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传统美德为当代高职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我们应该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怀.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和新事物,其中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而我们的德育对象是身心都迅猛发展的青少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形成的关键期,从思想到行为都有很强的可塑性。由于年龄特点的限制,学生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好内容。本文概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几个主要方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理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厚德载物”的仁爱原则;见利思义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弘扬民族精神,着力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最主要的是对青少年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义利观教育。  相似文献   

5.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同时也是我们抵制西方消极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同时也是我们抵制西方消极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研究,是我校独立承担的天津市教育学会规划课题,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课题研究结果表明: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可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加以推广。同时,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过程,就是把道德理论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高校道德建设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入手探究高校道德建设的新模式,是高校德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古代汉语作为高校的重要课程,对于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重要价值。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中蕴涵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资源,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0.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国家兴盛的法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1.
2004年2月14日,马加爵残忍杀害室友。2003年12月,16岁的北京中学生XX因憎恨母亲的严格管教,全然不顾养育之恩,丧尽天良的他将母亲残忍地杀害。然后将尸体藏起来,拿着翻出来的400元钱,若无其事地去了网吧寻找“自由”。几天后,当警察在一家网吧里将玩游戏的他抓获时,他_脸的平静,不但不觉得后悔,反而流露出杀死母亲获得“自由”的无比兴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从事高校德育工作实践为依据,论述了“孝”字起航,弘扬传统美德,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性;阐明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与核心;探索了从“孝”字切入,继承传统美德,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总结了坚持三个教育与三个实践相统一的高校德育工作新方法,坚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统一;坚持统扬传统美德与实践基本道德规范,贯彻大学生守则的有机统一,将把高校的德育工作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45):107-108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孝"有很高要求。新时期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我国社会,对当代青少年,特别是初中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很大影响,部分初中生热衷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对于传统的"孝"却知之甚少,学生眼中缺乏孝道精神,影响学生发展。所以在初中教育中,必须全面弘扬我国优秀传统美德,唤醒学生的孝心,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传统美德是优秀的民族精神、民族品质、民族情感和民族礼仪的总和,它代表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风貌和精神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的历史基石和群众心理基础,是建立、发展、完善新道德体系的思想材料,是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大力弘扬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美德,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也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代表着中华民族整体的道德精神面貌,是一种代代相传,代代发展的道德文化,足一种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的道德文化,从古至今在净化灵魂,培养人们的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伴随着新世纪的跨入,世界竞争愈演愈烈,随之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有人才培养标准、结构、规格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知识经济猛然崛起,经济的竞争实际上已成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主要取决于教育,这也就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一、以德治国提升了传统美德教育的价位 在今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将道德与德育作为国家行为方略,作为基本国策之一,这是对道德建设及德育作用与地位的充分估量和高度强化。在理论上,这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与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上,进一步增强了全党全国重视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必将对我国社会稳定和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7.
18.
建设和谐的社会,求得安定团结的生存环境,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无数中国人孜孜追求的社会理想。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很多内容也是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的。教育作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直接智力、人力支持的机构,应将传统美德与教育相结合,使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构建和谐社会与弘扬传统美德交互关系的学理性话语、与弘扬传统美德的实践理性诉求以及河北传统美德与构建和谐河北的现实范式三个方面,阐述了“以德治国”的传统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以裨益于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道德基础,在对传统美德进行继承的前提下,注入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实现了对传统美德的发展和超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打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