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能力定位】文章须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而有物、有理需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础之上。这“序”就是结构。清代戏曲家李渔认为 ,工匠造房盖屋必须首先筹划“何处建厅 ,何方开户 ,栋需何木 ,梁用何材” ,就是说胸中先要有“构图”方能“挥斤运斧”正式开工。写文章犹如建造房屋 ,挥毫着墨之前也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总体构想 ,写作过程中遵循这构想 ,文章完成时体现这构想。作文能如此言之有序 ,就具备了合理结构的能力。【要点阐述】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主观思路和客观事物逻辑性相结合的产物。合理的结构一定要反映客观事物固有的联系和秩序 ,但又不…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精心选择材料之后,那么文章应该如何开头?怎样转接?如何安排材料先后次序?怎样突出主干?如何渲染?何处设伏笔?如何照应?……都必须作一番通盘构设,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谋篇布局。清戏曲家李笠翁在《闲情偶寄》中把写文章比成是“工师之建  相似文献   

3.
杜敬程 《学周刊C版》2014,(9):172-172
“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然有土木材料,而不善设施者甚多,终不可为大匠。”(清·刘大櫆)写作亦是如此,如果没有素材,即使构思精致、方法巧妙,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反,如果有了素材,不能把握住“典型”“新颖”“扣题”“合体”的原则,也写不出好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听了成都一位李老师(因不知其名.这里称李老师)的一节研究课《夏感》,感触颇深。这节研究课,李老师首先围绕“一疑”、“二好”、“三关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接着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建森林”.然后找出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探究其好在何处——“栽树木”.最后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5.
我认为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指出,那就是:“赛课”用的材料不能取之于课本,要取之于课外。其理由如下:   第一,取之于课本上的材料让教师讲,不能准确测量出教师的真实水平。   “赛课”的材料来源于教材,而教参对每篇课文都分析得头头是道,何处是重点、何处是难点、何处是关键、何处应重锤猛敲,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断层等等都有明确答案,照本宣科不就行了吗 ?况且有的课文都教了好几遍甚至几十遍,临上阵“参赛”只不过是进一步将材料优化组合罢了。   听魏书生老师的课就不然,随时打印一份阅读材料 (课外 )发给学…  相似文献   

6.
写文章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从何处写起,这就是作文的开头。开头,是文章结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万事开头难”,作文也不例外。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  相似文献   

7.
作文材料     
“作文作文见了头痛”,小学生学习中最怕的莫过于作文了。作文难,难在何处,难在缺少实际生活材料及语言材料,无话可说,或者只会说一句一句“正确”的废话,写出的文章没有中心,没有具体内容,没有真情实感。在生活中如何积累材料,使你的笔下生辉?  相似文献   

8.
写作是思维的艺术,一个不善于思维的人,恰似一尊抹金的雕象。近年来,随着写作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宽,研究者不再是“瞻前顾后”,满足于审视文章构成的局部要素(因为材料、主题、结构、语言等相加并不等于好文章),而是“左顾右盼”,用广角镜察看文章整体结构的主体和规律。过去常说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反映绝不是  相似文献   

9.
纵观历年中考满分作文,可以发现其成功之处除了深刻的立意、新颖的材料、精巧的结构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精湛的语言。因为语言是文章的外衣,是“思维的直接实现”,立意、材料和结构都是靠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缺乏文采的作文绝对不是好作文。要使语言出彩,就必须在文章中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麟书同学的文章《爸爸的影集》,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特色。写文章,在围绕主题选材之后,就要考虑材料的安排,即文章的结构。组织结构,是写文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步骤。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章质量的高低。清代的戏曲理论家李渔曾把写文章比作“工师之建  相似文献   

11.
熊英、朱子洋两位老师提出 ,现行中学教材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将西康与其他各省并列标出 ,是一个“50多年的小错误”。两位老师认为 ,1939年才出现西康省 ,红军长征时还不存在 ,这一标就提前了3、4年。两位老师的文章未作注释 ,不知道他们文章的材料源于何处。根据我看到的一些资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应该是文章的“筋骨”.只有“筋骨”分布合理,“灵魂”和“血肉”才能有所依附.可见,安排好文章的结构,也是写好一篇作文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要求议论性文章有理有据,引证丰富,确切有力,要落实这一点,关键是精选活用论据。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榭在《论文偶记》所述:“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然有土木材料,而不善设施者甚多,终不可为大匠。”好的材料和组材技巧,是成为大匠的必要条件,同样道理,精选活用论据,才能成就优美文章。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在“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中要求:“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阅读、思考等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集生活中的材料。”可是当前,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作文,缺少生活气息,空话套话连篇。往往千人一面,缺少生气。一写小男孩,就是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一写知识,就是斯坦门茨拿粉笔往电视上画圈,酬金清单:画线1美元,知道在何处画线9999美元。许多人共享一个事例,几十年一成不变。无米下锅者,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就是忽视作文材料的积累,不善于观察和搜集。  相似文献   

15.
写好说明文,恰当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是关键。下面我们结合《食物从何处来》这篇文章具体来谈谈。下定义。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以便读者明确了解被说明事物的基本概念。《食物从何处来》一文中,在介绍“食物”、“自养”、“异养”,“光合作用”等事物时,就采用了  相似文献   

16.
1.关于“主旨辐辏”的命题原则写作的目的就是要或鲜明或含蓄地表达作者自己的写作意图,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文章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以及各种艺术表现方法的运用都是统摄于文章主旨并支持和服务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反过来说,文章的中心主旨要辐射到文章全篇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要统摄一切艺术表现形式的运用。这就是“主旨辐射”的写作思维。而“主旨辐辏”的命题原则就是建立在主旨辐射写作思维基础之上的,用文章主旨映照文章内容、文章结构和艺术手法,又以结构、手法和语言的运用对于表现中心主旨的意义和作用作为思维主导的一种命…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孔子曰:“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朱光潜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这大方之家的论断,有一个共同点:语言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修辞学”的深入研究,修辞格的大量出现,再度证明语言的魅力四射。人们常从各个角度对文章设喻:视结构如骨架,喻思想为灵魂,比材料作血肉……把文章看成有生命的东西。的确,文章是有生命的,而这生命是语言细胞分裂与分化的结果,其基因的变异促就了不同文章生命个体(不同体裁的文章)的形成。因此,主旨的深刻、意蕴的丰厚、思想的独到、思维的创新乃至艺术的建…  相似文献   

18.
清代学者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得很绝:材料对文章而言,“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显手段,何处设施?”而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学生感到最头痛的恰恰正是材料问题——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么随手拈来信手写。究其原因,前者是不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后者是不  相似文献   

19.
学习语文,老师常常要求预习新课,有些同学只是读上两遍,至多遇上生字新词,再查查字典就应付了事。下面归纳的五个“想”,有助于同学们预习能力的提高,不妨一试。一想文章的“[睛”——课文的题目。它的作用是什么?是概括文章主题还是指出文章重点,是揭示文章的思路还是题材范围,或是……二想文章的“灵魂”——课文的主题。它要表达作者写此文的什么意图、目的?三想文章的“血肉”——课文的材料。作者是怎样博采材料,精选材料,巧妙使用材料,从而使文章“言之有物”的。四想文章的“骨骼”——课文的结构。细细精读、逐段分析,作者先写什么,…  相似文献   

20.
黄琼 《初中生》2007,(7):18-21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无疑就是文章的“骨骼”了。失去了健壮坚实、功能齐全的骨骼,血肉无所依附,灵魂无处寄托。如果你疏于配搭、建造文章的“骨骼”,就会大大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考场作文中,在结构方面的常见问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