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去年成功组织实施“沿海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之后,《连云港日报》从今年3月30日起,又启动实施了旨在贴近“三农”、改进报道、锻炼队伍、扩大影响的“青年记者住农家”系列报道采访活动,至今已进行6个月,共刊发日记体系列报道120多篇。这一系列报道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以推进和服务全市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三贴近”破题,让农民“主角”说话,探索创新新农村报道的形式与内容,有效地提升了新农村报道水平,并达到了加强采编队伍建设,提高记者业务能力的目的,受到省市新闻阅评组专家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日前播发了一组以“餐桌经济”为主题的系列报道,在受众中引起较大反响。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杨雍哲同志,他就如何报道好农业面向市场的转变发表了如下意见。 记者:作为经济学家,您怎样看待新华社的这组“餐桌经济”系列报道? 杨雍哲:在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出现“买方市场”的形势下,新华社记者采写的这组系列报道有利于促进农业面向市场,从单纯追求产量向产量、质量、效益并重的新阶段全面转变。“餐桌经济’不只是服务于3亿城镇人口,还有生活大大改善了的9亿农民。随着小康的来临,“餐桌经济”拥有巨大发展潜力。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3.
张弘 《新闻三昧》2007,(10):16-18
2006年工人日报社经济部推出的《2006:九省市农民工求职地图》系列报道获得了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三等奖,应该说,这是经济部全体同仁和九地记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组系列报道之所以能获奖,主要是它把关注农民工求职的报道和为农民工服务有效地结合起来了,成功  相似文献   

4.
试论新华书店的名牌战略□金国华朱华明在我国经济面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形势下,树立名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已经逐渐成为深化国企改革,提高产业、行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肩负满足12亿人民图书需求重任的发行企业,努力以名牌战略促进各项工作,尽...  相似文献   

5.
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人民日报》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集中报道了一批国有企业的先进典型。困境中奋起的邯钢、高起点上腾飞的宝钢、以技改图发展的燕化、靠管理增效益的兖矿、以名牌闯天下的长虹……十家国企风姿独具,各擅胜场,构成了国有经济中最绮丽、最动人的风景,令读者为之感动,为之振奋。可以这样说,这是一组成功的经济系列报道,它给人最重要的启迪就是整个报道紧紧围绕“深化改革、振兴国企”这一党和政府关心、广大群众注意的重大主题,在结合点上切入,在关注点上着力,在  相似文献   

6.
从2月23日起至9月上旬,泰州日报推出了“聚焦工业30强”系列报道。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组反映泰州市骨干工业企业的报道是以《记者住厂日记》的“形式”出现的,一改以往工业经济报道“概念 数字”的枯燥无味与“千篇一律”,视角独特,内容清新,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7.
"青岛是一片适合名牌生长发展的土壤",应该没有人怀疑这句话。从海尔、海信,到青啤、双星,再到澳柯玛,现在青岛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最集中、实施名牌战略最成功的城市,也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因此,外界把青岛的品牌经济称为"青岛现象"。经济与  相似文献   

8.
今年上半年,《保定日报》推出了两组非常成功的系列报道,一组是市委市政府治理三轮车的报道,一组是开放市内公园的报道。这两组报道都事关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从报道结果来看,做到了上边满意,读者喜欢,社会效果好。通过这两组系列报道的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地方党报只有做到  相似文献   

9.
正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事件和现象,组织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的系列报道,已然成为近年来新闻报道中的一大亮点。这种报道手法彰显了各路媒体在系列报道策划上增强建设意识、整合报道资源、推进题材创新以及强化突发事件报道策划等诸多发展空间和发展趋势。然而做好系列报道必须重视新闻的策划和组织,高明的策划是系列报道成功的核心。策划是核心2013年,太原晚报成功地推出了一组系列报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三四月,大连日报在重要的新闻版面相继推出了两组系列报道,一组是《农民工子女入学记》,一组是《文教记者山区行》。这两组系列报道在读者中产生的强烈反响,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11.
扬子晚报9位记者通力协作采写的一组“孙仲芳回家寻亲”系列报道,不负众望,在2000年度中国新闻奖评奖中获得了一等奖。9位亲历“寻亲”的记者回头再看看这组系列报道的整个采写过程,都有这样的想法,这组报道仿佛一场足球赛——如果没有扬子晚报编委会的高屋建领的统筹策划,没有参与记者各司其职强烈的“补位”意识,没有参与记者的全身心投入“临门一脚”,这组寻亲报道就没有当时强烈的社会反响,也没有现在这个“荣誉”。  相似文献   

