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们有些新闻记者渐渐抛弃了导语写作的规矩,早已把导语的字数限制和写作要求丢到脑后去了。也许他们认为那是陈旧的规则,也许他们认为为了那一句导语搜索枯肠不值得; 据说早年《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为了一条导语竟然写了13遍方才满意…… 于是,我们不惜版面、不厌“背时”,再做一次“导语ABC”的讲座。  相似文献   

2.
解放军报记者简妮曾以通讯《请你理解我的爱》一文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又出版了新闻作品选《两条眉毛一本书》。她写新闻不落陈套,勇于创新,就以她的新闻导语而论,便可见其一斑:新颖活泼,文彩斑斓,而又恰到好处,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试列举并品尝她发表在解放军报上的几条新闻的导语。一、奇句诱人,画龙点睛。如《国防大学举行首届开学典礼》(1986、3、2)的导语:  相似文献   

3.
导语中恰当地运用古诗词名句,不仅毫无雕琢和堆砌之感,还会收到锦上添花之效,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一、有引用古诗词以与新闻事实相吻合的。例如: 似曾相识燕归来——去年盛夏曾令南京消费者争相购买的“燕舞”牌收录机,昨天起又在新街口百货商店、人民商场和南京商场展销。这只苏北平原的春燕此番飞来别具风采: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她夺得了全国同行业的5个第一(见1月2 3日《新华日报》)。这条导语一开头就引用宋代词人晏殊《浣溪沙》词中的名句,“燕归来”,  相似文献   

4.
嘉宾 《出版视野》2005,(6):47-47
审阅稿件,不时遇到作者引用鲁迅《自嘲》中的两句著名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于这两句诗的大意,大家都能理解;但具体到这两句应该怎样解释,是值得考虑的。一般来说,人们对后一句的理解不会产生歧义,因为它很具体,这里关键在于对前一句的“千夫”二字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复旦大学新闻系一位老师曾讲,有的时候在导语中用上一句准确、生动的引语,比好几段平铺直叙的陈述还要有效。美国高等学校新闻专业基础教材《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  相似文献   

6.
专门挑一篇稿子的毛病,难免有“吹毛求疵”的地方,甚至是“鸡蛋里找骨头”。这里所说的,仅仅是作为一个读者的意见和想法,“毛病”挑得不一定对头,聊备大家参考。 9月8日,《人民日报》二版刊登了一条消息《烟台第二化工厂产品质量提高》。这条消息共分三段,现分段挑毛病如下: 第一段的第一句话显然是“导语”的性质。这句导语是“概述式”,“考语”性的,一般化地点出了新闻主题,完全说不上新鲜、活泼。导语把该厂保证产品质量的问题提得很高,但全篇内容叙述没有紧扣这个主题。显得导语是在说大话。第二句说该厂的鹿牌罗锅香皂“行销欧、亚、美15个国家和地区”,是广告式语言,太笼统,也给人“吹”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中国体育报1988年10月31日报道了中国女排在香港参加超霸杯赛的情况。新闻导语说:“中国女子排球队10月29日和30日晚在香港苦战10局,以2比8分别负于苏联队和古巴队。一胜二负,获得这次超级女排赛的第三名。”在香港举行的女排超霸杯赛,共有四个队参加,中国、苏联、古巴之外,还有秘鲁,中国队是在胜了秘鲁队之后,连连输给苏联队和古巴队的。因此这一条新闻导语,也可以写成这样: “曾经获得‘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在以一球优势(3:2,终局16:14)赢了秘鲁队以后,连吃败  相似文献   

8.
在导语中安排背景材料,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有没有必要;二是背景材料和新闻事实如何统筹兼顾,各得其所。 (一) 由于导语处在整个新闻的领先地位,担负着提示要点和引导读者的重要任务,所以记者必须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材料来构成导语。如果一定要把背景写进导语,那么这种背景材料与新闻事实必须具有值得提前的内在联系。如: 本报北京4月18日讯记者瞿惠生报道:就在“科技兴农”的口号逐渐叫响的同时,农业科技工作却面临着政策不落实、关系不协调、成果推广不理想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全国90位农业专家日前联合紧急修书,对加强农业科技工作提出忠告。(《光明日报》1989年4月19日二版) 导语的前句是背景,后句才是主要的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9.
审阅稿件,不时遇到作者引用鲁迅《自嘲》中的两句著名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于这两句诗的大意,大家都能理解;但具体到这两句诗的字句应该怎样解释,是值得考虑的。一般来说,人们对后一句的理解不会产生歧义,因为它很具体;这里关键在于对前一句中的“千夫”二字的解释。长期以来,无论在口头上或报刊上,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一句的解释,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说法:“‘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引自《在延  相似文献   

10.
《重庆晚报》2003年9月5日 刊发的《大足县三驱法庭集体编 假案》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 奖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 这篇仅520字的消息,是一篇实施 新闻舆论监督的短新闻佳作。 一是导语"抓人",让读者 "一见倾心"。消息导语要写得有 诱惑力,要能"抓住人",让读者 一见倾心,最好能达到清代李渔 所说的"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 目,仗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导语只有“亮”起来,才能让读者“一见钟情”,把读者牢牢地吸引住。 好的导语是消息成功的一半。毛泽东说过:我看新华社的消息看第一句,第一句看不下去,就不看了。这恐怕也是绝大多数读者阅读心理的一个真实写照。 万事开头难。作为消息开头的导语,是不易写好的。两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联社特派记者雷尔迈·莫林曾11次撕毁一篇特稿的导语,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实践证明,就是学识渊博的名记者,也常常为写好一条导语煞费苦心。那么,怎样让导语  相似文献   

