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春明 《垂钓》2009,(6):78-79
前几章我给大家讲解了鱼拓的由来和现状、有鳞鱼和无鳞鱼的拓制过程,以及叠拓和组合拓的制作过程等等。最后,我要强调一下制作鱼拓需要掌握的几方面知识和要点。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17日下午,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会长松永正津先生在第三届中外鱼拓精品展上演示鱼拓制作技艺。临散场前,我和黑龙江哈尔滨的谢春明、山东临沂的李世新等鱼拓爱好者通过翻译转告松永正津先生,表示我们希望当晚去拜访他。  相似文献   

3.
钟愚 《中国钓鱼》2006,(7):50-50
本刊讯 今年是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创立30周年。应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会长松永正津先生之邀,《中国钓鳓杂志选送了由我国鱼拓爱好者制作的11幅鱼拓作品赴日本参加今年7月14~18日在大阪举行的纪念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创立30周年鱼拓大展。这11幅鱼拓代表了我国当今鱼拓制作的最高水平,其作者大都参加过《中国钓鱼》杂志主办的中外鱼拓精品展或在鱼拓评选活动中获奖。  相似文献   

4.
《彩色鱼拓制作法》 本片特聘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长松永正津先生主讲并演示了如何用您钓的鱼进行整理,进行着色,制作鱼拓等技术问题。不但能学会鱼拓的制作方法,还能欣赏到日本精美鱼拓作品的魅力。本片画面清晰流  相似文献   

5.
自1994年首届中外鱼拓精品展以后,越来越多的钓友对制作鱼拓产生了浓厚兴趣,制作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为了推动这项有益的鱼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鱼拓制作水平,迎接明年2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外鱼拓  相似文献   

6.
鱼拓教室     
这是一幅曾获得第三届鱼拓评选一等奖并在第三届中外鱼拓精品展上展出的黑鱼鱼拓。日本鱼拓大师松永正津看过后所作的点评,对提高鱼拓制作水平和鉴赏能力部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钟愚 《中国钓鱼》2003,(10):47-47
上期简要介绍了用一条鱼制作鱼拓的方法。在掌握了用一条鱼制作鱼拓的方法后,方可练习制作叠拓。叠拓是用两条以上的鱼,或者一条鱼拓两次以上做成的鱼形相叠的鱼拓。其制作要点如下: 一、构图 确定构图,要分清主次,力求生动活泼,并在纸上用铅笔轻轻标上嘴尖和鱼鳍的位置。 二、做纸型 在第一条鱼的鱼拓上覆盖稍透  相似文献   

8.
徐峥 《中国钓鱼》2023,(9):96-97
<正>鱼拓,我用女性独特的视觉和手法,真实、细腻地拓出了鱼儿的灵动和优美的形体色彩,经过不断的练习,作品清新淡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鱼拓艺术风格。鱼拓,是人与鱼共同的修行,鱼为了艺术奉献了自己,人在纸上赋予了鱼的灵魂,鱼与艺术得以永存。择选一事,终爱一生,每一次拓鱼就是我与鱼共同修行了一次。感谢老师多年来孜孜教诲与循循培养,感谢师友们一起交流互相学习,感谢《中国钓鱼》杂志提供展示的平台,感谢鱼拓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与厚爱。传承、创新、发展将是鱼拓未来的方向,为推动中国鱼拓艺术的发展我们将继续前行。相信鱼拓这门艺术更加繁荣辉煌!  相似文献   

9.
我不愿意作一名只知道赚钱的商人,这是我的心里话。许久以来,我就琢磨:中国的钓鱼热起来了,渔具业也发展起来了,并正在缩小着同垂钓发达国家的差距。可是,我国的鱼拓活动还很落后,一是参与的人少,二是制作水平低。1994年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外鱼拓精品展,对我国的鱼拓活动是个推动。近两年来,制作鱼拓的钓友逐渐多起来,制作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可以说,我国的鱼拓活动已进入了起步阶段。我作为一名渔具商,深感除了经商之外,也应  相似文献   

10.
参赛须知     
《中国钓鱼》2006,(5):5-5
为鼓励广大钓友踊跃参赛,积极参与鱼拓制作活动,提高鱼拓制作水平,提升比赛品位,自2006年钓鱼王杯淡水鱼“十大钓手”通讯赛始,荣获“中国十大钓手”称号的参赛者,除获得奖金、奖牌、证书及纪念品外,还将获得一幅由我国鱼拓高手制作的精品鱼拓。这些鱼拓作者有于明智、谢春明、曹昌茂、李世新、费俊刚、王志江、张展铭、阿永等。,他们在本刊主办的中外鱼拓精品展上都有佳作展出,并在历届鱼拓评选活动中获奖。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我国当今鱼拓制作的最高水平,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去年的"十大钓手"通讯赛增设了精品鱼拓奖,今年将继续增设这一奖项,以鼓励广大钓友踊跃参加2007年"十大钓手"通讯赛和鱼拓制作活动。精品鱼拓奖由我国鱼拓高手提供。他们的作品代表了我国当今鱼拓制作的最高水  相似文献   

