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与文化》2010,(5):50-50
大象:我感冒了,鼻子不通,来一桶滴鼻净。 牛:我有两个胃饿了就痛,另两个胃吃饱了就痛,医生让我吃两种药,可是我怎么知道药会进入哪个胃啊?  相似文献   

2.
我和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他和我,分别是“60季”,末和“90季”初的两个男人。 对,两个男人!这是我一直强调的,因为我入了团,长了胡子,一米七六的个子,这足以证明我已经不再是孩子。  相似文献   

3.
《知识窗》2013,(2):13-13
青竹姐姐,你好!我是一名大三女生.去年我遇到了一个男孩子。他曾是我闺密的初恋男友.他们两人分手两年了。他追求了我一个学期.希望我能做他的女朋友.但我一直未答应。随着两个人的交流逐渐增多.慢慢地,我发现他还是蛮不错的,其家境、长相、外形及比同龄人成熟等都令我满意.关键我们还是老乡.这对于在外求学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一点。  相似文献   

4.
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月,我实在累了,便请求主任给我两天假,出去旅游散散心。主任答应了,条件是我要带一双眼睛去。  相似文献   

5.
李荣标 《今日科苑》2011,(20):93-94
发明历程我是一个退休的人。外国有人说,退休是第二人生的开始,我很赞成这句话。我不愿意赋闲着,尽管我的退休金允许我赋闲着。退下来后,本来我还想再写两本书,一本为了两个在美国工作的女儿(她们生在中国、学在日本、工作在美国经历颇曲折奇特),一本是我自己的回忆录。但我觉得我自己太年轻(第二人生刚刚开始嘛),  相似文献   

6.
刊客沙发     
从之前认识、关注到现在爱上《大科技》,只有短短两个月。我从小就喜欢探索之类的文章、物品,说来也巧,我经常去报刊亭买书,有一次我心爱的书还没到,正愁没书看,报亭老板问我喜不喜欢科技类的书,然后就拿出两本《大科技》,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4月的A、B两版买回家,这一试不得了,我立马决定要关注贵刊,到现在我已经彻底爱上它了。由于对《大科技》的痴迷,一些非常喜欢的文章我都过目不忘,并且它们常常被我用作作文素材。所以,我必须谢谢《大科技》!  相似文献   

7.
刘慈欣 《发明与创新》2011,(1):I0040-I0043
连续工作了两个月,请求主任给我两天假,出去短暂旅游一下散散心。主任答应了,条件是我再带一双眼睛去。我也答应了,于是他带我去拿眼睛。 眼睛放在控制中心走廊尽头的一个小房间里,现在还剩下十几双。  相似文献   

8.
一天,父亲给我两只杯子,里面装满了泥土.父亲要我把杯子放在窗台上,每天给它们浇水.两个星期后,其中一只杯子的泥土里冒出了两片细细的嫩叶,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  相似文献   

9.
"一天,朋友的鹦鹉飞到我家,向我揭发它的主人有两个女朋友,我大笑起来,我的朋友确实有两个女朋友."--这可不是愚人节笑话,这是一件真事.而且比这更诡异有趣的事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0.
父爱深深     
王国梁 《科教文汇》2014,(27):I0001-I0001
第一次看到电视上那则公益广告,我当着妻女的面,流泪了。一位患了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忘记了很多事情,甚至认不出儿子,也不知道家在哪里。儿子带他外出吃饭,盘子剩下两个饺子,父亲竟然直接用手抓起饺子放进口袋说:“这是留给我儿子的,我儿子最爱吃这个了。”那样的一幕,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想起了离开我两年的老父亲。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循马里翁的评论性分析,首先从海德格尔的解构存在论历史的目标出发,分析并指出海德格尔对笛卡尔的指责适用于两个耽搁,即本我的耽搁和世界的耽搁,然后对造成这两种耽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笛卡尔的本我和海德格尔的此在之间的对立和确认关系进行了四个层面的阐述。文章最后指出,海德格尔对笛卡尔灰色存在论的解构其实力图恢复具有希腊内涵的"我",本我和此在只是"我"的两种不同言说策略。  相似文献   

