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和号角。报纸没有言论,不算一张完整的报纸,报纸没有好的言论,不算一张好报纸。纵观县市报,言论始终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因此,加强新闻言论,是县市报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一、从县市报的现状看加强言论的紧迫感 县市报与中央、省报比较,最为薄弱的要算言论了。笔者对手头掌握的7个省的10家县市报1994年1月至3月的言论作丁一个粗略的统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和大报相比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从数量上看,这10家报纸属周三刊的4家,其余6家属周二刊,1月至3月共出版200期(只搜集到180期),言论共60篇,平均每期0.3篇言论,也就是说,平均每3—4期才有一篇言论。言论数量较多的湖北省随州报、仙桃市报、山东省平度大众报、四川省郫县报,平均每期也只0.6篇,有两家报纸1月至3月的言论加起来也不超过8篇。可见言论在县市报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2.
1992年12月下旬,陕西工人报编辑部收到了一篇《大娘啊,您在哪里》的通讯,事迹感人,文笔生动(此稿首先在《铜川矿工报》发表,被评为1993年度陕西新闻奖一等奖),我看后深受启发,就配发了《反差与震撼》这篇评论员文章。见报后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收到了不少读者来信,有的还寄钱寄物慰问铜川矿区特困职工。这篇稿子先后被评为陕西新闻奖二等奖和全国工人报刊好新闻一等奖,最近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新闻奖”。有关方面的同志,要我谈谈写这篇文章的体会,实在也理不出个道道来,于是就借题发挥,说几句题外的话吧! 大家都知道,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多数报社的负责人都把撰写言论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 但是,近些年来言论也是我们报纸的一个薄弱环节,往往被办报  相似文献   

3.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报纸上没有言论,就显得软弱无力。因此,要办好企业报,也必须加强言论的写作和宣传。过去,我们《莱钢报》对言论的写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版面上配发的言论较少。针对这一状况,从今年开始,我们报社加强了言论方面的写作和宣传,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报纸要期期有言论,没有言论的版面不能评为好版面;同时要求编辑对一些重要新闻配发言论,提倡记者、编辑  相似文献   

4.
提起报纸的言论,我们这些地市报的“老总”们,都在这方面动过不少脑筋,下过不少功夫。言论是一张报纸的旗帜,也是一张报纸显示自己特色的标志,许多报纸的新闻改革也往往以此为突破口。衢州报是一张每周四期的四开小报,这些年我们在言论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承认和欢迎。春节前,报社编辑部曾进行了一次读者意向调查,言论专栏的得票率达到43%,  相似文献   

5.
言论在报纸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党报,强调指导性,首先要写好言论。一张报纸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人们首先是从言论中获得判断的;当前应注意些什么倾向、动向,也总是通过言论来体现的。从总体上说,地市报的言论是个弱项。地市报与省以上党报比较,言论就更显薄弱。这个严峻的现实,已经引起了地市报人的深刻思考。多年的地市报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突出言论的乡土韵味,是强化地市报言论作用的有力手段。特别是当前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地市报工作者更应锐意改革,编写出一篇篇富有乡土韵味的言论来。选准地方视角也许是长期形…  相似文献   

6.
新闻言论是报纸的一面旗帜,它也是报纸表明态度、引导舆论、激励士气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企业报尽管是一张内部发行的报纸。但仍有着一定范围和数量的读者群。在办报过程中,为更好地配合企业  相似文献   

7.
从连续四届的全国地市报好新闻评比来看,深度报道有可能成为地市报新闻报道中的强项之一。而报纸言论仍然是当前地市报不容忽视的一个弱项。有人提议,明年第五届地市报好新闻评选工作,除多倡导现场短新闻外,宜强调和重视言论报道,促进报纸言论在舆论导向中的重要作用。今年参评的言论,评上二、三等奖的共有28篇,一等奖空缺。这是历届评选所没有的。这里有严要求的因素在内,但主要反映出小报言论报道确有不尽人意之处。言论是报纸的旗帜。随着改革开放,读者对报纸的需求提高了,引导舆论的任务更重了,这就是时代对报纸言论的严峻挑战。言论报道,一是要旗帜鲜明,对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引导舆论:二是不放过应该说话的机会,不办哑巴报纸。地市报(包括县报在内)的言论,宜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的优势,面对面向广大  相似文献   

8.
繁荣地市党报的新闻言论,主要任务有二:一是要解决量的问题;二是要解决质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与加强言论队伍建设有关。要增加新闻言论的数量,就要建立一支专职与业余相结合的言论写作队伍;要提高新闻言论的质量,就要努力提高言论队伍的素质。一从目前地市党报的现状来看,新闻言论的薄弱之处,不在于量的不足,而在于质的不高。以安庆日报为例:1990年,安庆日报共发表各种言论411篇,以全年365期报纸计算,平均每期报纸有言论1.16篇。其中由本报编采人员直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县市一级的党报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50多家,成为我国党报系列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纵观县市报,评论始终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笔者对手头上掌握的7个省的10家县市报1994年1月至3月的评论作了一个粗略的统计:从数量上看,这10家报纸共出版200期,言论共60篇,平均每期0.3篇,也就是说,平均每3—4期才有一篇。从质量上看,大部分评论缺乏力度和深度,涉及重大主题少,针对性不强,可读性差。60篇评论中有6篇是为本县市的党代会、人大和政协等会议配发的社论,比较空泛;13篇属编者按、短评和编后,没有什么推动力;4篇评论员文章,都没有较新的论点;其余属小言论,大多缺乏评论的新闻性。有的选材不严,所言之事无关痛痒,有的还带有十足的官腔。真正扣住时代脉搏,配合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大主题的评论寥寥无几。当然,不宜以部分县市报一个季度报纸言论所作的统计和分析来概括全貌,但县市报评论薄弱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量少质次,不容回避。  相似文献   

