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张恨水先生从一九一九年在上海《民国日报》发表短篇小说起,到一九六七年正月初七(农历)病逝于北京,笔墨耕耘了半个世纪,“稗官写到鬓斑时”,确是恨水先生对自己的生动写照,他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近百部作品,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艺术宝库,“著作等身”用来形容恨水先生,一点也不过分。  相似文献   

2.
张恨永是我国现代最著名的通俗小说大师,可是多年来由于沿袭三十年代“左”的批评标准而形成的思维定势,却造成对张恨水创作的诸多误解,严重阻碍了对张恨水思想和创作特别是对他的言情小说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1931年分水岭     
从张恨水1931年的创作日程可以看出,张恨水整整一年都在马不停蹄地写小说.为了不让同时展开的小说情节彼此串门打架,他往往在写完一期的连载小说后,都要做好记号,以便下次续写时能很快回忆起来.  相似文献   

4.
现代通俗小说文体的变化自身有一条途径。清末民初在“新闻体”和“翻译体”的影响下,现代通俗小说文体完成了一次改造;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新小说”等文体的影响下,现代通俗小说再一次完成了改造。在这一次改造中,张恨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张恨水小说文本分析的角度论述这次通俗小说文体的改造过程,尤其要注意其三方面文学史意义:张恨水小说接受了“新”元素,核心的内容是写人;尽管引新入俗,但他的小说还是通俗小说,他努力追求小说的商品效应和市场效应;张恨水小说的“引新入俗”实际上完成了现代通俗小说创作文体的又一次改造。  相似文献   

5.
张恨水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著名的通俗文学大家,更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全能报人。报人角色贯穿了他全部创作的始终,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解读张恨水,可以得出一些新的结论:新闻事实作为题材直接进入小说的创作,使得张恨水的小说具有"信史"的价值;报人的职业特点,对他的创作转型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张恨水一直坚持的小说创作的趣味性,实际上与民营报纸的市场运作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2014年7月17日至19日,纪念张恨水诞辰120周年暨“张恨水与文化自强”学术研讨会在张恨水的故乡安徽省潜山县召开。会议围绕张恨水生平及其作品,从张恨水通俗范本的文化正能量、张恨水抗战文学、张恨水作品的社会史价值与海外传播以及张恨水与地域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恨水建国后的散文创作以文艺性散文为主。在这些散文中,张恨水以唱颂歌和作检讨的方式表达他赶上时代的决心;同时,他在散文中回归内心,坚守做人底线,坚持文学品质。这种散文特点的形成,与他的人生追求、“革命认同”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等因素有关。张恨水建国后的散文创作有着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张恨水一生创作了一百二十多部小说,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而且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了许多精辟的创作主张。这些理论主张犹如没有珠串的线珠一样散落在其序言、后记、回忆录中。因此,系统地研究张恨水的小说理论,对全面认识“张恨水现象”以及指导当前的通俗小说创作均有其重要的价值。一、“小说就是小说”:小说史上的科学命题。如果说高尔基的“文学即人学”揭示了文学的“个性”,那么,张恨水的“小说就是小说”则揭示了小说的“个性”。张恨水不止一次地强调:“小说就是小说,并不是历史”,“与布告有别”,“与教科书也有别”。“吾作小说,令人读之而不否认其为小说。”  相似文献   

9.
从1958年登上文坛到现在,白先勇已经有了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三十年来,他共发表短篇小说36篇。长篇小说一部。数量并不算多。但是,在五、六十年代他的一、二十篇小说陆续发表后,便立即得到了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坛的热切关注与高度评价。被誉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当代中国极有才气与成就的短篇小说家”。夏志清等文坛前辈以及欧阳子等白先勇的同辈作家都写过关于他的创作过程、创作思想以及  相似文献   

10.
<正> (一)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素以“章回小说大家”著称的多产作家。在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小说。①他的作品在解放前的我国社会上流传之广、读者之众(特别在市民阶层中),也是现代文学史上并不十分多见的.应该说,张恨水是现代文坛上一位较有影响的作家。然而,他又是一位创作思想比较复杂的作家。纵  相似文献   

