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得到发展。就我们小学语文的教育来说,更应是一个关注学生个性成长,关注学生的生命个性、生命情感和生命天性的过程,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自主交流、反馈,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必要平台。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把语文课堂教学的文本也当成一个活的生命体来看待。这样,师生感受到的是各个生命的交流、涌动、成长。  相似文献   

2.
正人是有情感的生命个体。尊重生命,就必须承认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丰富情感的活生生的独立存在的人。目前,语文课堂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只见书不见人,禁锢了学生的独立情感,缺乏师生情感的和谐沟通,课堂情感苍白,没有生命力。所以课堂的中心必须实现由"教"到"学"的回归。1.解放情感,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需求,可以通过设计一分钟演讲、表演小品等形式,  相似文献   

3.
一、从“传统课堂”到“生命课堂”:课堂重构的趋势1.新课堂教学基本理念:生命关怀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日本式的赫尔巴特课堂模式与苏联的凯洛夫课堂模式占据主要地位。直到上世纪80年代起出现了一些新的课堂模式。但是这些模式依然没有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窠臼,课堂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正如叶澜先生指出的课堂教学改革成了“学校教育改革的攻坚战”①。造成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没有跳出“学生学习是特殊认识活动论”的框框。近几年随着人本主义教育观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冲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4.
高春玲 《成才之路》2010,(15):51-51
针对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现状,提出了作为文化传播使者的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观念,重新深入剖析语文的机理。提倡把课堂构建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主体意识放在首位,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使学生的技能、情感得到发挥的“生命”课堂。并对构建语文“生命”课堂的方法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莫萍春 《考试周刊》2012,(65):64-65
课堂上,关注学生体验,让学生抛开一切顾虑,满足学生的各种合理需要,还他们一个充满自由空气的数学课堂,从而营造出一个和谐、幽默、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和谐的课堂是传递知识和智慧的殿堂,是和学生平等、民主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呢?我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来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如今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问题,要关注生命教育在高职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开展一系列有关生命教育的语文课程,强化高职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展生命教育工作,是为了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加重视生命,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所以说,在高职语文课堂中重视生命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构建充满生命教育的语文课堂,争取高效的课堂教育效果和有力的生命教育启发,这是从事高职语文教育的人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语文"课堂、快乐课堂和自由课堂三个方面阐述怎样把生命教育融入语文课堂,从而构建充满生命力的高职智慧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细化为一门学科的时候,语文的教育价值主要依靠课堂来传递。语文"生命化课堂"在于以语文文本知识为基础,将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渗透给学生,让学生领悟生命的整体性特征,塑造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昂扬的姿态面对人生。在构建语文"生命化课堂"的过程中,如何确立课堂的主体,平衡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与氛围,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尊重生命,彰显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生命化课堂”就是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不仅要满足学生认知的需求,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长远发展,让师生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体验着生命的涌动与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积极构建语文“生命化课堂”。  相似文献   

11.
活动与生命课堂之链接语文教学秉承着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人的教育之终极目的,即语文要给学生的更多的是一点生活的情趣、一个心灵居所、一种健全的人格。一言以蔽之,要实现生命的成长。而教生命自然需有生命力地教。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个性,课堂气氛才能和谐,教学效果才能明显。具体做法是:首先让学生走进"作业超市"做作业的主人,其次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的学习环境,再次是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最后才能达到语文教学在和谐愉快中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耿洪波 《现代语文》2013,(11):119-120
众所周知,在众多的学科中,语文学科是最富于情感和最富于人性的学科,因为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识、道德观念、生命意识等元素,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丰富的情感意识教育、道德观念教育、生命意识教育——尤其是生命意识教育等的重要学科。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利用语文课文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意识,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语文学科生命价值取向的学科价值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得到发展。就我们小学语文的教育来说,更应是一个关注学生个性成长,关注学生的生命个性、生命情感和生命天性的过程,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自主交流、反馈,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必要平台。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把语文课堂教学的文本也当成一个活的生命体来看待。这样,师生感受到的是各个生命的交流、涌动、成长。所以,在这样的课堂里,应该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15.
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课堂的慨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惟有如此才能承载新课程的企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中,课堂才能显现真正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提问题,或者不敢提问题,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学习观念陈旧,受传统教学“你问我答”的授课影响太深。正如王充所说:“即徒诵读,读书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这类也。”王充又说:“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所难。”意思是学生不要只背诵文章,还要大胆“提问”。针对当前的课堂和学生提问是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从思想上教给学生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7.
谈教学,谈授课,当然都离不开一个话题: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陛呢?这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学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教学课堂。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创新人格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琚庆享 《考试周刊》2009,(12):57-58
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是完全正常的,读者就有一千  相似文献   

19.
郁蓉 《教育教学论坛》2014,(28):172-173
可以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当前的新课改大背景下,我们的课堂教育必须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内在的自然天性,保护学生生命力的正常发展。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在本文中谈谈如何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希望对广大业内同行有所借鉴帮助。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该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可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以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人格魅力,构建生命课堂,从而促使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