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屠岸先生,我在您新出版的《生正逢时——屠岸自述》一书中得知,您曾下放天津静海团泊洼“五七”干校。它也是文化部办的干校,不少人从成宁向阳湖“转学”到了这里,如张光年、郭小川等名家。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原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中央文化部副部长、中共湖北省委原书记赵辛初同志,“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化部湖北成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劳动,与成宁农民结下了深情厚谊。有关他与当地农民的一些趣闻轶事,在成宁市民间广泛流传。笔者采访了当地农民吴世兴、刘克富等人,现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佟韦 《湖北档案》2016,(6):25-28
1969年9月,文化部大批同志浩浩荡荡来到闻名的“火炉城”——湖北咸宁,进入文化部“五七”干校,校址在向阳湖.我们文化部以政治部为主和临时编入的共七八十人,被编为四连,驻地为胡黄二姓最多的小村“胡黄张”.周巍峙、司徒慧敏、马彦祥、唐瑜四位同志是作为“中央专案组”审查对象编入的.周巍峙同志和我被分配同住一室.  相似文献   

4.
向阳湖点滴     
顾学颉 《湖北档案》2016,(12):27-30
干校3年的辛酸,久已忘怀.提起笔来,枨触万端,真是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当然,区区小文,写不了许多事,姑且略去干校大事,记点干校生活中的些微点滴,以表示对咸宁、对向阳湖旧游之情.  相似文献   

5.
李:周老。我来自湖北省成宁市.我们那里的向阳湖是文化部的“五七”干校.也是您的连襟沈从文先生“文革”下放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佟韦 《湖北档案》2012,(2):34-35
李:佟老,不好意思,劳您大驾,亲自上门来接受采访。佟:没什么,家里装修,现暂住朋友家,不方便。我是很怀念向阳湖的。李:向阳湖的文化人都渐渐老了。请谈谈您在干校的往事。佟:干校的集体生活一生忘不了!我跟爱人何锐是分两批去的,1969年秋我孩子才满月,  相似文献   

7.
李:杨先生,我听说你下放向阳湖"五七"干校时,才27岁,是中国作家协会所在五连中最年轻的一位。杨:是呵,1969年9月,当时,文化部咸宁干校的文化人最为集中,而我们五连作协的名人最多,知名度也最高。  相似文献   

8.
李:请周老谈谈在干校的经历和对我们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的看法。周:我在你们咸宁干校的经历很简单,69年下去,72年回北京治病,不久被专案组逼迫回咸宁。73年再返北京,就留下没有回干校。李:您在干校属哪个连队?周:一大队四连,属文化部政治部。我和司徒慧敏、马彦祥、唐瑜都是“中央专案组”审查的对象,管得很严。在干校,其他人可以自由活动,我们却不行。有几个月出外看病,都要有人“跟着”。司徒种菜,马彦祥养猪,我和唐瑜放鸭子。看管我们的虽然本身不是坏人,但受大气候的高压,对待我们这四个人(我们自嘲是“新四条汉子”)相当糟糕,几乎所有…  相似文献   

9.
李城外来查找"五七"干校档案资料。他递上名片。名片白底,蓝字,若干头衔:中共咸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协委员会委员、咸宁市作协执行主席、咸宁学院兼职教授。名片另一面: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李城外会长,“李城外”三个字是手书的。“五七”干校档案在文革档案之中。开始,大家有几...  相似文献   

10.
李城外 《湖北档案》2007,(11):28-29
李:周明先生(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曾下放到咸宁“五七”干校,过去曾接受过我的采访。刚才,他又向您介绍了向阳湖的历史,有众多向阳湖文化名人,我也自然想到您父亲——广大读者所景仰的老舍先生。他是“文革”之初中国作家舍身殉难的第一人,当年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如果没投太平湖,后来也会下放到向阳湖吧?  相似文献   

