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制约,再加上山区落后的经济条件,人们对小学劳动不够重视,是导致学生劳动素质能力较差的原因。其实,农村的孩子从小就受到了劳动的锻炼,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从事劳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只是缺乏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而已。因此,教师应从“知识点、切入点、突破点、延伸点”四点出发训练学生,全面提高他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发展和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要求,人必须尽可能地全面占有前人创造和积累的一切知识,才可能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而人在通过劳动实践所取得的一切知识信息,几乎全部以物化的形式存贮于图书馆里,所以图书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的服务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公益性及读的主导地位,加强个体化服务的研究,更好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人类必须劳动才能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在劳动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地向高层次发展,劳动使每个人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教育与生产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公民劳动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诗风 《山东教育》2008,(1):96-97
现代教育家蔡元培说:“劳动,是人生一桩最紧要的事情。”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本能,劳动教育是对孩子进行人生教育的根本。小学劳动学科作为基本技能学科,理应承担起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基本劳动技能的重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给广大的小学劳动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希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价值,提高课程实施对学生发展作用的有效性,克服课程对学生发展影响“表层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有不少的老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计算,学会解答相关习题,至于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那是语文老师的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够重视或者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从而导致不少的学生虽然知道某些概念、定义的含义,但就是无法用口准确地、有条理地说出来与人交流;有些习题会做,但就是无法说清其思考的过程。这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劳动资料和劳动一样均是物化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资料是劳动劳动器官的延伸,具有相似的功能和作用,都能创造价值。劳动对象在劳动过程中是被改造的对象其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是否承认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关键在于传统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是否要发展,如何看待生产力在传统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承认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7.
现代意义上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客观体现了劳动者与劳动组织之间,因劳动而产生的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本质上讲劳动关系实际上就是利益关系,正由于劳动关系双方各自有着各自的利益,相互之间产生矛盾不可避免,这便导致了劳动关系的不和谐发展。同样,在我国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也存在着许多因素影响着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对这些不和谐因素如若不加调解势必会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劳动技能的形成 什么是技能?一般说来,是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方式。而较高的或熟练的劳动技能,则是劳动者在长时间从事某—组特定劳动动作中,形成的几乎不用大脑专注支配就自行动作的行为习惯。那么,劳动技能及其形成过程有什么特点和问题呢?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通过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新加工组合,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能想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和教材特点寻找切入点,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参与劳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初步的责任感。”幼儿在3—6岁的发展阶段,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掌握自理能力。而劳动教学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它与智育、德育、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意识到个人劳动努力和成果的关系。从细节开始,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主动帮助别人劳动,  相似文献   

11.
潘庆玉 《现代语文》2005,(10):102-102
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从构成来看,它既包括人的生存能力的发展,又包括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从发展过程来看,人的发展既指向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又指向精神世界的可拓展性。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看,人的发展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创造新的发展动力。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这决定着它在人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人的劳动与创造物质产品的劳动是有区别的,首先是劳动的对象不同.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是有创造性的人.培养、塑造人,既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又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教育是一个创造过程,这与物质生产过程的机械加工是有本质区别的.教师每一次教育的成功,都不是原有工作的重复,而是他劳动过程中新的创造.同时,教师的劳动又是一门艺术.无论学生精神面貌的改观还是体质的增强,都要依靠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艺术创造.可见教师的创造力和适应力在教师的劳动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人是高度社会化的肌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在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社会环境接纳并塑造一个个个体的人,个体的人依靠劳动为社会创造物质基础,与此同时,认同并加入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给人以劳动活力并调适人与社会种种关系的是教育。所以,教育义不容辞地担负着促进人的社会化的重任。人必须通过教育才能成为社会合格成员。  相似文献   

14.
1农村教育要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需要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现有的农村教育也要新的发展。作为农村初级中学,其生源范围就是一个乡(镇)。由于受生源质量和高中教育覆盖面(全国初中生升人高中的比例为46%,农村初中的比例更低)的制约,绝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将直接投入农业经济的生产劳动中,迫切需要掌握这个全新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同时,农业经济日新月异地发展也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形势和要求,农村的教育和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交往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为了交流有关认识性与情绪评价性的信息而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个性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在与父母的接触、参与同伴游戏、接受学校教育以及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和劳动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而逐步形成的。人的需要的满足、兴趣的培养、能力的发展等都离不开交往。然而,我们平时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由于交往能力的不平衡而导致的这样的问题:一个班级  相似文献   

16.
在不少人的观念中,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而不是知识的创造者。从这种观念出发,就不会把教育活动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自然也意识不到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在发展教育科学方面,人们又总是把目光投向教育专家,希望由他们来发现新的原理,创造新的方法,再由他们来指导教育实践。由此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不仅使教育科学发展迟缓及窒息,而且使教师劳动本身失去魅力。其实,教育科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应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占有很突出的地位。教师劳动也最需要智慧和热情、探索和创造的劳动。谁看不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张毅 《教育评论》2022,(8):43-49
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生命关怀是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由于受工具理性的支配,实践中存在过于追求劳动教育的外在价值,导致出现劳动教育与生命关怀相互分离的现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生命关怀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理论逻辑,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是其价值逻辑,直面人的生命存在与发展是其实践逻辑。高校在劳动教育中应直面人的生命本身,关注人的生命存在;注重人的生命整体,促进人的身心和谐;把握人的生命情感,培养人的生命责任;树立人的生命理想,激发人的创新思维;培植人的生态意识,构建人的劳动生态。  相似文献   

18.
近一百年大众传播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随着媒介技术的高度发展,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人的异化程度和异化方式有新的变化,本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和大众传播学中“媒介即人的延伸”及“拟态环境”的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了大众传播过程中异化的延伸和放大现象,并提出了“拟态(信息)环境生态失衡”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自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问世以来,人们往往由于对之教条式的理解,认为惟有人类劳动人才创造或形成商品的价值,其他相关的一些生产要素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只是提供一定的必要条件以及把其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劳动产品上面,并不能创造新的价值。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实践的深入发展,要求我们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检验为标准,拓宽视里,更新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仲蓉蓉 《知识文库》2023,(3):163-165
<正>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新时期在科学系统组织开展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准确定位劳动教育的积极影响,从产教融合的角度促进劳动教育的全方位创新和系统性的改革优化,能够借助产教融合的力量,促进劳动教育的科学落实,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效。因此,新时期在高职教育改革实践中,需要准确定位劳动教育的积极影响作用,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需求,可以尝试从产教融合集成平台的设计和开发入手,促进劳动教育的稳定组织实施,保障人才培养工作能呈现出新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