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办刊十年开卷十年受益十年姚天祥,张文修《学位白研究生教胄》创刊快十年了,从创刊自开始我们已经成为它的热情读看,50分期,用期必读,开着它企。作为一个读者来说,办刊十年,只着十年,受益十年。在这里我们热烈祝贺十年来雳刊为我国学位导研究生教啻制厦的建江电...  相似文献   

2.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本刊讯(记者陆叔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于1994年7月26日至28日在清华大学召开。胡绳、何东昌、张孝文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何东昌、张孝文同志讲了话。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是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分析了我国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策,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学科与导师队伍的水平,稳定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七年五月中旬,全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计算机管理研究协作组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举行成立会。全国二十八所高校、四个省招生办和四川省高教局的代表等六十九人参加了会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国家教委研究生司的有关同志到会指导工作。研究协作组是研究生教育和学位管理工作者及有关专家在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中推广计算机管理的研究、联络、协作和咨询的学术性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制定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中有关计算机管理的统一标准和规范,为全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信息资源的共享创造条件;组织和协调研究生教育与学位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及工作学术交流;普及和推广计算机在研究生教育和学位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指导各单位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咨询服务;组织鉴定和验收有关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计算机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5.
1998/1999学年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交流与统一管理 ,促进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同意 ,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负责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有关信息发布工作 ,并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刊出。现将 1 998/ 1 999学年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情况予以公布 (资料来源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表 1  (按学位授予单位统计 )学位授予单位 博士学位授予人数 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北京大学 517 14 83中国人民大学 2 0 …  相似文献   

6.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基础知识(三)编者按:由秦惠民、王远主编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是我国第一部集学术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性工具书。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方面,该辞书做了重要的属于奠基性质的基础性、开创性...  相似文献   

7.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基础知识(二)编者按:由秦惠民、王远主编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是我国第一部集学术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性工具书。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方面,该辞书做了重要的属于奠基性质的基础性、开创性...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已经或正在发生一系列变革;(1)计算机网络加速了社会化教育的进程,从而加速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2)标准化教育走向个性化教育;(3)以教为主的教育走向以学为主的教育。网络在带给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时代变革不仅仅表现在物质基础的变革上,最为主要的是表现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整体观念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最直接的反映。通过改革创新学位论文管理机制:开展诚信教育、采用研讨式带教模式、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和统计学检测、加强论文双盲评审和答辩等,进而促进学风建设,保障学位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浅析张晓鹏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学位门类最齐全、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据美国1990年人口普查,在25岁以上的人口中,6.2%拥有协士学位,13.1%拥有学士学位,7.2%拥有研究生或专业学位。本文旨在介绍有关美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21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教育部学位中心)揭牌仪式在京隆重举行。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北京市及部分高等学校的代表出席了仪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副部长吴启迪为教育部学位中心揭牌。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前身是挂靠在清华大学的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近5年来,全国学位中心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评估、考试、认证咨询、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教…  相似文献   

12.
医教协同视域下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面临条件保障和工作机制改革滞后、未能紧密结合医疗卫生行业发展需求、缺乏区分度等问题。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的改革实践,面临缺乏保障、体制机制障碍、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深层次困境。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需要加强法律体系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调整招生规模和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1984~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14个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论文为样本,从论文的期刊和年度分布、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作者这四个方面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促进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2月21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揭牌仪式在学位中心所在地——清华同方科技大厦隆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吴启迪,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以及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有关司局和北京市教委有关领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和有关各界来宾近百人出席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1月5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理科工作研讨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在河南大学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及河南省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来自全国的116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及多省教育厅领导、专家、学者齐聚古都开封,探讨新形势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本刊编辑部应大会组委会邀请,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记者刘俊起)12月19日,2012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工作研讨会(总第19次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本次会议由海南大学承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有关领导以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0余位专、兼职编辑和通讯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川()2年7月ZI 日,甘肃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大会在兰州铁道学院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学位委员会、甘肃省民政厅的有关领导,湖北省、山东省和四川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负责人以及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会员单位的优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会议听取了甘肃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筹备机构负责人孙名符教授的学会成立筹备报告;审议通过了《甘肃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和秘书长。兰州大学副校长沈伟国教授当选甘肃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学把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称为系统,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称为要素;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组织形式称为结构;系统在一定环境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称为功能。我们现在需要研究的是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的结构与功能。(一)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的存在形式及结构功能特点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是整个教育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抓好研究生教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展,发 展速度之快,举世瞩目。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目前研究生教 育出现了质量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学位论文的质量方面有 了很大的滑坡。笔者根据学位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以本校 的做法为依据,对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 提出了几点想法。 一、目前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中采取的措施 为确保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各个学校都采取了一系 列的措施以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目前对研究生学 位论文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预答辩制度、 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消息几则     
消息几则为了积极开展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在研究生院试办十周年暨正式成立揭牌之际,成立了“华东师范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中心”是以华东师大从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有关人员为主,适当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