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大学生就业难日益凸显的今天,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高校日常教育和就业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本文中,作者介绍了所在学校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上的三种做法,即: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开展"三自"教育,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充分的就业准备提升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要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作为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如明晰工作体系、改善运行机制;强化教育和服务功能;建立专业化职业化专兼职相结合的就业工作队伍;创新教育模式,拓展教育空间,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就业工作营销理念,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  相似文献   

3.
聂莉 《文教资料》2011,(11):235-237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是高职教育当前的首要任务。高职院校应客观分析,准确定位,突出专业优势;深化改革,更新观念,注重人才培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加强思想教育,缓解就业心理压力,全方位服务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4.
就业教育全程化就是把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学生的健康成才和就业创业服务。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依次为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等。大学生就业教育全程化的基本要求是:树立就业教育全程化的工作理念,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加强投入;把就业教育与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把就业教育与教学改革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工作是毕业生顺利就业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从事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当前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改进就业教育方式,完善就业教育服务系统,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高校就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关注学生就业教育,探讨如何激发出学生对于就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积极态度,同时强调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积极力量,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并采取积极主动的就业行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就业市场建设,积极开辟实习就业基地;建立全员参与就业工作责任制;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学历层次七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7.
加强高职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学生就业的需要。高职院校要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必须强化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技巧和就业能力;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职业指导,开展职业模拟教学,建立职业指导基地,做好就业安置工作,狠抓专业技能训练以及注重学生的个体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构建新时期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目标,进行创新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研究,提出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注重过程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拓展就业市场,拓宽就业信息渠道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应从新生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其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做好激励和监督工作,尤其要做好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的引导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常态下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加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和发展观;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工作方面的做法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就业焦虑现象,且持续时间、焦虑程度有所不同。为了提前适应择业就业,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兼职以期调整自己的状态,提升职业胜任能力。采用SPSS22.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焦虑主要来自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而大学生兼职与就业焦虑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从大学生个体、学校和社会等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缓解其就业焦虑。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的原因,也和大学生本人的就业观念和求职意向密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就业观念方面还存在脱离现实、期望值过高、忽视社会需要的问题,在求职意向方面存在就业起始薪酬预期偏高、就业方向过于集中等问题。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加强全程性和个性化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和形式。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必须了解大学生求职行为特点,探究大学生求职影响因素,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进行访谈和发放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对策:一是,学校要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引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学校要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理念,构建就业教育服务体系;三是,争取社会支持资本,构建就业信息资源体系;四是,毕业生要端正心态,提高求职就业核心竞争力。以期为大学生求职就业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借鉴,构建科学的求职就业辅导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百家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企业在招聘时最看重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企业最希望学校能在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加大培养力度。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择业观和人生观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开展素质拓展,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校企合作空间,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推进,就业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大,高职毕业生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就业心理,从而影响了就业能力。全程性就业教育就是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将就业教育贯穿在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连续性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与求职技能。  相似文献   

16.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的辅导员,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从入学之初开始,贯穿整个大学生涯。通过危机意识培养、有计划有步骤的就业教育、就业心态培养、就业信息搜集技巧等多方面的指导,以提高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职学生中独生子女对就业问题的看法,以利于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方法:对某学院2011级845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独生子女学生对自己薪酬期望在2 000元以上;选择经济发达城市较多;强调工作单位薪酬福利;追求成为管理者较多;希望从事专业与获得良好的就业指导及加强自身能力;认为自己是学历低、技能差;当就业与恋爱冲突时以就业为主;就业主要选择招聘会;自我创业方面的愿望低于非独生子女,希望有足够的资金、充分的人脉资源等。结论:学校要提供招聘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加强专业素质与能力、应聘技巧培训,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18.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影响大学生学习,而且影响他们将来的职业成长。高校应大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使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适合自己职业成长的职业生涯规划。虽然政府和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大学生就业心理不成熟,高校应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把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分析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为全社会所关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心理焦虑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本文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心理压力、环境心理压力及主观心理压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就业市场要加强就业法规和制度建设;大学生要注重全面素质的锻炼和培养”等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成本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过程中发生的大学生就业成本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校付出的努力对学生就业有显著影响,学生付出的费用对找到工作的起薪有显著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因此,应该加大学校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力度,重点在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提升就业指导机构,以利于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