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自2001年6月中旬启动,至2005年11月正式出版问世,十八卷本的新版《鲁迅全集》,历时四年半时间,由众多人付出坚实的劳动,终于完成了鲁迅著作出版史上的又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学术突破性的成果。新版《鲁迅全集》是在 1981年版全集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校勘、正误、补遗和修订,在充分保留原有版本基本面貌、已有优势和学术成果的同时,取得了许多新的可喜的进步。就本人承担的《鲁迅全集》第一卷的《坟》、《热风》和《呐喊》的修订工作来看,可以说是相当艰辛,相当复杂,相当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它所花费的劳动,远在我独立完成一部学术著作所需要的付出之上。  相似文献   

2.
新版《鲁迅全集》的修订工作,自2001年6月正式启动,历时四载,终将完成。在过去的几年间,热爱鲁迅和鲁迅作品的广大读者,虽然在等待着新版《全集》的问世,却也并没有离开过鲁迅。因为自2002年春天开始,承担着《全集》编辑工作的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编辑室,还推出了一套鲁迅作品普及读物。它们是《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阿Q正传》、《赵延年木刻插图本狂人日记》、《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野草》、《赵延年木刻插图本故事新编》和《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图鉴》。这套颇具创新性质的“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鲁迅作品系列”图书,一经面世,便受到读者热烈的欢…  相似文献   

3.
林穗芳 《出版科学》2007,15(3):21-29,39
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新版《鲁迅全集》18卷.与以前的1958版和1981版比较,编辑质量在多方面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是:标点体例混乱,往往导致标点用法失范.本文在具体探讨新版现存问题产生的根源之后,就《鲁迅全集》编辑工作如何进一步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林穗芳 《出版科学》2007,15(4):18-28
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新版《鲁迅全集》18卷.与以前的1958版和1981版比较,编辑质量在多方面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是:标点体例混乱,往往导致标点用法失范.本文在具体探讨新版现存问题产生的根源之后,就《鲁迅全集》编辑工作如何进一步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风景如画的胜地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日下午,在阳朔饭店的大会议室里,一位自发稀疏、年过花甲的老人,正在作关于新版《鲁迅全集》编辑经过的发言。这次会议,是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举行的首次出版研究年会的最后一次大会。此刻正在发言的这位身体赢弱,面容清癯,中等个儿的老人,就是新版十六卷《鲁迅全集》的定稿人之一,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编辑室主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王仰晨同志。“……我们终于赶在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召开之前把整套的新版《全集》搞出来了。这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指引的结果,是和乔木同志、林默涵同志的具体关怀和指  相似文献   

6.
《新闻出版交流》2002,(4):37-37
新版《鲁迅全集》将于2003年9月出齐。有39篇佚文书信将增补进修订版;有的要从《全集》中抽调;对《两地书》原信作编辑处理;对“注释”要减负。2002年3月8日5版《文汇读书》周报上,朱自奋同志对“五大看点”作了简要介绍:鲁迅一生所著大量作品,绝大部分已收入1981年版《鲁迅全集》。近年来《鲁迅佚文集》的出版,引起了不知情者的好奇,以为都是新的发现,其实其中既有确是鲁迅的文章,也有未必可靠,需要加以鉴别的。这次收入新版的佚文就是根据编辑细则,对一批已发现佚文(有些是1981年已经发现,有些则是1…  相似文献   

7.
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是目前最"全"的"鲁迅全集",可是《几个重要问题》这篇文章仍被遗漏。从《几个重要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其在当时的社会影响,以及后来一些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唐弢、严家炎态度来看,《几个重要问题》理应编入《鲁迅全集》。同时这篇文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鲁迅晚年的心态以及左翼文学界内部的论争。  相似文献   

8.
鲁译刍议     
王得后先生在《〈鲁迅译文全集〉终于出版了》一文中提出两点:一是研究鲁迅的人是非读《鲁迅译文全集》不可的,二是研究中国现代翻译理论和翻译史的人也是不可不读《鲁迅译文全集》的。有意思的是,我们是在研究中国现代翻译理论和翻译史项下去研究别位译者,别种译著;只有涉及鲁迅,第一点才可以单独提出。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在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一日对周海婴同志关于鲁迅著作注释、出版和研究工作的信,作了重要批示。《鲁迅手稿全集》就是根据毛主席批示的精神,由《鲁迅手稿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辑,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鲁迅手稿全集》共包括五个部分。先出文稿、书信、日记三个部分,计划在一九八一年鲁迅诞生一百周年以前,陆续  相似文献   

10.
12月3日是2005年修订版《鲁迅全集》全面上市的第一天。在北京图书大厦,从开门营业至下午五点,标价为990元的该套全集即销售出十余套,前来咨询的读者也是络绎不绝。据北京图书大厦有关负责人介绍,《鲁迅全集》再版的消息一经传出,就不断有读者到书店询问有关事宜。11月初,在与出版社充分沟通之后,北京图书大厦开展了第四版《鲁迅全集》的预订服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书店预订处就接到各界读者预订近30余套。有些性急的读者,还拿出钱希望抢先预订平装本《鲁迅全集》。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鲁迅,了解鲁迅精神,北京图书大厦还联合人民…  相似文献   

