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学静 《学子》2014,(8):47-47
多萝茜·洛·诺特尔在《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一文中写道“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相似文献   

2.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胆小;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激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 --多萝茜·洛·诺尔特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师生关系的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只有教师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来对待,给他们以理解和关爱时,学生才能真正热爱学习,才能走上健康成长之路。 生活的体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表扬、接受、认可、承认、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耐心、感激、爱、自爱,就有奋斗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  相似文献   

4.
恰当的赞美可以使人精神愉悦,充满自信,学生也是如此。如果能用赞美的语言去表扬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尊、自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四个方面就如何赞美学生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学生心理教育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雷纯生 《湖南教育》2003,(18):42-43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他提倡赏识教育,告诫老师不要挖苦、讽刺学生。 不错,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比以往频繁了。然而,某些不当的表扬反而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  相似文献   

7.
休闲沙龙     
声音如果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相似文献   

8.
家长忌语     
《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这段话要求我们做家长的要多给孩子鼓励,多给孩子认可,少一些批评。因此,家庭教育中家长应避免以下语言: 1.“你不听话,我告诉你们老师!”这种语言滥借师威慑服孩子,易使学生与老师产生隔阂,从而不相信家长的能力。可换成:“你想,你们老师是怎样教你的呢?”  相似文献   

9.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孩子若生活在批评中,他学会谴责。孩子若生活在接纳中,他学会爱。孩子若生活在赞美中,他学会感激。孩子若生活在鼓励中,他学会充满信心。孩子若生活在赏识中,他学会生活要有目标。”是的,我们教师面对的这一群群可爱的学生,他们需要你的表扬,需要你的喝彩。  相似文献   

10.
他变自信了     
题记: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刚刚接手新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看着56个活泼又可爱的孩子每天围着我问这说那,那亲热依赖的表情让我增添了太多太多幸福感。可这种感觉还没享受几天,我就发现一个白白皮肤,大大眼睛的小男  相似文献   

11.
《小读者》2011,(9):I0007-I0007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相似文献   

12.
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为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如果在我们老师的眼里看到的,总是缺点,那就会把他们看成是坏孩子,他们的成长优势和骄傲就会在老师鄙视的目光聚焦下被扼杀。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会发  相似文献   

13.
家长忌语     
范国强 《早期教育》2001,(24):36-36
《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这段话要求我们做家长的要多给孩子鼓励,多给孩子认可,少一些批评。因此,家庭教育中家长应避免以下语言:  相似文献   

14.
爱是一切的源泉。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生活在爱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育者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 ,无论他们是幼儿、儿童、少年 ,还是青年 ,首先应该明确 :他们都是人 ,是鲜活的有思想的个体 ;虽说他们有差异 ,但他们都有一颗进取心 ,都希望表现自己、展示自我 ,使自己能有机会在某些方面获得成功 ;如果教师能及时地启发、表扬、激励 ,使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就会增强自信心 ,不断产生追求更大成功的动力和愿望 ,从而“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而至千里”。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说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 ,他就学会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 ,他就学会自爱。”表扬有进步哪怕是…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一名教师,或许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对你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个孩子来说,它可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实践证明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中 ,他就会学会谴责 ;生活在敌意中 ,他就会学会争斗 ;生活在恐惧中 ,他就会学会忧虑 ;生活在友爱和真诚中 ,他就会学会和谐 ;生活在欣赏与表扬中 ,他就会学会愉快和感激 ;生活在认可和承认中 ,他就会学会自爱并建立目标。如果一个教师能够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 ,他就不会沉溺于简单的说教之中 ,而是会抓住各种契机发现学生的潜能 ,引导学生学会自信、自立、自尊 ,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赏识中走向成功。本文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体会 ,对班主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少责备 多示范法国教育…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摒弃传统的教育偏见,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孩子,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是我们班主任教育工作获得成功的第一步。我坚信,只要我们老师给孩子点儿“阳光”,他就会灿烂。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告诫老师: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那么,在我们语文课堂上,应该怎样做才能确保教鞭不会落在“瓦特”的身上,“牛顿”不会受到冷眼,“爱迪生”也不会被讥笑讽刺呢?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恰如其分的评价策略,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即时评价,让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激励和有效引领,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心理学家发现:如果学生生活在敌视和讥讽中,他会好斗;如果学生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会钟爱他人,积极向上。在这里,我也想送各位教师一句话:“如果对学困生拥有期待,就会成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