12.
阿永 《钓鱼》2005,(22):54-54
学习做鱼拓多年,已记不清拓了多少鱼了,可心里一直有着制作一幅有挑战性的鱼拓作品的愿望,后来在拓一组鲫鱼群拓的时候,忽然间产生了想要挑战构想——在张纸上拓100条鲫鱼,表现群鲫过江的壮观!题名——《百鲫图》,为了增加传统文化的内涵,以“鲫“的谐音,改为“吉”,之后却迟迟没有动手的决心。  相似文献   

13.
谢春明 《垂钓》2009,(2):86-88
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1.鱼的选择: 以最常见的鲫鱼为例,首先在自己钓获或购买的鲫鱼中挑选一条300克左右(不要太小,太小的鱼不容易拓)、一侧鱼鳞完整无缺(至少头至肩部的鳞片完好),背鳍、尾鳍等部位没有伤残、体形较为丰满的鱼来制作鱼拓,这样的鱼制作出来的鱼拓最为好看。无论拓何种鱼,都要本着这一原则认真挑选。当然,拓制自己钓获的有纪念意义的大鱼时就另当别论了。  相似文献   

14.
福寿久远     
这是一幅别开生面的鱼拓,9条墨色轻重相间的福寿鱼,栩栩如生地在溪间畅游。鱼拓长1997毫米,表示第三届“钓王杯·钓鲫高手赛”在1997年成功举办;9条福寿鱼暗喻着福寿长久,和对参加这次比赛的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的祝福。这幅鱼拓是河南新乡钓手王金福寿产L自巨禄历时一个多月亲手制作的。闭幕式当晚,他把这幅鱼拓展放在会场人口处,当每个与会者人场时,他都会真诚地邀请他们签名留念。事后,王金禄提起这幅鱼拓,总是不无得意地说,李维新得了钓王杯,我也拿到了自己的“奖品”——近200人签名的鱼拓。在竞技钓鱼运动中,总是…  相似文献   

15.
李世新 《垂钓》2006,6(3):31-31
鱼拓是将鲜鱼拓印在纸上或布上的图形。 鱼拓的产生据说已有近百年的时间,有文字记载最早的鱼拓出现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那时的鱼拓称作“鱼折”,由于鱼折技术主要传承了我国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碑拓技艺,后才被称为“鱼拓”。鱼拓的发展轨迹也与我国的传拓发展有着极其相似的道路,早期的鱼拓是以墨汁作为颜料,在拓印的技法上与传拓技艺中的乌金拓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16.
谢春明 《垂钓》2009,(5):79-81
熟练掌握鱼拓的基本制作方法后,就可以试着制作叠拓与组合拓了。这种鱼拓作品装饰性很强,更能体现鱼的动感,并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7.
李世新 《垂钓》2006,6(8):34-35
组合拓就是由两条以上的鱼或以花草、奇石、贝壳为背景制作的鱼拓。这种作品的装饰性强,更能体现鱼的动感,更具趣味性,内涵也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8.
李世新 《钓鱼》2009,(19):62-62
(六)树叶的拓制方法 将鱼配以树叶、水草、贝壳等景物组成的一幅鱼拓或两条鱼以上组成的鱼拓作品,我们称之为组合拓。在组合拓中,又细分为鱼与鱼的叠拓、景物与景物的叠拓、鱼与景物的叠拓等,叠拓顾名思义就是相叠加的拓制。组合拓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内容,融入了更多的艺术元素以及拓制的技法,因此他的艺术性、装饰性更强,更具观赏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品中的鱼与景物必须全部是拓印而成,这是鱼拓作品的原则性,否则就不能称其为鱼拓。在组合拓作品中,最多使用的景物是树叶,简要地介绍一下使用直接拓法拓制树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世新 《钓鱼》2010,(4):58-59
自今年5月份“鱼拓讲座”开办以来,很多钓友通过《钓鱼》杂志,开始认识鱼拓,喜欢鱼拓,并且加入到亲自动手制作鱼拓的队伍中来。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时将遇到的问题通过书信、电话、电子信箱等形式提出来,在回答钓友们提出的问题时,发现有很多是共性的,为了能够系统地回答这些问题,我整理了一下,一方面是对提出问题的钓友的一个回答,另一方面对初学鱼拓的钓友起到一个提示作用,让他们少走弯路。在整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让我感觉到十多年的制拓经历,正是由一个个不起眼的细节问题,贯穿整个从事鱼拓制作的过程,也正是这些细节问题,决定了鱼拓的成与败。  相似文献   

20.
李世新 《钓鱼》2010,(6):54-55
鱼拓艺术起源于碑拓艺术,最初使用了碑拓艺术的技法,经过不断进步与改良,技法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直接与间接二种不同的拓制法,直接鱼拓法是直接在鱼体上涂色,再覆纸按压而成。间接鱼拓法是先在鱼体上覆纸,然后用棉球在纸上打色而成。直接拓法相对亏间接拓法更简捷,耗费的时间更少一些。目前我国的鱼拓制作多数是采用直接拓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