11.
干校惊雷     
我有一篇《反二簧与狱神爷》,那文中写到我在湖北咸宁县“向阳湖干校”的后期情景,是每夜(凌晨)四点钟即起来,披星戴月,涉水登堤,去守护“菜地”(古湖边沿淤地种菜之处).其实从无一人盗过菜果(如西红柿),若真有之,我这“缚鸡”之力岂能斗得了护得住?此“象征性”锻炼考验而已也.  相似文献   

12.
李:刘先生,我们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和咸宁市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正在组织寻访下放各地干校的知名"五七"战士。今天也请您谈谈自己下放的经历。 刘:我下放的过程比较曲折。我当时还年轻.“文革”前在学校就入了党.由于文联从高校选来的毕业生不多,我一去就受到重视.成了单位的党委委员。后来又说我是“小爬虫”,被送到干梗改造。  相似文献   

13.
1969年4月,著名编辑家叶至善去河南潢川团中央五七干校下放锻炼,历时近四年。其父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时为教育部副部长)仍留在北京,住东四八条一个四合院里,家里除了叶至善去干校外,叶老还有几个孙子和孙女都分别去东北和西北插队劳动。偌大的一个四合院,只留下叶老、叶至善爱人夏满子和小重孙女三人,还有一位女佣帮助料理家务。时叶老已七十五岁,在没有了自用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还要经常乘公共汽车去西单教育部参加学习和运动,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4.
王(笑道):李城外,你应该还有个弟弟叫城里。 李:我的这个名字是从《围城》中来的,城里城外,正反可读。王部长,您父亲王锦第先生是原商务印书馆编辑。1969年秋,文化部在成宁创办干校,6000多名文化人下放到向阳湖。作为其中普通一员,王老先生被编在四大队十五连劳动。  相似文献   

15.
向阳湖旧事     
由于成宁干校化人云集,在向阳湖留下了许多故事,发生了许多荒唐的事、有趣的事、感人的事和值得记载的大事,现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16.
李:任老,我能有幸拜见您,应该说是一种“缘份”。1970年春,北京图书馆除部分留守人员外,大都下放到文化部成宁干校。前不久,我曾在电话里向您打听当年北图的“五七”战士有多少,代表人物有哪些。尽管您自己并未下放鄂南,而且对我素昧平生,但还是热心帮我打听到北图曾到过向阳湖的知名专家,如李长路、郑效洵、戚志芬、冀淑英……我已采访了著名善本专家冀先生等人,今天上门求教,一来表示谢意,二来聆听教导。  相似文献   

17.
我与王子野同志的交往,始于20世纪70年代。“文革”期间,子野同志和他的爱人陈今及孩子全家都被发配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改造,而我爱人王龙娣因为大学毕业分配在被“砸烂”的文化部,当时也在这个干校“锻炼”,从而认识。  相似文献   

18.
黄伊 《出版史料》2002,(3):48-51
我们团中央五七干校第七连,是由中国青、少年出版社组建成的连队,连同家属,有两百多人呢!干校在河南省潢川县黄湖农场。七连要管上千亩地。春种秋收,犁田耙地,还养鸡喂猪,放牛放鸭,种瓜种豆,做饭送水……这就要分工呀!顾均正和唐锡光两位先生,被  相似文献   

19.
全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工作暨数字图书馆建设会议,2001年7月8日至9日在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省各市委党校和部分省属干校图书馆馆长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共20人。这次会议的基本任务是:以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海南会议精神,总结全省党、干校系统图书馆自1998年以来自动化建设的经验,研究全省党、干校系统图书馆的自动化、数字化、现代化建设,商讨全省党、干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规划和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党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会议期间,传达了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全国…  相似文献   

20.
李城外 《湖北档案》2008,(10):30-31
李:王老。您客厅墙上这副著名书画家黄永玉先生写的对联“休对故人思故园,且将新火试新茶”笔划纵横驰骋,叫人痛快淋漓。今日上门.是想请您回忆一下向阳湖的干校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