》在第五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趋势,全社会互联网化革命将对传统各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传统媒体只有实现自我颠覆和重构,才能完成"互联网+媒体"的转型之路。"互联网+"时代媒体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1.新业态创新的问题随着媒体融合发展进程的加快,全媒体产品更加丰富多样,用户需求更加多样、个性,如何实现全媒体资源汇聚、进行新产品业态的创新、解决媒体与用户之间的供需矛盾,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仅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互联网一经登陆中国,便以强势媒体的姿态出现,发展势头迅猛,社会影响广泛。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互联网成为第四媒体,从此,互联网有了与广播、电视和报纸三大传统媒体相平等的大众传媒地位。到2  相似文献   

13.
核心阅读:后媒体时代大概应该从本世纪算起,虽然互联网上个世纪才出现.21世纪以前的社会,应该视为现代媒体时代.总体来说,后媒体时代所凸显的特征便是:相对而言,媒体的重点不再是内容,而是平台.或者说,内容为王,向平台为王开始转变.  相似文献   

14.
安柯  姜曦 《今传媒》2010,18(9):62-63
伴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媒体这个衍生物也得以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由于它不同以往三大媒体,具有便捷性、自主性和交互性等特性,使得媒体在公众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5.
"媒体融合"的话题从21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到2014年此话题已成为传媒学界、业界关注的热点。梳理并分析21世纪以来媒体融合研究的文献,可以清楚地总结出研究"媒体融合"的学术态势与业界变迁方向。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传播理念和运作方式,改写了传媒业的游戏规则、发展格局与生态环境,可谓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媒体竞争更加残酷,受众定位高度重叠。并且,由于互联网、手持通讯终端等传播手段的迅猛发展,新闻资源的共享已成常态,各媒体新闻资讯高度雷同,编排手法和版面风格也大体相似。在强势媒体的重重包围之下,地市级报纸要生存和发展该如何排兵布局?本文从"独家新闻"到"独家内容"的战术升级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7.
罗鸣 《新闻界》2001,(3):28-30
20世纪90年代,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出了一本书,叫《第一次全球革命》。书中预言21世纪有三股影响人类的最大力量,其中之一就是媒体。现在,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站在21世纪的地球上,媒体对社会的影响与过去有什么不同?新世纪媒体面临什么新的挑战?在中国,研究21世纪的媒体,首先应当研究传统媒体。因为至少在目前,网络这个"第4媒体"方兴未艾,还远远赶不上报纸、电视、广播的影响力。而在传统媒体,报纸的影响力又往往大于电视和广播。因为在新闻传播学上,报纸属于"热"媒体,电视属于"冷"媒体。"热媒体"具有"高清晰度",是一种资料…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信息和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迅猛异常,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在宽带网基础上的数字化信息媒体技术突出了信息内容产业的重要性,作为信息时代网络信息内容的一种主要的和有效的组织形式,数字化图书馆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人类已经认识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也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新引擎,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传播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以互联网技术构造出的网站将会成为传统新闻媒体的新居。  从“互联网媒体将成为 21世纪新闻传播的主导媒体”,“谁掌管住第四媒体,谁就会成为媒体巨人的候选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网络这一新兴的超级媒体的确对现存的传统媒体构成了威胁。为此,许多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网络版或建起综合网站。然而,在网络世界中,它们不仅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甚…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网络博客、微博、论坛以及手机互联网等各种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媒体不得不改变思路与策略,不断改革创新,积极地向新媒体靠拢。而在国家的三网融合政策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实现向新媒体的顺利平移?媒体又该如何肩负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责任?对此,我们专访了资深传媒人中央广播电台网络发展部主任栾轶玫教授,其本着学术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术追求,多年来一直坚持"认真做人,认真作文"的严谨工作态度,提出了新旧媒体融合的"三段论",并对传统媒体的发展趋势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