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那年仅15岁的儿子在待人处事上已经很"成熟","成熟"得胜过我这个父亲. 有一次,一位同学向我儿子借《少儿百科全书》,他说被别人借去了,但当班主任的儿子跑来向他借时,他却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  相似文献   

2.
儿子的班主任生病住院了,我问他:“老师病了,你们同学有没有哭啊?你们有没有去医院看看老师呢?”儿子很冷淡地说:“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去,我是不想去的,我只知道现在的代课老师很好,我们都很喜欢她。”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第四册《我爱帮助同学》一课中,介绍了“我”在旁边新同学没领到书的情况下,主动帮助同学,与同学合看一本书的事例。学完事例读课文时,我突然发现教室里有两位同学没带书,一位同学就与同桌合看书,而另一位同学的同桌却不让他看书。见到这情况,我灵机一动,在读完书后问:“今天思品课上有位同学没带书,你认为要不要借给他看?”大多数学生纷纷发言,认为应该借给他看,因为不借给他看,会影响他的学  相似文献   

4.
与学生一起读《班主任之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主任之友》曾刊登了一篇题为《习惯与命运》的文章,我觉得文中提到的情况与本班的状况很相似,于是我在班上朗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下课后有一位同学对我说:“老师,能不能把你这本书借给我看一看。”我把书借给了他,其他同学也争相阅读。之后,每一期的《班主任之友》,我看完后都借给学生看。想不到与学生一起阅读《班主任之友》使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一、她使学生加深了对班主任的理解《班主任之友》中那些有关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等方面的论文,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了班主任工作的性质。那些有关…  相似文献   

5.
儿子的班主任生病住院了,我问他:“老师稿了,你们同学有没有哭啊?你们有没有去医院看看老师呢?”儿子很冷淡地说:“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去,我是不想去的,我只知道现在的代课老师很好,我们都很喜欢她。”  相似文献   

6.
我真感激她     
人都会有毛病,我也有很多毛病,最大的两个毛病就是自私和粗心大意。有一次,一个同学向我借笔,我大声地说:“你算老几,还向我借起笔来了?”同学听后,气愤地说:“不借就不借吗,为什么骂人。”说完,他向万婷借起笔来。万婷非常高兴地借给他了,并对我说:“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能那么自私自利。”这句话也让我感到惭愧,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从此别人向我借东西,我总是很热情地答应。正是因为这样,每次我忘记带什么东西的时候,同学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还有一次我做作业,第一个交给了老师,老师严肃地对我说:“饶硕,你这次做作业极不认真,…  相似文献   

7.
罪错与忏悔     
<正>17岁那年,我读高中二年级。那时,我已经读过了许多外国文学名著,所以,对于一般的外国文学作品,我已经不会怎样激动了。然而有一天,当我在一位同学那里发现了本很不寻常的书时,我却无法平静了。我再三再四地请求他借我一阅,他都坚决不借。最后,我说:你怎样才能借给我?你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这样,他才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不借给你,你是不会甘心的。  相似文献   

8.
一次到朋友家作客,看到她的儿子非常活泼可爱,我不禁夸了他一句:“你真是个好孩子!”没想到,她的儿子却很认真地说:“不,我不是好孩子。”“为什么呢?”我奇怪地问。“我们班有好孩子,也有坏孩子,我是不好不坏的孩子。”他天真地回答说。我听了更加奇怪,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孩子的班主任在班上开展了一个活动:每周评选出“好孩子”、“坏孩子”若干名,还要张贴出来。朋友的儿子既没被评为“好孩子”,也没成为“坏孩子”。他说,班上有一个学生已经连续几次被评为“坏孩子”了。身为老师的我,听了以后心情异常沉重。我很同情这些小孩子,尤其是那…  相似文献   

9.
曾有情 《师道》2003,(10):48-49
在我的记忆中,永生难忘1982年的“黑色七月”。一个雨丝都飘扬着智慧的日子,我在母亲的叮嘱与期待中,满怀自信与从容踏进了神圣的高考考场,迎接命运之神赐予的机遇与挑战。试卷发下来后,我同桌的一位女生犯了一个低级而要命的失误,她慌忙举手向监考人求助:“报告,我忘了带笔了,请老师帮忙借一支笔。”监考的男老师不耐烦地说:“我只负责监考,不负责借笔。”另一位监考的女老师淡淡地问了一声:“哪位同学有多余的笔,借给这位同学用一下。”然而,教室里的考生们正埋头全力答题,没人理会,或者没人听见,或者没人有多余的笔,反正在这人生的重要关…  相似文献   

10.
儿子也算是个“老干部”了。从上一年级开始当中队长到现在已有两年多干龄了。这学期换了新班主任,说是要改选中队干部。儿子满怀信心地对我说:“如果让同学选,我肯定能选上,同学们都很信任我。”开学两周过去了,做老爹的常调侃儿子:“星星,你们新的领导班子成立没有?”儿子知道老爹是“幽”他的“默”,也不和老爹一般见识,咧嘴一笑而已。别看儿子的官不下文也不入“品”,儿子可是很看重这个“官职”的,还真拿它当件事干。去年6月4日中午,他翻出一大摞报纸说是要找资料还要我帮忙。我问找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意识到儿子对“性”有所觉悟,是听他念一首打油诗:“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非在本班找,班里女生本就少,何况质量又不好。”儿子给我念这首诗时,是去年他初三即将毕业的一天。那天他放学很晚才回家,我很生气,他很快就要考高中了,还这样不珍惜时间。我问他为什么放学这么晚,儿子解释说帮同学解决困难去了。我的火气刚降下来,儿子顺嘴把同学的“困难”讲了出来:“班里两个同学恋爱,因为点鸡毛蒜皮的事吵崩了,于是就失恋了,我是他们的好朋友,只得不辞辛苦地劝说他们破镜重圆。”我听了很吃惊,刚刚压下去的火气“腾”地又冒了起来,对儿子好一…  相似文献   