12.
系列报道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组织多篇稿件,对某一事件或人物、活动的起始、展开、结果进行系列式、连续性报道。成功的系列报道,其效果不是各单篇报道效果之和,而应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要策划实施成功的系列报道,就要把系列报道当作一个系统来考察,用系统性原则指导系列报道的策划和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两年前,他对新闻还是一张白纸。 两年后,他的抽屉里已经塞满了大大小小,厚厚的一堆获奖证书。 作为在业内引起极大关注的“十大商圈”主力报道记者之一、作为名牌栏目“给酒店打分”系列报道的主持人和主要采写人、作为以《安定门桥改造,12月你在干什么》系列报道为代表的调查报道记者,两年来,他的新闻报道不仅获得了专家的认可,更是在商报读者中声名远播。采访中,常有被采访对象拿着他递过来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省经济战线及包括新闻单位在内的相关行业,正在全面贯彻实施“名牌战略”,力图以创造、培植一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我省经济改革与发展。同样通过创造、培植一批名牌节目、名牌主持人、名牌记者、名牌节目策划人,也是一条全面推动广播电台的改革和发展之路。一、以“名牌战略”为重振广播的突破口,是基于广播改革发展现状的必要选择。现代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三大主要媒体之一的广播,在媒体竞争中陷于明显的弱势和被动。在这种时代背景和危机面前,广播人被迫奋起改革,踏上了艰难的改革探索之路。首轮广…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泰州日报》推出了“聚焦工业30强”系列报道。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组反映我市骨干工业企业的报道是以《记者住厂日记》的“形式”出现的,一改以往工业经济报道“概念 数字”的枯燥无味与“千篇一律”,视角独特,内容清新,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6.
李瑾 《新闻世界》2014,(8):17-18
《光明日报》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是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的一个成功案例。报道从2012年6月12日起在光明日报新闻版上推出,至9月2日止,共报道了38期42个人物,稿件总字数约十万字,荣获了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系列报道的一等奖。本文从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的角度分析这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17.
“青岛是一片适合名牌生长发展的土壤”,应该没有人怀疑这句话。从海尔、海信,到青啤、双星,再到澳柯玛,现在青岛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最集中、实施名牌战略最成功的城市,也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因此,外界把青岛的品牌经济称为“青岛现象”。经济与文化总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品牌”辈出的青岛,在文化品牌的经营上应该说也是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18.
从2013年4月18日开始,《荆州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消除‘中梗阻’打造最优环境"系列报道:以记者暗访的形式,将舆论监督的目标对准市直权力部门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部门。报道刊发后,荆州市委书记李新华、市长李建明、纪委书记黄汉桥先后就这一报道作出批示,市纪委、市委督办室要求涉及的部门和单位作出整改。目前,这一报道仍在继续,并由系列报道变成《荆州日报》的重点栏目。这是一次成功的舆论监督,这一组舆论监督的推出,我们也有很多的感触。不少新闻从业者认为舆论监督难做,但事实证明,只要坚持从建设性的角度出发,服务于中心工作,舆论监督非但不难做,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出新闻舆论的引导力,能够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19.
李春霞 《河北广播》2006,(4):24-24,26
今年的“两会”报道除了规定动作之外,分别推出了经过精心策划的重点系列报道,尤其是全国“两会”推出的三组系列报道,抓住了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在报道形式、内容上都有了电台自己的特色,我认为,这是我台今年“两会”报道最大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20.
《河南日报》于1992年5月发表的《郑州市对外开放的观察与思考》系列报道(作者毕殿岭、林建刚)引起了强烈反映,郑州市展开了学习讨论,新闻界纷纷称道,省委领导热情赞扬,普遍认为这组报道搞得好。这组报道的成功,原因当然有许多方面,但就记者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言,其成功得益于宏观思维,这也许不是妄断之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