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出山到三国鼎立以及六出祁山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粗线条分析,认为谓诸葛亮忠刘备则可,但谓忠汉室则不可;谓识时务则可,谓明大义则不可。纵观其一生,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东征西伐,都只是为刘备个人谋取私利,兴复汉室只不过是迷惑百姓的招牌而已。刘备集团从最初的发迹到最后的灭亡,既未推动历史前进,也未给百姓带来任何利益,相反却造成国家七十年的分裂动荡,连年不断的战争,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百姓灾难深重。作为刘备集团最重要的成员之一,诸葛亮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汇》2011,(3):7-8
叶开是《收获》杂志的副编审,女儿乔乔读三年级。乔乔在学第48课《智烧敌舰》时,遇到一道题: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乔乔答:孔明和庞统。可老师说,标准答案是诸葛亮或周瑜,写孔明也是错。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乍一看,人们还以为他在责骂自己,其实,诸葛亮并不"卑鄙". 现代汉语将"卑鄙"释为"卑劣龌龊"之意,指的是道德品行恶劣;《出师表》中的"卑鄙"是"低微而鄙伺"之意,指的是身份地位地下.  相似文献   

4.
常听大人们说,有个诸葛亮通天文,晓地理。我想,这个诸葛亮是谁呢?能耐有多大呢?后来,我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才知道诸葛亮真的有非凡本领呢。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魏延素来不喜,表面看似乎心存偏见,识人不明.实际上,其深层次原因是由于诸葛亮意欲重建儒家秩序,使蜀汉成为正统政权,故在道德上力求完美无暇,对魏延弑主之举自然难以认同.  相似文献   

6.
蜀汉与孙吴之间的夷陵之战,是确定两国疆域的一场战争.其中,关于诸葛亮的态度,史载不详,历来论者虽都从<隆中对>中"结好孙权"等证据解释诸葛亮应该不支持伐吴,但他们都忽略了同在<隆中对>中也提到了"跨有荆益"的战略要求.而蜀汉政权倘若无法"跨有荆益",便难以实现其复汉的目标.以此,占领荆州成为必要的过程,诸葛亮对此不应反对.  相似文献   

7.
说到聪明才智,人们常常会想起诸葛亮.他足智多谋,胆识过人,一生中导演了许多令人惊叹不已的政治和军事事件,是一位卓越的战略家.可是他由于劳逸失调,健康状况不佳,以至关键时刻误了大事。  相似文献   

8.
略微低着头,一副谦虚的样子,其实对敌人他是从来不谦虚的。他足智多谋,哪怕处在危险时刻,也能化险为夷——这边吃亏了,那边赚大头;这次委屈点,下次大胜利。真是任何时候都是他亮。  相似文献   

9.
“群英会”是诸葛亮初出茅庐之后最风光的日子。“卧龙”“凤雏”,属于汉末第一流的名士,据说,只要能得到其中一位的辅佐,就能平定天下,成就帝王基业。刘备装得像个受气包一样,把诸葛亮从卧龙岗深处请出来,一开始打了几个胜仗,刘备总算摆脱了屡战屡败、抱头鼠窜的厄运,这个穿草鞋的“大汉皇叔”苦苦地折腾了半辈子,终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年轻时博览史籍,胸怀大志,常峨管仲、乐救自比。东汉柬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县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经刘备三顾茅庐。方始出山。后忠心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     
日本相传有一句谚语,说“三个人凑在一起,聪明智慧就抵一个文殊菩萨。”在中国,我们说“三个皮匠抵一个诸葛亮”。日本把以智慧著名的文殊菩萨作为聪明智慧的象征,而在中国,聪明智慧的象征是诸葛亮。  相似文献   

12.
诸葛亮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徐州瑯玡郡阳都县(今山东省临沂县)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徐州是黄巾起义军扫荡的中心,同时也是世族豪强大地主争夺的军事要地.诸葛亮早孤,无力聚族自保,便随叔父诸葛玄流转豫章(今江西)、荆州一带,最后定居荆州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襄阳地处水陆交通要道,由于战乱较少,中原士子来荆州避难的.多萃荟于此.诸葛亮经常与这些人交往,研讨学问,谈古论今,加之他本身颠沛流离的社会经历,使他对国内政局了如指掌.他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誊之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     
弓木 《现代语文》2009,(9):F0004-F0004
一直想问你 是不是你下山 鬼谷子老先生 就送一计  相似文献   

14.
为免引来不必要的质疑,我开宗明义:本文只谈文学(小说)意义上的诸葛亮。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马谡是蜀国的参军,自幼熟读兵书,司马懿引兵进犯,他自告奋勇镇守汉中咽喉街亭,并且在出发前“立军令状”。结果因为自高自大,骄傲轻敌,拒绝副手王平于当道筑土城的劝谏,被司马父子趁机断了汲水之道,乘虚而入,街亭失守,蜀国因此丢掉了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变得十分被动。  相似文献   

15.
诸葛亮必败     
《三国演义》只是一部演义体小说,但人们却总喜欢把它当历史来读,并试图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智慧。于是,大多数人都掉入了伪智慧的陷阱。这个陷阱的上方便是诸葛亮——这个看似伟大实则虚妄的目标。我们自身与诸葛亮伪智慧有关的缺点至少能够列举出如下几点:我们总是盼望着能遇到一个“三顾茅庐”的主子,结果等到老也没有“刘备”光临。《三国演义》使我们成了幻想主义者,我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却在等待中逐渐丧失了。我们总想做只动口不动手的点子大王,所以特别羡慕那个“运筹帷幄”的军师,实质上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实战能力太差了。我们不…  相似文献   

16.
浅析诸葛亮     
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诸葛亮这一人物塑造上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7.
论诸葛亮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就曾经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在批林批孔运动走向深入、普及、持久的时候,把一千多年来我们民族中几乎家喻户晓的诸葛亮进行历史的分析和评价,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出师     
今天我要考考你们:从现在到午时三刻,谁能得到我的允许走出水镜庄,谁就算出师了。午时三刻后,自便。母亲病重,请允许我回家看看。少年时期的诸葛亮拜水镜先生为师三年后,老师想出题来考考大家。先生,我实在想不出来,请允许我到庄外走一走,可能会想出好办法。诸葛亮出师$粹介动漫工作室  相似文献   

19.
浅析诸葛亮     
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诸葛亮这一人物塑造上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20.
诸葛亮是三国时的政冶家、军事家。他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为蜀国的统一、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好家长。诸葛亮晚年得子,取名诸葛瞻,字思远,取“志当存高远”之意。诸葛亮对自己的儿子非常喜爱,但又担心他没有出息。在给兄诸葛瑾的信中,诸葛亮表明了自己的心迹。他说:“瞻今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