11.
周海婴日前建议,重新编辑和出版《鲁迅全集》。周海婴是鲁迅先生之子。他说,18年来,鲁迅研究领域取得了大量新成果,有的研究者还发现在1981年版本中存在不少批误。我们理应在以往各种版本的基础上,通过汇校整理出版一种更为准确无实的《鲁迅全集》,这对于正确理解鲁迅和更好地普及鲁迅作品都具有重要意义。周海婴建议新编《鲁迅全集》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八年版《鲁迅全集》从出版到现在,已经四十年了。这期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鲁迅著作的出版也得到巨大的发展。今天,鲁迅的书不仅在全国人民中广泛流传,而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遍了全世界。但是抚今追昔,我们不应该忘记,四十年前编辑出版第一部《鲁迅全集》的人们,是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从国民党法西斯匪徒的魔爪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为我们抢救和保存了这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三八年版的《鲁迅全集》不仅为后来鲁迅著作的出版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13.
2008年,许广平诞辰110年,逝世40周年。怅然撰写本文,以为纪念。 鲁迅猝然逝世,许广平化悲痛为力量,很快就投人了整理和补充鲁迅遗著的工作。她编好了《夜记》。她编好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译丛补》。她最后确定了《汉文学史纲要》的书名。这些书除《夜记》外,又都由她编入1938年版《鲁迅全集》。许广平的这些工作,为参与编辑出版1938年版全集的胡愈之、郑振铎、王任叔所肯定,也为冯雪峰、王士菁编定的1956年版全集和胡乔木、林默涵最后定稿的1981年版全集所肯定。许广平的这些工作,大半个世纪以来,更为海内外千千万万鲁迅著作的读者和广大鲁迅研究者所肯定。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史料》2005,(3):34-37
著名编辑家王仰晨先生于2005年6月12日去世,享年八十四岁。从十四岁当学徒算起,他在印刷和出版行业工作了七十年。曾在上海、昆明、重庆、桂林、烟台、大连等地的印刷厂、书店、报社工作,历二十余年,做过排字工人、校对、编辑和工务主任等;从1943年参加新知书店到1956年调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并持续到离休以后,历时近五十年,任小说组组长、鲁迅著作编辑室主任等。经手编发《青春之歌》、《平原枪声》等小说作品,主持和参与十四卷本《巴金文集》、十六卷本《鲁迅全集》的编辑工作,协助童怀周编选、出版了《革命诗抄》和《天安门革命诗文选》。离休以后,主持编辑了二十六卷本《巴金全集》和十卷本《巴金译文全集》,主持和参与编辑了四十卷本《茅盾全集》之中的二十五卷及《瞿秋白文集.文学编》六卷。1987年4月获首届“中国韬奋出版奖”。作为资深编审,他在工作中与众多的作家、学者有通信联系。曾结集出版过《巴金书简——致王仰晨》一书。这里选录了唐、钟敬文、叶圣陶、黄源、赵家璧、楼适夷、杨沫、陈原、萧乾等人致王仰晨的部分书信,用以缅怀逝者,同时从中可以折射出这位老编辑的人生一斑。选入的信件按时间顺序排列,由海客甲提供并注释。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开始实施的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下简称新版《规则》),是在1987年版的基础上修订的,"与旧版《规则》相比,新版《规则》在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上更科学、更实用."[1]"第一次对旧标准存在的问题和不完善之处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使其更简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强."[2]该规则实施5年多了,但效果却不容乐观.[3-8]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不能不说《规则》本身的不完善也是原因之一.为此,不少编辑业界同仁提出修改的意见.笔者除了赞同他们的合理建议外,就平时编辑工作的所见所想,本着简洁明了、方便、可操作原则,认为新版《规则》还有一些值得修订的地方,故不揣浅陋,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版《马恩全集》、《马恩选集》和《列宁选集》即将于近日出版发行。为了进一步做好这三种图书的宣传发行工作,日前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要把宣传发行新版《马恩全集》、《马恩选集》和《列宁选集》当作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做好这三套书的宣传发行工作,以保证满足广大读者学习的需要;新版《马恩全集》、《马恩选集》和《列宁选集》是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确定的常备图书。各大、中城市新华书店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 本刊2006年第7期发表了倪墨炎先生的《破解鲁迅茅盾"电贺"红军之谜》一文.在文中,倪先生提出了《鲁迅全集》中收录的"联名电贺"一信并非鲁迅和茅盾所写,而有可能是红军内部人士撰写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在革命导师恩格斯逝世100周年之际,由我国自行编辑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1、11、30卷出版了,同时出版的还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和《列宁选集》第3版。新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由中央编译局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文重新编译的,译文更为准确,编排更为合理,资料也更为丰富。新版《列宁选集》根据《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重新编选。两部选集在内容的编排上,既适应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内容准确、使用方便、长期稳定的版本。新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两部选集的出版,为我国人民系统、全面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提供了丰富准确的原著,是我们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出版界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通讯员李俊歧、记者刘浦泉)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一生究竟写作多少字?北京计算机三厂最近用电脑进行检索和统计的结果,《鲁迅全集》共有2985168个字。今年初,北京计算机三厂根据鲁迅博物馆提出的要求,将计算机软件输入“长城286微机”,开发出了《鲁迅全集》微机检索和统计系统,首次精确地搞清了《鲁迅全集》的字数,检索一遍仅用了6分钟。  相似文献   

20.
十六卷本《鲁迅全集》第九卷收入《汉文学史纲要》一书,并加说明云——本书系鲁迅1926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在作者生前未正式出版,1938年编入《鲁迅全集》时改用此名。这份说明写得很客观。现在的问题在于,因两版全集都采用而相当流行的《汉文学史纲要》这个书名,是否恰当,是否有必要加以改动曾有人以为很不恰当,应改为《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其理由,或说是“按此书名大谬,不合鲁迅之本意。鲁迅原写书名是《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古代’二字有特定含义,指从原始社会到汉代以前……‘汉’即汉代”(《对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若干校勘》,《绍兴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