12.
林志炫 《知识窗》2014,(19):35-35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未来,你是谁?”这个话题。这个话题有两个子命题:第一个是“未来,你想要自己是谁?”第二个子命题是“未来,你可以是谁?”我17岁时,听从了父亲的建议,选择了土木科系。就读土木科系以后,我碰到了我的音乐老师,她提供了一个“未来,我可以是谁?”的第二个选项,我接受了她的训练。两年之后,我发现,我开始有一个“未来,我想是谁?”的想法萌芽了。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业月刊》2009,(11):59-59
石家庄赵先生: 三年前,我父亲与他的两个朋友合伙开办了一家加油站。今年7月,我父亲因病去世,我是我父亲的唯一继承人,由于我是国家干部,无暇顾及经营,因此想把我父亲的股份转让出去,但是我父亲的合伙人不同意,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无有之教     
<正>最近一直在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读到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的时候看到一段趣事:表姐的女儿每天上四楼读书。她比圆圆大两岁,读上下两册《看图识字》。三姨屋里有一只小桌子,两只小椅子。两个孩子在桌子两对面坐着,一个读,一个旁听。我看圆圆这么羡慕《看图识字》,就也为她买了两册。那天我晚饭前回家,大姐三姐和两个妹妹都在笑,叫我"快来看圆圆头念书"。她们把我为圆圆买的新书给圆圆念。圆圆立即把书倒过来,从头念到底,一字不错。她们最  相似文献   

15.
刘文英 《知识窗》2014,(2):51-51
现在有一个字总是在我眼前晃悠,这两天反复纠缠着我的大脑,湿润着我的眼睛,弄得我一副窘态,有些狼狈,我决定好好把它看清楚,那个字就是“哭”。  相似文献   

16.
<正>"处女作"是摹状词。明知一个逻辑学者使用摹状词应当格外地讲究,我心中却认定我一生的学术创作是从两篇稚作开的头,两篇都是我的处女作。毕竟两篇稚作的发表相隔那么近,何况第二篇的酝酿比第一篇早好些年。我的《概然推理的作用》一文——简称《概》文——1961年8月15日发表在《新建设》杂志上。我在上海度假,没有立刻见到。不几天,文汇报编辑卢侨  相似文献   

17.
蚱蜢     
今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老爸和我在公园里散步。突然,我发现草地上跳出一只蚱蜢,我急忙追上去。只见它的身子是淡灰色的,有三对足,还有两根又细又长的触角,它的两条后腿很长,非常强壮,一次可以跳很远。它还有一对透明的、比身体还长的翅膀。可是,我怎样观察也找不到它的嘴巴。于是,我决定把它抓到家里去细细观察。到家以后,我拿着放大镜,发现蚱蜢的头和前腿中间有一个红色的东西,觉得很奇怪,就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这个红色的东西是蚱蜢的两颗大牙,它用这两颗大牙吃草。我想做个试验,就把它放在一个玻璃瓶中,还放了一些青草。我刚把青…  相似文献   

18.
影子动起来     
偶遇影子—天晚上,在路灯下行走时,我发现总是有一个小精灵跟着我。我转过身去看它,它一点也不胆怯,不逃跑,就待在原地。而且,它还会模仿我的动作——我做什么,它就做什么。当走到两盏路灯之间的时候,我发现竟然出现了两个小精灵,一个在前一个在后,真是太神奇了!这小精灵是谁呢?哈哈,它就是影子。我决定和它玩一玩!  相似文献   

19.
田一洁 《知识窗》2014,(13):1-1
有一年,我在老家休假,就我和妈妈两个人在家。那时我24岁,我认为正是大好青春的年华,而她则觉得我是个老始娘了,随时准备“清仓处理”。  相似文献   

20.
16岁那年,我父亲所在的部队从都市迁移到一个小乡镇,正上高中的我,也稀里糊涂地从一所知名的重点高中,转学到小镇的厂子弟学校。学校之间的巨大落差,令年少的我十分迷惘,在浑浑噩噩中结束了高中生活。高考落榜后,我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等冬季招兵去部队,要么第二年春季进部队家属工厂当工人。两个去向我都不喜欢,因此更加迷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