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体的压强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它对容器的底部、侧壁都要产生压强,同时,在液体内部也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跟液体的多少、体积等都没有关系.例1如图1所示的两个形状不同的容器A和B,底面积都等于100厘米2,装有相同深度H=20厘米的水,B容器上部管子的横截面积S’=4厘米2,h’=10厘米,下半部分是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立方体.置于水平桌面上,试计算比较:(1)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2)容器本身所…  相似文献   

2.
题目:如图所示,在粗细均匀的盛水容器中,将一个均匀的圆柱体A放入水中静止时,圆柱体有五分之一的长度露出水面,这时容器内B处的压强增大了58.8Pa,求:(1)圆柱体A的密度.(2)如果将圆柱体A全部压入水中和全部拿出相比较,B处水面的压强增大了多少?本题是某校初三模拟考试中的一道题,从考试情况看,这道题的正确率很低,全校312名初三学生中,只有6人全部做对,但却出现了几种错误和正确地解法,归纳如下:错解一:(1)由于圆柱体A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则有:F浮=G,ρ水gv排=ρAgSh,故ρA=ρ水h排/h=1/…  相似文献   

3.
题目:均匀圆柱体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当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于水面上,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人木块时增加了1200帕。若将木块浸没在水中部分削去,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比未放人木块时增加了400帕,求木块的密度。  相似文献   

4.
阿基米德原理其数学表达式F浮=ρ液gV排对公式中V排易产生如下两个方面的误解.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引起充分的注意.一、V排是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它有别于但又依赖于物体的体积V物例如把截面积为S,长为L的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如图1所示,当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人时,如图A,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等于圆柱体在水面以下部分的体积SL1,而小于物体的体积SL.当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加,在上表面未与水面相平之前.随着L1的增加,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将逐渐增大,但总小于物体的体积V物.当圆柱体的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时…  相似文献   

5.
在近几年的物理考试中,常出现由于液体的质量发生变化或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发生变化而引起其他量变化的题目。解这类题的关键在于液面深度变化量的确定,而确定液面深度变化量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下面通过几道例题,谈谈液面深度变化量的确定。例1如图1所示,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厘米2,内盛20厘米深的水。若再往容器中加入2千克水,且不溢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分析欲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只要求出加入2千克水时水面深度的变化量△h;而2千克水的体积△V应为图2中的阴影部分。因此,△h=△VS溶。…  相似文献   

6.
题目如图1。有一均匀木质圆柱体A,高为20厘米,底面积为200厘米2。A的底部中心系一根细线,另一端系在柱形容器底部的中央,容器底面积为400厘米2,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1.76牛,当容器内水高20厘米时,圆柱体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细线恰好被拉直,且线中拉力为零,如图所示.求:①再向容器注入水,水面升高到多少时,细线刚好被拉断?②当细线被拉断后,A上浮到静止在水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较线刚好拉断时变化了多少帕?分析与解此题为1996年徐州市的一道中考题,本题含有多个物理过程,涉及到密度、压强、浮力等知识,是一…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物理的液体压强部分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当一个(或几个)容器内盛有一种(或几种)液体,把容器放在水平的支持面上,求(或比较)①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和压力;②支持面受到容器的压强和压力.这类习题有些同学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故对此浅析如下,供读者参考.设容器底面积为S,容器内所装液体的质量为m,密度为ρ.所装液体深度为h.一、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与压力分析1.容器上下粗细一样的形状(如图1所示)①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p=ρgh.②容器底部受到的压…  相似文献   

8.
题目在一口大底小的锥形容器中盛有m克某种热胀冷缩的液体如图1所示,当液体温度降低时,容器底所受液体的压力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定.许多同学这样分析:根据压强公式得:F=pS=ρghS,当液体温度降低而收缩时,ρ变大,h变小,g和S不变,因此轻易下定结论“无法判定”,错选D.怎样正确分析出这道题呢?下面列出两种求解方法.解法1设液体密度为ρ,液体深度为h,容器底面积为S,容器中液体上表面积为S1,液体体积为V.根据压强公式得:F=ps=ρghs又(圆台体积公式),把它们代入①…  相似文献   

9.
1.如图1,有一个圆台体,圆台体积为V,高为H,上底面积为S上,下底面积为S下,且S上>S下.圆台底部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圆台全部浸入水中且圆台上底面距离水面高度为  相似文献   

10.
浮力     
考点聚焦本考点涉及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大小的计算和判断物体浮沉的条件等问题,常与受力平衡、密度、压强等知识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主要内容有:知道浮力的产生原因;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范例解析例1如图甲所示,将一挂在弹簧秤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图乙中能正确反映弹簧秤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解析金属块未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等于金属块的重力。一…  相似文献   

11.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 联系,如图1所示,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F=pS,Sh实际是以容器底面积S为为截面、以液体深度 h为高的液柱的体积,是这部分液柱的重.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等于以容器底面积为截 面、以液体深度为高的圆柱体液体重,在处理液体压力、压强问题时,可将容器内液体割补成圆 柱体形状,使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柱重. 例1 如图2,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在三个容器中分别注入质量相等的酒精、水  相似文献   

