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走边发展边治理的道路;转变经营攻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中国基本国情的具体矛盾存在五个方面;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矛盾;“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的矛盾;外部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科技开发与可持续发民的矛盾;人口压力过载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好这五大矛盾。说到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类整体的全面发  相似文献   

2.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求得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物质基础是土地。而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保护耕地不仅是保护农业的基础,也是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利用是决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走旧城内涵发展道路,是解决我国“吃饭”与“建设”矛盾的积极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为着在“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从社会发展目标、发展动力的角度看,成人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前的健康发展是实现后的必需条件。  相似文献   

4.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为在“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从社会发展目标、发展动力的角度看.成人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买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需条件,一、成人教育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保证(一)可持续发性的关键在于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末,人们在总结近半个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后提出的: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5.
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有历史基础和战略共识,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依托者,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我国维护主权与安全利益的有力支持者。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交汇日益增多,“搭中国快车”日益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华政策的主导面。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关系需处理好与西方大国及发展中大国的关系,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战略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和摩擦。  相似文献   

6.
韩国通过实施大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缩短了国家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国家经济的腾飞,但韩国大企业集团发展战略中也积累了许多矛盾,这些矛盾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从而大大降低了韩经济的安全性,通过剖析这些矛盾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尤其是我国正在实施的“抓大放小”战略提供某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人类处于历史的关键时刻,中国也“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3000年来我国的不可持续增长使资源、环境方面的欠账积重难返。“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后,“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生态基础薄弱,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和激化”,我国现有的发展战略、政策、计划和管理机制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994年发表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为我国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和相应的对策,是中国走向21世纪和争取美好未来的新起点,而发展经济以摆脱贫困,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8.
经济可持续发展●持●续●工●业●孙景沂(武汉市文华中学)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的目标是“发展”,而经济发展,尤其是工、农业发展更是“发展”的主题。传统的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战略上有很大的区别:一、传统的以经济增长定义的发展模式产业革命后,以工业化...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在中国未来发展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大五报告中再次重申实施这一战略。职业教育同经济发展的关系最直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职业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经济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目标与实力不足之间存在矛盾;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三根支柱”之间相互冲突;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目标与实施手段之间相互对立。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新的时代条件赋予了发展新的时代内涵.在当今实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科学发展是在理性思维指导下,以尊重客观规律、掌握科学方法和应用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发展;和谐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整体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和平发展是以和平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共赢性为基本特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实质,应确立两个理论前提:第一,“人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社会和人生的信念;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同时,“人的全面发展”还应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即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马克思、恩格斯将发展视为唯物辩证法总特征之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进行了发展和丰富,相继提出了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等新的发展理论和发展道路,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4.
课程、教师、学校以及学生的发展等构成了整体复杂的发展系统。课程、教师、学校等的变革及发展研究,需要在“系统科学”和“复杂思想”方法论的支持和指导下进行系统性和复杂性的思考,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山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保护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此基础上确定未来保山市环境保护的思路,贯彻环境经济和谐持续发展战略,探索环境经济和谐持续发展模式,推动保山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非均衡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国情而提出的,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区域间发展的非均衡性,二是人与人之间发展的非均衡性,三是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性。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可持续发展到协调发展——区域发展观念的新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缩小区域差距、兼顾“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发展、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虽互有关联,但内涵各有侧重:发展是状态的改善,持续发展强调过程,可持续的本质定义突出的是代际关系,协调发展着重的是处理人地、人人关系,追求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内在关系紧密,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强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高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相对的、动态的、长期的,将随着区域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对这些观点的阐释,有助于统筹区域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发展教育学作为一个重要教育研究领域的出现有其产生的特定原因,发展教育学是从教育的视角研究社会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并对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做出审视,进而通过教育自身的变革促进教育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发展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普遍接受的新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总结鸡西大学所走过的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 reformulation of the main findings and perspectives from a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100 counselors and therapists.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as a phase model and as a formulation of 14 themes of counselor/therapist development. The following six phases are described: The phases of the lay helper, the beginning student, the advanced student, the novice professional, the experienced professional, and the senior professional. The themes describe central processes of counselor/therapist development. The themes are addressing different issues such as shifts in attentional focus and emotional functioning,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reflection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a life-long personal/profession integration process. Sources of influence for professional functioning and development are described. The results show consistently that interpersonal experiences in the personal life domain (early family life and adult personal life) and the professional life domain (interacting with clients, professional elders, and peers) are significant sources of influence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