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郑晓芳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依托的是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第25课。本单元教学着眼于世界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关于本课,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认识‘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教科书以“两极格局的形成”为课题,以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影响为主线组织材料展开叙述,中心问题是强调美苏对峙与争夺。  相似文献   

2.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经济动因刘培成李金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二战”后,在雅尔塔体制基础上形成的以美苏为主体的两极格局全面崩溃了。世界政治格局从此进入了由两极向多极转换的过渡时期。那么,促使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演...  相似文献   

3.
~~签订密约,同意外蒙古独立,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等。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自近代以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维持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成为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二战”后,美苏两国因实力大增而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这是国际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国际关系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雅尔塔体系下隐藏着诸多矛盾。主要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  相似文献   

4.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945年,一个新的世界出现了。因为这一年实现了从战争到某种形式的和平过渡,这一年出现了新的雅尔塔格局和两个超级大国对立主导下的新的国际秩序。战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历程,几乎无不打上雅尔塔体系的深深烙印。无疑,雅尔塔体系对战后整个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尽管雅尔塔体系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不能完全划等号,但雅尔塔体系所体现的东西方关系和美苏对抗,也就是战后向两极世界格局演变的核心。仅就雅尔塔体系和战后两极世界格局这一共性的角度来看,也可以把雅尔塔体系看作是战后带根本性的两极世界格…  相似文献   

6.
学习或讲授岳麓版必修I“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课,避免不了要思考“冷战”这一核心概念。因为,冷战是美苏两极对峙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导因,而且,冷战的过程,也就是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在以往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只关注历史事件的叙述,忽视对冷战核心概念的讲解,无形中也影响了学生对冷战概念的史实联系与本质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关于德国统一和两极格局瓦解的思考栾树森德国法西斯怀着统治欧洲和世界的狂妄野心,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结果却是帝国的彻底崩溃,统一的德意志国家被肢解,美苏建立起两极对峙的雅尔塔体制,并保持了世界近半个世纪的和平。随着美苏两国地位的相对下降,欧洲局势出...  相似文献   

8.
●知识图解 ●思考视窗◆阶段特征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使以美苏两霸对峙为特征、在二战之后支配国际关系达 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的局面和发展趋势。美国自恃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企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它国 ,实现独霸世界的梦想。伴随两极格局下美苏对峙态势所造成的压制力量的骤然消失 ,国际社会中的经济、政治、民族、宗教等诸多矛盾凸显出来 ,作为这些矛盾的重要表现便是民族主义思潮抬头 ,地区性冲突加剧 ,甚至不断出现局部战争。当今世界正处于旧的格局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之际 ,国际…  相似文献   

9.
冷战之源     
二战后出现的美苏之间的冷战是20世纪上半叶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实际上是以美、苏为代表的两种政治力量、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是美苏两极格局的斗争,是二战后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斗争。  相似文献   

10.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和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之间发生了直接碰撞 ,并导致两国的斗争日益激烈。杜鲁门主义和两大阵营的理论不仅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也标志着美苏两国对世界政治的两极看法正式确立。马歇尔计划则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但两极格局是既不对称也不完全的。  相似文献   

11.
【考点指津】1.评价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对战后近50年国际关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雅尔塔体系消除了德日两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美苏两国又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称霸世界近半个世纪。尽管其间中国在第三世界也曾有过不小的影响力,但美苏才是世界的真正主宰者,全球各处的地区动荡几乎毫无例外地有美国和苏联的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进入90年代,随着苏联的衰落和解体,多数人改变了两极世界的观念,谈论更多的是多极世界格局问题。但是不管是两极世界,还是多极世界,这不应是个纯理论问题,更应是一种事实的概述。同时,我也不认为两极世界一终结,世界就变成了多极格局,这应有一个过程,正如两极世界的解体有一个过程一样。在90年代世界格局的变迁中,无论是两极世界的终结,还是多极世界的形成,可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前半叶连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下半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本专题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与美苏争霸局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等。  相似文献   

14.
仇永平 《新高考》2005,(4):47-48
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经历了巨大变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这些变化对当今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国际关系史历来是世界现代史复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根据复习迎考的要求,向同学们介绍复习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专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朱静  刘自尊 《天中学刊》2003,18(6):19-20
冷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解体,美国依仗其超强地位,积极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企图构筑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虽然执政党不断更迭,但美国政府努力实现“单极世界”的目标却是不变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前半叶连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下半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本专题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与美苏争霸局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等。  相似文献   

17.
~~一、重点理解的内容1.两极格局结束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题。③“一超多强”,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俄罗斯虽然受到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困扰,但仍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地与美国处于对抗地位;美国企图独霸世界,但遭到包括西方大国的反对;日本因经济实…  相似文献   

18.
现代国际格局是由欧洲中心向欧洲以外推进的过程。科技革命推动着国际政治格局的转换。从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均为欧洲中心格局 ,但另一方面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开始显示出格局外移的征兆 ,最终在欧洲以外形成美苏两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上述诸格局尽管都是战争的直接产儿 ,但究其根本 ,各国政治实力对比的变化乃是国际格局转换的基本动因 ,并最终促使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的和平转换。  相似文献   

19.
一、设计意图说明二战后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二战结束后,确立了以美苏两极格局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冷战对峙局面出现,资本主义获得前所来有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建立并相继改革,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将这一时期世界史和中国史结合起来,便于完整而清楚地了解世界的发展趋势,也便于从世界史的高度把握中国史。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世界正面临着惊人的巨变,1991年华约的解散与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战略格局的彻底终结,世界进入了向多极化和建立新的国防战略格局过渡的时期。我们认为在这一时期至关重要的是如何强化国防后备力量——广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一、大力强化学生的国家利益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