12.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就住在学校里了,那时候他只有7岁,从没离开过我们。儿子的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小姑娘,有一次,她告诉我,儿子常常会从后面突然抱住她。我对老师说,你可不可以经常抱抱他啊。后来,每到周末,儿子回家,就说他的老师真好。有位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写信问我,怎样才能使一年级的小朋友尽快喜欢自己呢?我就说抱抱孩子啊。后来,她很高兴地告诉我,她的学生都很喜欢她了。她说:“想不到拥抱有这么大的魔力。”是啊,教育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给孩子一个拥抱就可以了。而拥抱也很简单,展开双臂就可以了,只是,你要将心贴紧他!(选自《教学月刊·…  相似文献   

13.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就住在学校里了,那时候他只有7岁,从没离开过我们。儿子的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小姑娘,有一次,她告诉我,儿子常常会从后面突然抱住她。我对老师说,你可不可以经常抱抱他啊。后来,每到周末,儿子回家,就说他的老师真好。有位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写信问我,怎样才能使一年级的小朋友尽快喜欢自己呢?我就说抱抱孩子啊。后来,她很高兴地告诉我,她的学生都很喜欢她了。她说:“想不到拥抱有这么大的魔力。”是啊,教育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给孩子一个拥抱就可以了。而拥抱也很简单,展开双臂就可以了,只是,你要将心贴紧他!给孩子一个拥抱@叶…  相似文献   

14.
儿子去美国读高中4个月后,回国过圣诞节假期。一天晚上,儿子和来自国内的初中同学聚会后回来告诉我,说他未想到有位同学几乎每天都是夜里零点30分才能睡觉。他妈妈很心疼,跑去找班主任诉苦,反遭老师训斥:“什么?你儿子十二点半就睡了?很多同学都是凌晨两三点才睡呢!”  相似文献   

15.
儿子在我任教的学校上学。一天中午放学后,儿子兴冲冲地对我说:“老爸,今天我捡到5块钱。”“是嘛!你打算怎么办?”我迫不及待地问。“我已经交给老师了。”他摆出一副大功告成的样子。“好儿子,做得对。”我连忙表扬。作为老师,特别是作为一名老班主任,我由衷地高兴,也不免有一种成功感。  相似文献   

16.
幽默     
“这是什么形?”父亲指着长方形图案问儿子。“长方形。”儿子答道。“这是什么形?”父亲又指着正方形图案问儿子。“短方形。”儿子很认真地回答说。A记得有一次去听一年级的语文课,做课后练习时,老师叫了一位同学站起来读题,此题为“小溪流进()里”。这位学生站起后,大声读到“小溪流进括号里”。B要交作业了,老师说:“还有没交作业的‘漏网之鱼’吗?”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能明天来自投罗网吗?”C医学院某班进行口试。教授问一学生某种药每次口服量是多少?学生回答:“5克”。一分钟后,他发现自己答错了,应为5毫克,便急忙站起来说:…  相似文献   

17.
付出的快乐     
在一次语文作业的批改中,我意外地发现平时作业习惯较好的朱江同学竟然漏做了整整一个大题。叫过来一问,这家伙却一脸无奈地对我说:老师,不是我粗心,今天我忘了带字典了,这道题是要查字典才能做的。那怎么不向同学借呢?没有同学肯借给我!朱江气呼呼地说。  相似文献   

18.
钱伟 《贵州教育》2012,(11):25-25
近一段时间,上四年级的儿子常常向我炫耀他被老师表扬的事,看他那神采飞扬的样子,比我给他买一个梦寐以求的“溜溜球”还高兴。我问儿子:“是什么事老师表扬了你?”他说一次是他帮助同学扫地,另一次是拾到5角钱交给了班主任老师。听后,我非常钦佩儿子的老师不失时机地表扬和赏识学生的做法。同时,也引起我在教育教学中对赞赏学生这一课题的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成长阶梯     
闰金城 《师道》2002,(5):55
儿子放学回家委屈地哭了,父亲问其原因,他断断续续地说:“班里的同学说我长得跟你一样丑!”父亲听后,一边扎风筝一边微笑说:“我能摸得着你学校的旗杆。”正在哭泣的儿子听后觉得很惊奇,忘记了哭泣。心想学校旗杆  相似文献   

20.
我一直认为,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养好孩子的身体,而孩子最重要的任务是搞好自己的学习。因此,我一贯教育儿子,专心学习,少管闲事。什么是闲事?在我看来,与学习无关,与大是大非无关的都可算闲事。比如两位同学吵架了,某某挨批评了,某某又去电子游戏厅了,每次儿子回来唠叨这些班上的事,我总会婉转地说:“这跟你的学习关系不大,你只要管好自己的学习就行了。”可已经10岁的儿子不吃我这一套。一个周末,他去英语兴趣班上课,一回到家中,他又向我汇报一件“大事”:有两个年龄较大的同学课间打架了,这事最终惊动了老师。老师一进教室就问:当时哪个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