12.
一位伟人曾说过:“我看新华社的消息看第一句,第一句看不下去,就不看了。”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也这样说,消息的“导语是促使读者读下去的诱饵。如果导语索然无味,读者看完导语就不往下看了。”这些意见都说明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写消息一定要开好头,而且还要有诱惑力。消息的开头,在新闻学上称为导语。有的新闻学著作讲到消息写作时说得形象:“好的导语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住读者,不好的导语可以把读者推得远远的。”因此,消息的导语写作最好达到清代学者李渔所说的:“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那么,消息的导语怎样吸引住读者呢?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13.
名句说反了     
徐强先生的《杀死心中的"异端"》(见《杂文报》2011年9月20日)一文,在引用孔子的言论时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前一句是对的;后一句却引错了,应该是"不以人废言"。孔子的原话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君子不因为某人的言论可取就任用他,也不  相似文献   

14.
举世瞩目的世界杯足球赛已降下帷幕。在对这一届世界杯足球赛的报道中,许多新闻单位的记者妙笔生花,写作摆脱模式,灵活多变,从标题写作,导语写作到引用背景材料等,充满“活”的气息。下面,就先引用几段《新民晚报》报道各场比赛的一些片段。标题:“小弟弟”打败了“大哥哥”。·杯赛是替补队员的舞台。·磨劲儿十足,粘劲儿特强,喀麦隆队今晨为何又胜一场。  相似文献   

15.
钱国宏 《新闻与写作》2002,(12):15-15,16
我们正处于伟大的变革时代,改革的时代呼唤着新闻改革。在新闻改革的序列中,导语改革应该说是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场革命,用世界第二代新闻导语取代世界第一代新闻导语已是现实的需要和历史的呼唤。 新闻导语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是随着电报在新闻传递中的应用而产生的。它开始于南北战争期间的美国,以后逐步推广到欧洲和日本。在20世纪初,我国新闻界也开始使用新闻导语。关于世界第一代导语,美国新闻学家休曼下的定义是:凡一新闻,宜将要点列于第一句。无论新闻长短如何,其精髓统宜列于第一节内……凡“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之答语,能概括于第一节内最妙……此为新闻文体最大法律。自休曼提出“世界第一代新闻导语”的概念后,此后近半个世纪,新闻事业一直受“五个W”写导语框子的束缚,直到20世纪50年代,纽约时报编辑主任特纳·卡特利奇才提出“世界第二代新闻导语”一词。他在《我的一生与纽约时报》中说:“我们认为,再也没有必要,也许永远不会再有必要把传统的新闻‘五要素’都写进一个句子或一段中——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与何因”。从特纳的阐述中我们试给世界第二代新闻导语下这样的定义:“新闻导语,就是筛选一个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写得既要生动有趣,又要富有强烈  相似文献   

16.
何谓主题句? 在表述新闻事实时,以言简意赅的文字陈述主题思想的句子,就是主题句。主题句是古人所说的“切题”、“释题”的现代说法。例如,新华社1月4日播发的消息:《胜利炼油厂谢绝元旦春节期间互拜》。主题显然是改变年节送礼互访旧俗,搞好廉政建设。主题句,在消息导语中开宗明义地表达出来:“山东省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向全国数百家领导机关、业务单位寄发《谢客信》,谢绝在元旦,春节期间互相拜访。”作者在事实材料中提炼出这一主题句,是非常集中、简练、准确的。  相似文献   

17.
安泰 《新闻知识》2001,(8):39-40
新闻导语,是指消息的开头,通常是消息的第一个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和展示在开端部分,吸引读者的注意。   导语的“导”字,含有“开始、启发、吸引”三个涵义。美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说:“抓住或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第一句,甚至第一行。”   新闻学者洪天国在《现代新闻写作技巧》一书中说:“一条优秀导语的标准有两条即可,一是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使读者读导语以后而略知全篇新闻,二是能吸引读者的目光,迫使他不得不接着读导语下面的新闻主体。”   根据…  相似文献   

18.
呼唤“第二代新闻导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正处于伟大的变革时代。改革的时代呼唤着新闻改革。在新闻改革的序列中,导语改革应该说是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场革命,用世界第二代新闻导语取代世界第一代新闻导语已是现实的需要和历史的呼唤。新闻导语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是随着电报在新闻传递中的应用而产生的。它开始于南北战争期间的美国,以后逐步推广到欧洲的日本。在二十世纪初,我国新闻界也开始使用新闻导语。关于世界第一代导语,美国新闻学家休曼下的定义是:“凡一新闻,宜将要点列于第一句。无论新闻长短如何,其精髓统宜列于第一节内。……凡‘何人’、‘何事’、…  相似文献   

19.
一篇消息能否抓住读者,首先取决于新闻导语,有时甚至取决于导语的最初几个字。毛泽东同志曾经就说过:“我看新华社的消息看第一句,第一句看不下去,就不看了。”笔者以为,将导语喻为“新闻的生命所在”一点也不过分。近年来,就笔者所看到的一些新闻导语来讲,至少有三个最常见的毛病:一是概念化,言之无物,没有具体内容。二是公式化,就是用一个模式去套多种内容,不是以内容来决定形式,而是形式窒息内容。这些导语给人往往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第三是冗长。有的记者写的导语运用了成串的数字,繁琐庞杂,令人不知所云;有的…  相似文献   

20.
“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这是陈忠实《白鹿原》开篇第一句,引人人胜,非常精彩,读者阅读的欲望,一下就被激发出来。若从新闻导语的角度看这句话,笔者认为亦是上好之作。能让人调动起十二分精神读下去的导语,往往预示着整篇新闻报道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