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圆锥曲线有两种定义,第一种定义展示了三种圆锥曲线各自的几何特征,第二种定义则用统一的形式揭示了圆锥曲线的内在联系,使焦点、离心率、准线构成了和谐的整体,在解决涉及焦半径、焦准距等有关问题时灵活运用圆锥曲线的两种定义,往往能使解题过程变得明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概括出了与圆锥曲线相关的五种最值类型,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 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对椭圆、双曲线、抛物线都分别给出了两种定义,第一种定义展示了三种曲线的各自独特的性质及几何特征;另一种定义则以例题形式给出,用统一的形式(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之  相似文献   

3.
圆锥曲线有两种定义,第一种定义展示了三种圆锥曲线各自的几何特征,第二种定义用统一的形式揭示了圆锥曲线的内在联系,使焦点、离心率、准线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解决涉及焦半径、焦准距等有关问题时,灵活运用圆锥曲线的两种定义,往往能使解题过程简洁明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柯敏 《现代语文》2013,(5):60-62
在现代汉语中,词汇羡余现象十分常见,前人从双音词羡余、音译词羡余、词汇羡余等角度,在羡余定义、类型、成因、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在前人"羡余即语言结构的形式超过意义表达的需要,亦即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的羡余定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定义更为严格的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并对其结构类型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词汇羡余的六种类型,总结了词汇羡余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提出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六种版本.在选修2-1的圆锥曲线与方程中,教材都给出了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以下简称第一定义),同时在不同地方以不同形式介绍了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或统一定义形式(以下简称第二定义).但是在执教过程中,两个定义如何引入又如何教学,引起了很多同仁的争执.下面谈谈这两个定义的教学改进及反思,  相似文献   

6.
报道语体与谈话语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两种语体类型,它们都有各自的语言运用特色。通过对比两种语体的定义、特点、风格的异同来加深对这两种常见语体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贵刊在 1999年第 9期刊登了《椭圆第一定义的教学》、《椭圆第二定义的教学》两篇文章 ,探讨椭圆两种定义的不同内涵和外延 .教学之后 ,必然有学生提出二者有什么本质联系呢、两种定义能否统一在一起等问题 .笔者认为 ,应该将这些问题留给学生思考 ,并给予解释作为教学之后的补充与提高 .教材首先给出椭圆的第一定义 ,第二定义却以例题形式出现 ,得出了一样的标准方程形式 ,从“数式”的结构特点揭示了二者定义的一致性 .对此 ,不能不说教材做了精心的安排 .下面从轨迹的几何条件即“形”的角度来揭示两种定义之间的必然联系 .首先 ,由椭圆…  相似文献   

8.
程建平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2):《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年22卷2期-42-45.5页-《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年22卷2期-42-45.5页
实践类型和实践形式是两个不同的哲学范畴。实践基本类型从两个层次概括:“整体过程层”有经验型实践、半经验半科学型实践和科学型实践3种类型;“具体活动层”有探索性实践、创造性实践、变革性实践和生产性实践4种类型。实践基本形式从两个维度把握:“结构维”有外在实践和内在实践两种基本形式;“内容维”有实体实践、关系实践和属性实践3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9.
圆锥曲线的定义是推导曲线方程的依据,也是研究曲线性质的理论基础.圆锥曲线有两种定义,第一种定义展示了三种曲线的各自独特的性质及几何特征;第二种定义则是用统一形式揭示了圆锥曲线的内在联系,使焦点、离心率、准线等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因此,灵活应用圆锥曲线两种定义解题是一种最直接、最本质的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机过程教材中关于泊松过程的定义有两种形式,但教材对其等价性要么没有证明,要么只给出了证明的简单思路。本文给出了这两种定义等价性的详细证明过程。  相似文献   

11.
只有对动量、动能量两个描述物体运动物理量的主义、物质、物理意义、物理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对这两个量在分析问题中的适应范围进行了合理的界定。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新闻信息,应从网络交互性以及网络技术性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从网络交互性角度,网络新闻分为全开放式和部分开放式两类。从视觉效果角度,网络新闻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从超文本链接方式角度,网络新闻分为线性、树状及复合式三种。  相似文献   

13.
以模糊线性空间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非平凡模糊线性子空间的定义,并讨论了非平凡模糊线性空间分解为其它两个非平凡模糊子空间并的几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4.
One important purpose of a definition is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a word. Any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a definition may impede students' learning. However, research studies on the definitional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cs education are limited. Physics educators may not be aware of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definitional problems. As an example, The Feynman Lectures of Physic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four problems of definition: precision, circularity, context and completeness in knowledge. Feynman had the tendency of mentioning the words ‘define’ and ‘definition’ and discussing the problems of definition: they can be insightful, or challenge the conventional, preconceived notions of many physical concepts. One benefit of this study is that a framework can be developed to improve statements of definitions. This framework may guide educators or students to analyze the knowledge that is embedded in a definition. In the future, the learning of definition need not be content-oriented, but problem-based instead, with the help of definitional problems. Therefore, the use of these problems of definition in lessons can be an interesting area for future 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 Furthermore, we should be cognizant of inadequacies or inaccuracies in definition that may result in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相似文献   

15.
本对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理解、使用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相似文献   

16.
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危险犯有犯罪既遂形态意义上的危险犯与犯罪成立形态意义上的危险犯两种可能性,而对应于这两种研究角度,对“危险”这一前提本身的界定是不同的。立足于将危险犯作为犯罪既遂形态之一这一前提,危险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非现实性:二是与现实的联系性;三是表现形式的非单一性。基于将犯罪既遂划分为多种形态这一前提,危险犯之危险具有结果的意义,即危险犯之危险是危险结果而不是单纯的行为的危险。将危险结果与犯罪性结合起来,将危险结果作为犯罪结果的一种类型来理解,危险结果就是指由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所造成的某种事实状态所表现着的对犯罪客体侵害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大英百科全书》关于恶的释义为出发点,从两个角度来阐释恶与善的辩证法:一是从伦理学上关于恶的定义;二是从西方哲学和神学关于恶的讨论,以此证明善恶是彼此依存,甚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那种将善恶单一化、绝对化和极端化的看法,无疑是不利于我们对恶的深入认识和理解的。  相似文献   

18.
对工作过程的多维理解,有利于指导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常见的工作过程定义有情景定义和情境定义。基于两种定义应用时存在的困惑,在指导课程建设时,以"情景定义"理解生产化的工作过程,以"情境定义"理解教学化的工作过程。为全面理解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定义之外,应借鉴前联邦德国职教所完成工作任务的六阶段模型和德莱弗斯"从门外汉到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相似文献   

19.
利用函数可导的基本定义,得出并证明了判定两个函数乘积可导的充分必要条件,指出两个函数乘积在某一点可导并不一定要求这两个函数在该点都可导,甚至该点可以是其中一个函数的间断点,并针对该间断点的不同类型,给出了具体而简便的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人"脸面"观念的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个问题的解决是研究中国人脸面问题的必要前提:一是“脸面”的分类问题,二是“脸面”概念的定义问题。很多学者认可“脸”和“面子”的分类,或者与其类似的“道德性脸面”和“社会性脸面”的分类。学者们对“脸面”的定义则是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脸面”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成分的分析,提出了“脸面”的全新定义。根据这一定义,将“脸面”划分为“评价性脸面”和“互动性脸面”。“脸”和“面子”的区别也得到了合理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