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大多数家长仍停留在教孩子识字,背诗词或学音乐、绘画等某一方面,而对孩子进行较为全面的智力开发训练重视不够。有关专家研究表明,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与人大脑的发育是相适应的。5岁孩子的大脑已达成年人脑重量的95%,是人智力发展的黄金时代,可以说人的智力30%是在4~8岁间获得的,一些从事科学创造的基本素质也是从儿童时期培养的。比如:印度发现的狼孩由于错过了智力开发时期,在回到人类社会后,虽经多方面的教育仍然与狼差别无几,是永远不可能恢复到在人类社会中生长jj88a15的儿童的智商水平…  相似文献   

2.
人生佳期在何时最聪明的时候人在18岁至25岁最聪明。女人在20岁时,头脑反应最快。男人在30岁时,智力达到高峰,60岁时的思维能力最佳,具有最大耐心和毅力。人一旦步入30岁,记忆力开始衰退,但能力或效率却提高了。最佳恋爱年龄男女青年在22岁左右开始谈...  相似文献   

3.
观点     
《中学生电脑》2011,(1):4-4
专家称幼儿教师应该专业化 人类智力发展的速率是:1岁时达到20%,4岁时达到50%,8岁时达到80%。那么也就是说,人的智力的四分之三是在人小学前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若把17岁时所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作为100%,则从出生到4岁时就已获得50%,4岁到8岁时又获得30%。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指出: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我们现在普遍是让儿童7周岁才开始接受教育,把3~6岁这个智力开发的最佳期错过了,造成了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学龄前的这一巨大损失,不是小学阶段所能够补偿的。张鹤立老师创立的“超前教育”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她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就是“快速阅读法”和“珠脑速算”。实践证明:从幼儿期开始进…  相似文献   

5.
广泛提早开发智力,是大量造就人才的重要关键。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成熟从出生至四岁发展到40%,四—八岁发展30%,八岁以后发展剩下的30%。人的整个智力能量,四分之三以上在他小学三年级时已经确定了。大脑研究资料表明:大脑皮层细胞分化,三岁大致完成,八岁与成人没有多大差别。我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  相似文献   

6.
未来社会要求新一代人既要有理想、有道德、有化、守纪律,又要勇于探索、思想活跃、善于动脑、应变能力强。于是我们就不难发现,幼儿的智力将是他们立足社会的一个重要砝码,更是幼儿在未来进行创造、取得成功的根本。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智力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50%,4-  相似文献   

7.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布鲁姆,综合了一些心理学家对智力测验的研究成果,根据不同年龄的智商与成熟年龄智商的相关系数绘制了一张个体智力发展的曲线图。他认为以17岁时测得的智力为准:1岁儿童的智力发展至少达到20%,4岁达到50%,8岁达到80%,12岁达到90%。他又指出:在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人的智力17岁达到最高水平(假定力100%),4岁之前已获得50%,8岁之前已获得80%。可见,0—3岁是人的大脑成熟和智力开发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进行智力开发,对人成长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我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杨存惠吴荣忠倪培芝我院现有专任教师743人,其中35岁以下408人,约占教师总数的55%。36—49岁的教师111人,约占教师总数的15%,50岁以上的教师223人,约占教师总数的30%,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这...  相似文献   

10.
智力有高低之分,我国心理工作者对20万人作了调查,得出结论:智力特别低的人占0.3%,不幸的是百里挑不出一的数额中,您的孩子恰在其中。美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他20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核反应堆,40岁才结婚。他的妻子尤利卡临产前  相似文献   

11.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曾用智力测验方法选取了1500余名天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追踪研究。30年后,发现其中有20%原来智力很高的天才儿童,成年后并没有成就。拿他们与幼年时同样智力高,成年后有成就的人相对照,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别不在于智力,而在于是否具有坚强、乐观、向上、自制、专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由此看来,影响一个人学习和成就的取得不仅受智力水平的影响,个性因素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有鉴于此,本测验随机抽取了江门幼师二年级(98级)二个指标班的学生,共102人,用性格类型测验量表进行测验,以研究性格…  相似文献   