10.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一张报纸,没有鲜明犀利、风格独特的言论,即使消息的信息量很大,即使通讯的可读性很强,也算不得一张好报纸。从第二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的评选来看,我深感言论是目前地市报纸的薄弱环节,亟待加强。这次评选,共选出一等奖好新闻21篇,其中言论只有一篇;二等奖中的言论也嫌分量不足。怎样改进地市报纸的言论写作?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注意的。首先要转变地市报纸言论“无所作为”的观念,大胆接触热门话题和实际中的重要问题。从这次报送好新闻的言论稿来看,抓重大题材、抓社会上普遍关心的问题显得不够。许多言论停留在对“红白喜事大  相似文献   

11.
言论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在报纸版面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报纸的旗帜。由于言论不同于一般的新闻、通讯等文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即针砭时弊,扶正祛邪,激励精神,明辨是非,鼎新革故。因此,言论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的独特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引导作用。有的言论采用正面说理、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读者认清什么是真善美,  相似文献   

12.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一张报纸,没有鲜明犀利、风格独特的言论,即使消息的信息量很大,即使通讯的可读性很强,也算不得一张好报纸。从第二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的评选来看,我深感言论是目前地市报纸的薄弱环节,亟待加强。这次评选,共选出一等奖好新闻21篇,其中言论只有一篇;二等奖中的言论也嫌分量不足。怎样改进地市报纸的言论写作?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注意的。  相似文献   

13.
类别:新闻采写学编号──新闻的配套开发所谓的“配套式”是把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配套。这是中国新闻工作者的一种创造。在国外的报纸上,新闻报道是有的,新闻评论也是有的。但是,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像我们的报纸上这样配套发表,则是很少的。这种配套的言论,有时是编期看到记者的稿件有一个重要的思想需要单独抽出来加以论述,故而配了一篇评论,与新闻报道同时发表;有时,这种评论则是由记者自己撰写的。运厅这种方式,一般是由于这样几个原因:(一)记者在报道中虽然说了一些话,但是觉得言犹未尽,有单独写一篇评论的必要;(二…  相似文献   

14.
加强新闻言论,是地市党报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一般说来,地市报的新闻言论需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提高。从量上讲,地市报大部分是在“文革”后才复刊和创刊,不少报社因人员不足,都没设专职评论员,新闻言论要么是等待自然来稿,要么临时指定人去写,不少报纸三、五期难以看到一篇言论。有些报社即使设有专职评论员,不过一、二人,孤军作战。言论在整个新闻报道中的比重显得微乎其微。从质上讲,言论写作局限于少数人,评论员常出现“无米下锅”或“无的放矢”,无形中影响了言论的整体质量。《闽西报》在1987年复刊时也遇到了上述问题,怎么办?我们除了成立由总编挂帅的评论小组,负责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外,要求各版都要开设一至二  相似文献   

15.
报纸的言论尤其是评论员文章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历来为新闻界所重视。广播电视报作为报界的一个特种兵,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部分,她也必须有自己的言论阵地。然而我们在翻阅各地市广播电视报时,发现一些广播电视报的言论作品比较薄弱,有的甚至是风毛麟角。 应该说广播电视报这支报业新军,从她诞生起就立足声屏,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丰富的精神食粮。而作为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  相似文献   

16.
地市报面对的是一地一市的读者,在范围上有先天的局限。与中央大报、省报相比,它都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在新闻言论中,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只注意党报新闻言论的共性,而忽视各级党报不同的任务与地位,就很难能真正地搞好地市报的言论工作。地市报的言论工作有没有优势呢?肯定有。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把握住地市报言论的角度与取向,就可以大大改善地市报的言论工作。地市报言论工作应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小题大做;二是大题小做。同时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是  相似文献   

17.
苏醒 《新闻三昧》2005,(7):33-33
言论,是组织或个人就某个事件、问题公开发表的看法和意见,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体裁,言论是实现报纸舆论引导功能的重要手段。但当前在大多数企业报,言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或是象征性地发一些无关痛痒的评论,或是相隔数月才看到一篇所谓的言论,那些员工真正关心、企业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却只字不提,似乎那些立场坚定、态度明确的社论、评论员章只是党报、政府机关报的专利。  相似文献   

18.
学会写言论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有着举灯引路、扶正驱邪、答疑解惑、活跃版面等许多特殊功效。一张报纸,有了言论,似乎就添了分量,长了精神。我们通讯员既要学会写新闻,也要学会写言论。言论稿写得好,对增强新闻敏感、提高思想、逻辑以及文字水平都大有裨益。40多年来,我一直孜孜不倦倾心言论写作,先后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大大小小言论稿近千篇,获奖22篇,对如何写言论也积累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评论,有人说它是报纸的“旗帜”,有人说它是报纸的“眼睛”,还有人说它是报纸的“灵魂”……“旗帜”也好,“眼睛”也好,“灵魂”也好,总而言之,是说评论在报纸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近年来,一些报纸评论较少,在地市报纸上,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不久前,我翻阅了三家地市报,较好的一家日报,一个月里一版发了10篇评论(含各种言论),另一家日报一个月只发了5篇,一家周三刊的地报一个月竟不见一篇。评论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地市报的同志  相似文献   

20.
人常说,一张报纸的眼睛是言论。我们江山报,是一张四开的县报。复刊以来,编辑部很注意抓言论(包括思想杂谈),我们统计了1981年104期报纸,刊用的各种言论共170篇。从读者的反映来看,小报的言论是有人看的,不仅基层干部爱看,一些农民、职工、教师也经常看,不少社队还不时组织大家学习,对实际工作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小报言论贵在小。言论小,会不会影响其指导性呢?开始我们多少有点担心,但从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