12.
下面的试题是2007年潍坊市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中的一道实验探究题. 题 实验中学物理课外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物理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讳下的圆柱型金属体(高度为10cm)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相似文献   

13.
液体压强公式p=ρgh,适用于计算液体内部任意深度h处的压强,它与公式p=F/S并不矛盾.p=F/S是庆强的定义式,是普遍适用的公式.而公式p=ρgh是研究某一深度处液体的压强时从公式p=F/S推导出来的.由于在同一深度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任强相等,由此可计算某一深度液体对任意方向的压强,压强的方向随着受力方向的不同而改变.公式p=ρgh中的“h”表示液体的深度,深度是从自由液面到液体中某点的竖直距离,而不是从容器底部到某点的高度.例一图1,甲、乙中A、B、C、a、b、c各处的深度分别是hA,hB,hC,ha,hb,hc.小结从图…  相似文献   

14.
1.在图1所示的盛水容器中,A、B、C、D、E各点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ρA、ρB、ρC、ρD、ρE,将各点受到水的压强从大到小排列,应是2.在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底面积为S、高为h的长方体铁块,现把它锻打成一个高为h/2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原来的倍。3.如图2,甲、乙、两三个容器中盛有三种不同的液体,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8:1.2:1.质量之比为3:2:1.若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且液体的深度相同,则容器底面积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为__,压力之比为_.4.履带式拖拉机的履带是用一块…  相似文献   

15.
在中考物理试题中,求解压强、浮力的变化问题是其中的一个新考点。现通过两道中考题加以分析: 例1 (内蒙古区包头市中考题)在粗细均匀的盛水容器中,放入圆柱体A,静止时圆柱体A竖直在水中,并有1/4的长度露出水面,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300Pa,如果容器的横截面积为S1,圆  相似文献   

16.
题目一个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里有880克水,客器的底面积为100厘米2,容器壁厚度可以不计.现把一个体积为200厘米3的水球放人水中,结果水面升高到h=10厘米(加图1所示)求:木球的材料密度为多少?(’对广西中专题〕解法1利用阿塞米相原理和深厚条件求解.木球排开水的体积VNI=一殿一V*,而V*。_p水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F4二p水gVbl,C$二F#,而C$==m$g,m*二P#Vw==l克/M米3x120厘米3二120克,故。二华二上挂红二。6克/M米。一一V*-Zto厘米’——“”““”一’”’解法2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漂…  相似文献   

17.
例1把A、B两个大小、形状和质量相同的容器,按图1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两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设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力分别是PA、PB、FB、FB;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压力分别是PA’、PB’、FA’、FB’.试分别根据容器内装满水(图1甲)和未装满水(图1乙)两种情况,比较下列物理量的大小.PA;FAFB;PA’PB’;FA’FB.解(1)如图1甲所示,容器内装满等量的水:(2)如图1乙所示,A、B两容器内装等量的水,但未装满:例2(1)在盛水的容器里放一块冰,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里水面的高度会不会变化?(2)如…  相似文献   

18.
例1水平放置的容器底面积为100厘米2,装上水后底部受到的压强为2.0×103帕,当在水面上放置一木块后(水未溢出),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为2.2×103帕.由此可知().A.该木块的质量一定是200克B.投入木块后水面升高2厘米C.底部受到的压力一定增加了2牛D.桌面受到的压力也一定增加了2牛解析本题如直接求解,难度比较大,也不便对所选答案进行判断.下面用增量法求解.设原来水的高度为h米,放置木块后水的高度为h’米,则由P=wi,P’=Pgh’得:P、P=pg(h’--h),即h’-h=(p’-p)/沼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加量为:F’-…  相似文献   

19.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ρgh(其中ρ为液体密度,h为液体的深度),压力F=pS=ρghS=ρgV,其中V=hS为圆柱体的体积。因此液体对圆台形容器底部的压力并不等于液体的重力。初中生没有对圆台体体积的求解经验,因此在比较等质量不同密度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和压力时比较困难。本文将讨论液体对不同形状的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并以三道竞赛题为例介绍两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教阿基米德定律 F浮 =ρ液 g V排 时正确理解“V排 ”是关键 ,而通过液面升高来求 V排 这类问题 ,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下面谈谈怎样理解 V排 =SΔh。( S为柱形容器的底面积 ,Δ h指液面升高的高度。)(一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 ,学生很容易理解 V排 等于物体的体积。怎样理解 V排 =SΔh呢 ?如下图所示 ,设柱形容器装深度 h的水 ,V水 =Sh,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 ,水面上升Δh,显然 :   V水 + V物 =S( h +Δ h)V物 =SΔhV排 =SΔh即图 2中 ,两阴影部分体积相等。(二 )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 ,V排 等于物体浸在水中的那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