12.
一、理论上的粗浅认识 所谓智力,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机能的综合,而这种“综合”是以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为前提的。它包括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思维力和记忆力等五个基本因素。而这些能力完全是由大脑所承担的,所以,对智力的开发就是自觉地有效地促进大脑机能的提高。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大脑整体的开发利用,二是对大脑生长发育阶段的培育提高。第一层意思是说,人的大脑尚有90%的潜力未能得到开发利用,而这90%的潜力,很大部分存在于大脑右半球。因此,智力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大脑右半球机能的培育提高,并使之完善和达到高能。第二层意思是说,人的大脑在其智力发展高峰之前要不误时机的进行培养。从智力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在20岁以前是不断上升的,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发展高峰期在20—34岁之间。所以,如果不注意在人生道路上智力发展的关键时刻,即在启迪智慧的“萌芽期”和智力发展的“潜在期”(青春期)发展智力,那么绝不能期望在30岁以后会出现才华横溢的智力“旺盛期”。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科学研究证明,儿童成长有三个智力高峰期,儿童在3岁前大脑已成熟60%,为第一高峰期,4岁—9岁大脑成熟增加30%,为智力第二高峰期;9岁以后大脑成熟增加10%,为智力发展第三高峰期。科学家认为,对3岁以前的儿童没有进行智力开发,是最大的智力浪费。当代脑科学理论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开发幼儿大脑潜能是幼儿教育的任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杨玉英、朱法良研究员十多年来在开发大脑潜能的理论和方法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创制了“3.3.3系列智能学具”和《中国3.3.3智能量表》(2—6岁),“3.3.3课题”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习与  相似文献   

14.
人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二级过程”:潜能实现过程和能力提高过程。潜能的实现过程往往是自动的。人类智力潜能至少有50%以上是在正规教育作用之外实现的,训练并提高人的能力应以入之潜能的充分实现为前提。 人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年龄区间:10岁以前,10岁到15岁,15岁以后。10岁左右潜能臻于成熟,1S岁左右潜能  相似文献   

15.
广东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现状及思考○王斌伟一、基本现状据1996年底统计,我省高校从事人文社科教学和科研活动人员11435人。其中55岁以上2149人,45岁以下(含45岁)6672人,40岁以下(含40岁)5363人,30岁以下(含30岁)2951人...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提出智力落后(弱智)儿童的概念,较为统一的见解是:由于脑损伤或发育不全,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人的发展水平并处于持续状态,社会适应行为、能力差的儿童,称做智力落后儿童。1987年卫生部对全国出生缺陷监测调查和1988年全国0~14岁儿童智力低下抽样调查显示,我国0~14岁儿童中智力落后儿童发病率为1.07%,城市为0.75%,农村为1.46%,男性儿童为1.13%,女性儿童为1.01%。也就是说大约100个14岁以下的儿童中,就有一个智力落后儿童,这是非常严峻的现实。通县是北京的郊区县,有6…  相似文献   

17.
记忆与年龄     
中年以上以至老年人的记忆力、感觉、运动反应等虽然有所衰退,但其言语的知识和判断力等则不易衰退,甚至反而上升。研究证明,人在50岁以后的智力(包括记忆力)水平还多于青年 时代。一个人的记忆力可保持70——90年以上。最新研究表明,如以18岁至36岁记忆力指数为100%,则36岁至60岁指数平均为96%,61岁至85岁记忆力指数平均为80——85%。这充分说明,人到中年以后记忆力的衰退并不象人们所想象的严重。虽然60岁以上的老人阅读非专业文章,记忆力大约只是年轻人的40%,而老年人有  相似文献   

18.
近来不少书刊引用美国心理学家B.S.布鲁姆关于人的智力成熟百分比的看法:以17岁时的智力为成熟的智力,那么,智力发展过程中,其50%的智力是在胚胎至4岁期间形成的,30%在4—8岁期间形成,剩余的20%在8—17岁之间形成。这个看法引起了一些争议。因为它显然是不全面的。可以说,它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足之点。其可取之处是它描述了智力发展的总趋势:先快后慢,最后趋于停滞。同时指出智力的成熟期大约在17岁左右。其不足之点是,用百分比描述智力阶段  相似文献   

19.
美国有位心理学家对千余名儿童进行了跟踪研究,30年后总结发现,成就与智力不完全相关.智力高的人不一定成就高。在800名男性实验中,他把其中成就最大的人(占20%)与没有成就的人(占20%)作了比较,发现他们最明显的差别不是智力  相似文献   

20.
你不聪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毕生致力于观察研究智力超常儿童的成长情况。他选择了1528名智商超过130的中小学生,对他们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踪。 特尔曼去世后,心理学家西尔斯等人继续他的事业,一直追踪到被研究者平均年龄超过60岁时为止。这项旷日持久的研究表明,智力与成就并不总是成正比。有才能、有成就的人常常不是当年老师和家长认为十分聪明的孩子。 在男性被调查者中,成就最大的20%和成就最小的20%的明显差别不在于智力的高低,而在于个性品格的不同。谨慎、有进取心、自信、不屈不挠、坚定性最终成就了那些成功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