11.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作家.在抗战时期,他创作了二、三十部抗日小说,其中若论讽刺之尖锐,反映之强烈,发行量之大,则不能不推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小说连载于1939年12月1日至1941年4月25日重庆《新民报》副刊,1942年3月由重庆新民报社出版.《八十一梦》具有哪些思想艺术方面的特点?它与张恨水其他的抗日小说存在哪些异同点?形成这些特点和倾向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无疑是研究张恨水《八十一梦》及其抗战时期小说,必然会遇到并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丹青先生是擅长人物画的艺术家,在艺术上始终坚持现实主义。上世纪八十年代,凭他的《西藏组画》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历程碑式的地位与声望。把中国油画创作从伤痕美术的政治情结和形式美中解放出来。本文论述了陈丹青先生的创作生涯的三个历史分期与艺术特点,纵观其创作历程,反映出中国现代油画三十年蓬勃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内容简介: 霍兰德是一位音乐家。迫于生计之故,暂时委屈自己到高中教授音乐课; 期盼利用教学闲暇的时间,创作一首世人永铭心中的交响乐章,在音乐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之后他发现繁忙的教学工作使他根本没有时间去创作音乐。三十年过去了,霍兰德先生突然意识到,他曾帮助和教育过的学生们才是他最大的成功,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作品上的一个音符。他们一起构成了“霍兰德先生的乐章”,而这一乐章也正是一部令世人感动的交响乐。  相似文献   

14.
处于六朝末期,梁陈交际的阴铿,是探索音韵规律、探索近体诗形式的重要诗人。因其传世作品仅有34首,史传中对他的记载也很简略,今人已无从得知他是否是自觉地遵循着某种理论来创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肯定他为届世诗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阴铿诗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水”的意象出现得颇为频繁。在其传世的三十余首诗中,有12首诗含有“江、河、溪、池”内容,这还不包括他的两首《闲居对雨》中的水之意象,近半数作品中都有水出现,其扮演的角色也多有不同,可以说,“水”见证了诗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15.
《八十一梦》是已故著名多产作家张恨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初载于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一日——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五日重庆《新民报》副刊《最后关头》。它以“寓言十九,托之于梦”的手法,深刻揭露了当时国民党战时“陪都”——雾重庆一片乌烟瘴气的景象,尖锐抨击了官僚政客、投机商人屯积居奇,穷奢极侈,纸醉金迷,大发国难财的可耻行径,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周恩来同志一九四二年秋在重庆华一村《新民报》总经理陈铭德先生家中会见《新民报》主要工作人员时,曾风趣地对张恨水说:“同反动派作斗争,可以从正面斗,也可  相似文献   

16.
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基本上都延续了传统的才子佳人的爱情模式,老套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原因在于他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才子佳人爱情模式,而且对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重塑。他的这种重塑闪耀着张恨水先生致力于描写真实爱情的理想光辉,使读者产生共鸣,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市场。《满江红》是张恨水的代表作,以它为例论述张恨水对传统爱情模式的继承与重塑。  相似文献   

17.
张恨水深受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其小说创作体现了明显的宗教意识,前期小说主要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后期创作则主要道家思想的影响。张恨水小说中的人物。是一种文化“镜像”,体现了张恨水的一种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18.
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将师生关系概括为“从游”。他说:“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间尝思之,游之时义大矣哉。学校犹水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我仰慕先生,追随先生学习高等教育学自1990年代始。从作为编外弟子自觉学习先生的论著,到1994年入室受业三年,再到博士毕业后专门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迄今已历三十载。  相似文献   

19.
张恨水深受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其小说创作体现了明显的宗教意识,前期小说主要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后期创作则主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张恨水小说中的人物,是一种文化“镜像”,体现了张恨水的一种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小说创作,对张恨水的情感世界进行了分析,并从“通俗小说融入个人情感体验,作家的批判意识,通俗小说的改良及体探索”三个方面对其小说创作归纳与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